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医学思想的轨迹:大纲(5稿)

已有 1661 次阅读 2019-6-22 16:14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医学思想的轨迹, 轴心时代, 走向实证, 交汇岁月

绪言: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

一、这一张旧船票

二、中医学的知识结构

(一)知识体系的结构图

(二)中医学的核心观念

(三)中医学的硬件结构

(四)知识幔层与知识大气圈

(五)小  

三、异军突起的基础医学

(一)分门别类的学问

(二)从形而上到形而下

(三)还原论的成功

  四、思维形式的差异

(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二)五花八门的自然哲学

(三)独一无二的自然科学

      五、本书构思

  上篇  轴心时代

第一节  从远古走来

一、人类的起源

二、社会的起源

三、语言的起源

四、文字的起源

五、宗教的起源

第二节  星空灿烂

一、轴心时代的四大文明

(一)名人辈出

(二)学派林立

(三)背景分析

二、轴心时代的文化载体

(一)古代文学

(二)古代艺术

(三)古代宗教

(四)自然哲学

三、轴心时代的思维特征

(一)“原始思维”与“野性思维”

(二)古代思维形式

(三)古代思维过程

(四)古代思维的局限

四、轴心民族的文化评价

(一)百家争鸣的繁荣

(二)拷问自然的方式

(三)支配学问的思辨

第三节  轴心时代的医学

一、中国古代医学

二、印度古代医学

三、巴比伦医学

四、古希腊医学

五、先民的创造

第四节  轴心医学的历史惯性

一、古代医学的完整标本

二、中医发生的经验要素

三、中医发生的理论思维

四、中医发生的方法学

五、中医发展的动力学假说 

中篇  走向实证

第六节  中世纪大学:思想解放的摇篮

一、众说纷纭:中世纪的是非曲直

(一)众说纷纭的中世纪

(二)罗马帝国的衰亡史

(三)教皇地位的涨与落

(四)神学统治的得与失

  二、思想摇篮:大学教育发展史

(一)大学创立与第二次文艺复兴

1. 自治城市的出现

2. 翻译运动的兴起

3. 经院哲学的需要

(二)大学教育与办学特点

1. 拥有较大自治权

2. 普遍实行开放办学

3. 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4. 授课和讨论穿插进行

5. 学生管理比较松散

(三)逻辑学发展与学术思维转变

1. 经院方法与逻辑学地位

2. 大学课程的基础性地位

3. 归纳推理的兴起

(四) 经院哲学的掘墓人

1. 学术中心的形成

2. 自由探索的肇始

3. 思想解放的起步

三、现代科学:解放运动的副产品

     (一)文学艺术:解放运动的文化创新

1. 文学一马当先

2. 美术紧随其后

3. 音乐并驾齐驱

4. 建筑相映生辉

    (二)人文主义:解放运动的主导思想

1. 基本内涵

2. 简要历程

3. 代表人物

    (三)宗教改革:解放运动的主战场

1. 高高在上的学问

2. 顺理成章的改革

3. 绝不容忍的异端

4. 残酷竞争的教派

    (四)科学革命:解放运动的衍生物

1. 宗教神学的殉道者

2. 文艺复兴的同路人

3. 自我革命的崛起族 

第七节  还原论:实证医学的集结号

一、形而上与形而下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

三、“人是机器”与“人不是机器”

第八节  解剖学进步:医学革命第一枪

第九节  医药化学学派:现代化学的拓荒牛

第十节  心血运行论:实验生理学诞生

第十一节  细胞学:显微镜下的世界

第十二节  感染:被误解的微生物

第十三节  生命力:免疫学与遗传学

第十四节  物质流:维他命与生物化学

第十五节  腺体:胰岛素与内分泌

第十六节  手术史:理论与技术

第十七节  药理学:治疗的基础

下篇  交汇岁月

第十八节  西学东渐

第十九节  日本汉方医沉浮

第二十节  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

第二十一节  国医科学化与中医现代化

第二十二节  东学西传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186334.html

上一篇:古代医学为什么要借助自然哲学?
下一篇:[转载]自然观的演变史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