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L和遥感图像处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jianbo ENVI/IDL遥感图像处理算法及应用研究。

博文

科研=啥——发发牢骚

已有 3855 次阅读 2008-11-13 21:14 |个人分类:科教相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首先我们都要承认科研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问题即是前沿。根据距离解决问题这个终极目标的远近,科研可以粗分为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前者离解决问题较早,后者离问题较近。那么到底是先基础科研呢,还是先应用科研?网上看到的,现实中接触的都告诉我一个答案:“当然是基础科研啦,基础不打好,哪有上层建筑?”。个人不敢苟同,有如下愚见:

        “先打基础后盖房子”这种说法的来源应该是生活常识,生活常识当然是真理不然还叫常识?。比如建筑工程,要先设计再施工;设计不达标是要死人地(抗震性)。比如国防,要先训练好士兵,然后再投入战斗;随便丢入战场让他们自己成长那只有武侠小说里才能出现。比如小、初、高中教育,首先学好语言、简单的数学,然后慢慢的数理化文史哲。还有很多比如,我们能发现这些都属于生活中常见的成熟的东西,是知识的沉淀,我们的前辈已经做了去伪存真把路给我们铺好了,我们照着走就行;而科研是探索活动,前面没有路,前人没有告诉我们接下去该怎么做。

         我在网上碰到不少研究生都在迷茫自己做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前沿,前沿在哪?跟着导师做完这个项目接下去不知道再做什么。我觉得原因在于他们做的东西就不是冲着某个问题去的,国外文献做啥他做啥,一般默认国外的没错,要不怎么叫跟踪前沿呢?如此亦步亦趋地做,做一点看看国外文献,如果国外没有新进展,他就换个地方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新闻报道说俺们国家有那么多的SCI产出,但是有重量级的创新太少。啥叫重量级的?非人类做出来的成绩?不是,做出这些创新的老外也不是内裤外穿的呀。因此,重量级的创新应该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坚实地向前迈出了一步的研究成果。他们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俺们跟国外的科研上根本的区别是,俺们只知道现状,因为俺们不停地跟踪前沿,但是俺们不知道将来要做啥;老外知道现状,更知道他们为了啥,有出发和目标两个点,两点都定好了还不会走路么?

        因此,我觉得应用科研应当先于基础科研,应用科研中碰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传承下去让基础科研来解决。比如气象预报,他很重要,民众有很大的需求。但是我想,不是科学家立马就想到“嗯,我们将来绝对需要大气动力学的研究”;他们首先应该是尝试现有的技术去预报,当发现总归有某些问题预报不准的时候就会提出“我们需要对它的活动机理有更清晰的把握”。有人会问,那物理学发展是从牛顿力学再深入到啥量子啊相对论啊啥的,好像也不是应用科研提出来的嘛;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物理理解成很早就提出来的“探究物体存在机理,理解上帝的智慧”这样一个大问题呢?

        所以我觉得国家首先应该提高地方各级别事业单位的科学素养,农业交通水利教育国土环境等等等等直接接触社会实际问题的部门是应用科研的主要单位,拥有利用现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承担向国家基础科研单位如高校中科院等输送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责任。两者的沟通需要重视,构建“问题”数据库,形成招标悬赏解决问题的一种风气。当然,我们也同样需要有专门的科研队伍参与一些来自人类共同提出的问题如“地球以外是什么”(天文学),“人类的生存环境朝什么方向变化”(全球变化)等等。



https://m.sciencenet.cn/blog-93020-46604.html

上一篇:Who am I(附上遥感影像除云模块及使用方法)
下一篇:网上看到的,觉得很经典。(zz)

2 刘立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