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格教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rimeacademy 坚守数学至高至善的价值,通过对本质的、美的数学的理解与挖掘,用多样化的适当方式,激发兴趣、发展潜能,帮助每一个人走进数学的伊甸园!

博文

Nim游戏——小学版(1-3年级)

已有 3200 次阅读 2013-6-27 15:15 |个人分类:小学数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游戏, 递归, Nim游戏, 抓三堆

游戏两人:两人游戏

游戏规则:

1.自选方法(抓阄、猜叮壳等)确定AB(即确定谁是A,谁是B);

2.A12之间选择一个数,大声说出来;

3.BA说出来的数字基础上加1或加2,把结果大声说出来;

4.AB说出来的数字基础上继续加1或加2,把结果大声说出来;

5.AB轮流进行上述过程,直到有人说出21

6.按上面的规则,谁先说出21,谁赢得这一局游戏。

 

说明:

1.可以进行多局游戏,三局两胜,五局三胜,七局四胜等;

2.数字“21”可以改为其它数字,比如3025等;

3.步骤34中的“加1或加2”可以改为“加1或加2或加3”;

4.这个游戏主要揭示数学中的“递归”思想。在上述规则下,人们在第一局游戏接近尾声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如果自己说出了18,则对方无论怎样选择,自己都一定取胜,但这只是“数学式”思考的第一步,如果意识到,这个发现已经将“21游戏”递归为“18游戏”,于是,自然的问题是“18游戏”还可以继续向着“小规模”的方向递归吗?不难知道,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于是,“18游戏”递归为“15游戏”,“15游戏”递归为“12游戏”,...,最后,递归为“3游戏”,原来谁先说谁输!这就是“递归”思想的作用!

 

Nim游戏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抓三堆游戏”,有着丰富的数学内涵,以上的形式是这个游戏最简单的一个变形,我们将在后续博文中陆续介绍其它较复杂的一般形式。





https://m.sciencenet.cn/blog-976045-703227.html

上一篇:平均值不等式的一个美妙证明
下一篇:数与运算——掰手指做算术的数学认知价值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