职业学习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berfrank

博文

Dial有效路径说的矛盾

已有 4046 次阅读 2010-4-10 15:30 |个人分类:TRANSPORTATION|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学生时读到Dial有效路径说,是在黄海军教授的书里。记得当时是理解并以为然的,现在却忘记了Why。两天前深夜,又读到Kanafani提及Dial的有效路径,“离起点越来越远,离终点越来越近”,开始疑惑起来。

 

例如从交大去机场,先北行上三环西绕后南下高速到机场之路径是上选,但第一步是远离目标,可能被Dial视作无效路径在分配算法开始之前就剔出掉了,这是与真实世界不尽然相符。


这疑问是从距离来看的。杭院王峰以及长沙卢博指出我的谬误:Dial的有效路径要从时间来看:“路段起点离出发地的最小旅行时间小于路段终点离出发地的最小旅行时间,或路段终点离目的地的最小旅行时间小于路段起点离目的地的最小旅行时间,是有效路径”。

 

这逻辑清楚非常,若路段起点离出发地的最小旅行时间大于路段终点离出发地的最小旅行时间,人自然会通过其它路段(该路段终点与出发地最短时间路径所包含的路段)来经由该路段的终点。以图来示

Dial有效路径说的矛盾

从A到B,c到A比d到A远,人若选择经由d,会从A直接到d,而不会从A绕c在到d。因此
Dial认为A-c-d-B是无效路径,A-c-B和A-d-c-B是有效路径,AB间交通需求会在A-c-B与A-d-c-B与A-d-B间分配。

 

又夜,心仍不安,久不能睡,终于想通了Dial有效路径说还是自相矛盾,与真实不符的,只不过不是前夜以为得那样。

 

仔细来看上图所示:A-c-B与A-d-c-B的路径旅行时间为8和9,甚至大于无效路径A-c-d-B上的旅行时间7。岂不十分奇怪!回头再仔细琢磨下Dial有效路径说,其含义是人能够精确地辨别路段端点与出发点或目的地的远近(时间)。但是同时,Dial同时又承认人无法精确感知路径旅行时间,路径选择行为不是确定型的而是随机概率型的,即人无法精确感知出发点和目的地的远近(时间)。

 

这是Dial有效路径说的矛盾所在。事实上路网上的任何节点对人的感知远近而言是没有差别的,我们不能同时假设人能精确辨别路段节点与出发点和目的地间的远近,却又不能精确感知出发点与目的地间的远近。

 

第二天,张博天然兄回应,Dial有效路径会剔除一些实际使用的路径。他是做分配算法开发与应用的高人,有实战经验,印证了我凌晨的思考。为他补充,更准确的说法,Dial有效路径剔出了一些实际使用的路径,保留了一些实际不那么使用的路径。无论模型参数和求解方法如何精确而高效,Dial的分配结果存在原生的误差。

 

有效不那么有效,无效不真的无效。Dial1977年提出的有效路径说不再可靠,现今唯一有些安全的筛选是含环路径。即便如此,也不是100%保险。偶发交通需求,信息获取困难,绕路、环路都可能被选择,何来有效和无效之说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92473-310659.html

上一篇:道路使用拥挤权的市场 之 城市道路
下一篇:初识高校教师之"被折腾"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