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理论演绎中的强制性遗忘 精选

已有 5227 次阅读 2016-9-5 17:1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对同一个学科论题,基础科学理论的数学演绎是有很多个版本的。有不同层次的演绎,有不同数学工具的演绎,还有不同抽象程度的演绎,不同时代风格的演绎,不同文化背景的演绎。

       本科教材基本是用高等数学来完成演绎,基础起点就是理想实验所总结的事实。为了突出理论内容,一般的做法是把基础部分写成权威形式,逻辑上严丝合缝。其基本的特点就是:这是绝对的真理。

       这种本科教科书中基础概念的绝对真理化到底对我们有多大深远影响呢?

       如果以后不专门的研究某个学科基础理论,基本上教科书所教授的部分就会成为我们进行相关判断的基本论据。而且,演绎方式基本上是对教科书的模仿。

       如果我们研究某个具体学科,则会发现:1)在初期,会选择性与本科论述接近的专著,如果其演绎与教科书几乎一样,我们很不满意;如果与教科书演绎相去甚远,我们可能看不下去。2)在对学科问题有了较多的不同演绎本的对比后,头脑内的问题导向会指向某类演绎为最爱。3)基于最爱的那种演绎方式,会试图运用于解决头脑中的问题。4)一旦有新的发现,一般会写成论文。

       现在的问题就成为:论文结论正确吗?可以发表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检验是:用等价理论演绎(区别于论文本身的演绎所采用的数学工具,或是层次,或是抽象程度,等)是否在等价条件下能得到等价结论?如果答案为肯定的,则通过检验。

       这种检验方式就是理论演绎中的强制性遗忘。它的基本目标是,用有显著差别的等价理论演绎得到类似结论。一般的说,如果能用多个不同层次的理论,不同数学工具,或不同抽象程度的理论而演绎得到类似结论,则至少在目前理论水平下,所获得的演绎结论是正确的。换句话说,就是由不同的演绎路线得到类似的结论。

       一般的说,个人只是掌握有限的理论演绎能力,从而,其它理论的演绎一般是查文献来获得。这样,就要对比其它学者对同样论题的有关演绎。要想读得下去其他作者的演绎,我们就必须把自身的演绎“强制性的遗忘”。这个过程实质上是用他人的研究来批判自身的研究。

       如果自身的研究经不起几轮批判,那么肯定有问题。要么是所读论文有问题。这样,就会陷入对所读论文的深度思考和批判。这类用自身的研究批判别人的研究,用别人的研究来批判自身的研究,的过程就是基本的科学理论研究过程。

       在历经几轮批判和自我批判以后,如果感觉对自身的研究结论有了足够的有力论据(直接的和间接的),那么就可以考虑论文发表了。

       一般的说,此类论文在现代科研环境下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文中应该指出,与本文所得结论类似的文献,而这一条很容易被审稿者判决为“已有类似结果,文章无创新”;而论文一般的也会强调得到的新结论(不同于常见文献的结论),这一条也不利于论文发表,因为很容易被审稿者判决为“与现有理论结果矛盾”;如果作者不自觉的谈到所用演绎工具的话语,则更不容易发表,因为很容易被审稿者判决为“用XX方法能简洁的得到类似结果,文章无价值”。

       因此,理论研究论文的难于发表的主要因素是源于理论研究(以演绎为主)的自身特点。

       但是,此类文献的稀缺会产生一个严重的后果:理论研究结果难于得到相关文献的支持或批判。从而造成理论研究本身的停滞不前。

       我的感觉是,全球科学文献上,这个特点表现的很突出。

       就工程技术研究而言,就特定的技术理论基础(理论关系式)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对比不同理论演绎所得到的结论性公式(或理论关系式)的可靠性,以及不同理论演绎间所得结果的细微差别。如果只有一家理论,则无论论文数量有多大,在逻辑上,还是一家之言。基于一家之言搞技术创新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所以,工程技术上,希望有多家理论给出的结果(有所同,有所不同)作为对比参考。但是,文献上,如果只不过是引来引去,实质上是一家之言的话,则工程上就迷惑了。在这种环境下,工程研究实质上就失去了基础科学理论进展的支持。从而,沦为低水平重复。

在这个意义上,理论性演绎论文发表的不充分是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低水平重复的基本原因。而如果在一国,如果理论性演绎论文奇缺,或被普遍性轻视,在科研中普遍性的以教科书演绎为起点的话,那么也就只能是低水平重复。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419-1001060.html

上一篇:适度的妥协是基本的技术研发原则
下一篇:抄袭的形式界定和实质界定

11 陈楷翰 孙平 姬扬 黄永义 武夷山 范毅方 郑波尽 李维纲 xlianggg jao loyalSciencef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