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淼哥:又一例,吃了泡发3天的黑木耳导致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后才捡回一命!

已有 2475 次阅读 2019-9-6 09:19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泡发3天的, 黑木耳, 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文章来源:转载

午饭后,办公室没人,淼哥坐在办公桌前看贺渊写的《陶希圣的前半生》。

娟妹一阵风似的跑过来坐下:“淼哥、淼哥,你昨晚发的朋友圈,有一位病人吃了泡发3天的黑木耳,竟然搞到急性肝衰竭,做肝移植才捡回一命。


真是太可怕了,到底怎么回事呀?

淼哥头也不抬,继续看书:“我的朋友圈,大多是医疗系统的同行,大家遇到一些有警示意义的临床病例,会分享出来提醒大家注意。我看到后会征求对方的同意,再转发给小伙伴们看看,希望帮助更多的人。”

这是对的,医生不能只想着治病,更需要提醒大家关注健康,尽量少得病。因为不是每一次,医生都能妙手回春,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事情是这样的,我先看到的是深圳市三医院麻醉科医生的朋友圈:一位病人,吃了泡了三天的木耳,中毒了,急性肝衰,在他们医院做了肝移植,盆里就是切下来的肝脏。 

然后我翻了翻朋友圈,得,市三医院领导发了更详细的科普。

 

病人不当食用木耳后出现多脏器损伤,幸好医院资源充足,团队技术强大,6个小时,顺利完成肝移植。”

娟妹吐吐舌头:“我还经常吃凉拌木耳,没想到这么可怕。”

淼哥放下书,揉揉肩膀:“不要听风就是雨,知道有危险,更要知道危险的原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避免。

不当食用木耳后中毒,这种新闻其实屡见报道:

2015年7月,浙江的陈先生吃了泡发快3天的黑木耳引起中毒,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一周后才脱离危险;

2015年8月,长沙邓女士因吃了泡发2天的木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终不治身亡;

2016年7月,辽宁一对夫妇,因吃了泡了快两天的黑木耳,双双出现中毒症状,造成肝肾衰竭、脓毒性休克;

2016年7月,温州毕女士夫妻俩吃了木耳炒鸡蛋中毒,2天后逐渐发展成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脓毒性休克等,被送入ICU抢救;

2017年5月,安徽籍5岁小男孩东东,因食物中毒而不幸离世,而夺命的元凶很可能是一盘木耳炒鸡蛋;

 

2017年7月,28岁辽宁毕女士因为一碗泡了两天的黑木耳,陷入昏迷,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2018年7月,浙江金华徐女士一家四口吃了浸泡两天的黑木耳出现中毒,其中7岁的女儿5处脏器衰竭,换血4次仍未苏醒。

 

今年7月,杭州某医院接诊一名40岁张姓男性患者,一开始还能简单对答,随后失去了意识,检验报告显示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

这些病例的元凶,是一种名为米酵菌酸的毒素,它是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毒性代谢产物。

更可怕的一点是,这种毒素非常耐热。就算泡过的木耳认真清洗过,又在沸水中焯烫过,毒素还是没法完全去掉。

人体摄入后,会对细胞造成大规模的破坏,接着损害肝、肾、脑等各个脏器,甚至引发器官衰竭和死亡。 

米酵菌酸的中毒潜伏期最长为3天,多数是半天至1天。

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情况严重的,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进一步出现惊厥、抽搐、血尿、血便、肝功能衰竭、休克昏迷等症状。

目前这种毒素没有特效解药,中毒后,只能采取一般的催吐、洗胃、清肠等急救措施,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

仔细分析这些因食用黑木耳中毒的病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共性:他们食用的木耳,通常泡发了2~3天。

实验证明,干黑木耳本身并不含米酵菌酸,如果卫生环境良好,在浸泡过程中也很难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食用黑木耳食物中毒的人,大多是因为外部环境不良,比如泡发木耳周围有过期变质的食物,或者浸泡的容器未洗涤干净而残留食物残渣等,这就为米酵菌酸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椰毒假单胞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米酵菌酸最适产毒温度为26℃。长时间的泡发,再加上露天的高温环境,很容易就会产生毒性非常强的米酵菌酸。

专家强调,不仅是泡发木耳,米酵菌酸已被证明可能存在于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中。

通常来说,木耳用冷水泡1~2小时左右就可以食用了,最多也不要超过4个小时。如果用热水泡,时间还可以更短。

 

一般情况下,正确的泡发木耳,不吃变质食物,就能从源头上避免毒菌的伤害。

娟妹撇撇嘴:“既然泡发这么多危险,干嘛不吃鲜木耳呢?”

淼哥45度望着天花板:“食用新鲜的木耳也有危险,它里面含有一种卟啉光感物质,人直接食用后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太阳照射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

鲜木耳经暴晒形成干木耳的过程中,大部分卟啉会被分解。干木耳在食用前,经水浸泡,剩余的卟啉会溶于水。因此,干木耳食用前加以浸泡,不仅提升口感,还会更安全。

黑木耳,入口嫩滑,味道鲜美,食疗功效多且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自古便是一味珍贵药材,还具有很多食疗功效。


近代研究还发现,木耳能代谢出抗肿瘤、抗衰老的基因,具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的功效,常吃有好处。

那么,我们日常该如何正确的泡发木耳呢?

1)时间不宜太长:黑木耳的泡发时间一般不要超过4个小时,即泡即吃,不要隔夜;泡发过的木耳如果吃不完,最好包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

若外界温度高,也可以直接把木耳放入冰箱冷藏室泡发,这样泡出来的木耳吸水足,体积更大,吃起来口感更饱满,更有弹性。

若泡发木耳出现异味,或者用手摸着感觉有黏液,说明变质了,一定要扔掉;另外,泡发后仍然紧缩在一起的部分也不宜食用。

2)注意厨房卫生:要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餐具及时洗、垃圾及时倒,避免细菌滋生。

3)泡多少吃多少:不要一次泡发过多的干货。不管是木耳银耳,蘑菇海带,还是海米干贝,海蜇海参,泡发之后一定要尽快吃完,泡好之后在冰箱里储藏也不要超24小时。

如果泡发超过24小时,建议就不要吃了,特别现在天气炎热,更容易滋生病菌。

小技巧:

1) 泡发木耳可用热开水,热水会缩短泡发时间,减少木耳被细菌污染的机会。

2)加白糖浸泡木耳,可以加强木耳的对水的吸收,加快泡发。

3)泡发的木耳用食盐和面粉混水再浸泡冲洗几分钟,因为食盐能起到杀菌,而面粉有吸附作用。

不仅是木耳,日常吃的香菇、竹荪等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清洗。

记住,夺命的并不是黑木耳,而是不良的卫生习惯。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196858.html

上一篇:[转载]TALENT团队:中医药个体化研究的新篇章
下一篇:[转载]葛兆光: 中国文化的五种特质

1 蒋新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