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douEuni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udouEunice

博文

叮!您收到一份来自翼和生物的遗传学技术服务清单!

已有 1844 次阅读 2021-12-31 10:09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翼和生物简介


上海翼和应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单位,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至今已有十六年历史,专注于为国内科研工作者和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各类分子遗传学技术服务和质控试剂盒。十六年来,翼和生物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发了各类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现已服务了上千客户,在中高通量SNP分型、基因重测序和DNA甲基化分析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1. PCR-LDR SNP基因分型

1. PCR-LDR SNP基因分型

PCR-LDR 技术是多重PCR 技术和多重LDR(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连接酶检测反应)相结合的SNP基因分型技术。


技术路线

3.jpg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和供应试剂盒 
适用范围
1-10个SNP位点的SNP分型服务(适用于动植物、人医学遗传学);可定制基因检测套餐;试剂盒用户需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一代测序平台如ABI3730xl基因测序仪。


2.多重PCR扩增建库技术

2.多重PCR扩增建库技术
翼和生物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重PCR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大量样本已知SNP基因分型或目标区域序列分析。


技术路线


4.jpg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和供应试剂盒


适用范围


10个以上已知SNP位点基因分型(动植物、人医学遗传学);目标区域重测序分析动植物、人医学遗传;可个性化定制服务和供应试剂盒;试剂盒用户需配备Illumina二代测序仪及相应的实验技术人员及生信分析团队。



3.高同源区段SNP分型


遗传分析时经常遇到高同源序列分析的挑战,比如存在假基因、同源基因,在多倍体物种中更为普遍。翼和开发了多重长PCR的技术方案,通过长PCR的特异引物将目标区段分选出来,单管最多可以分选10个特异性的长片段。以此多重长PCR为基础,结合巢式PCR及LDR和建库测序,推出两项特色技术服务,解决高同源区段SNP分型难题!


技术路线

5.jpg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适用范围

二倍体和多倍体有参物种高同源区段已知SNP基因分型和目标区段序列分析。

4.目标区间甲基化检测

目标区域甲基化重测序服务项目(Hi-MethylSeq),结合亚硫酸盐转化和多重PCR扩增建库测序技术,对目标区域甲基化位点进行分析,尤其适合队列样本的甲基化研究。

技术原理

6.jpg7.jpg


8.jpg

GT1-7细胞二代高通量测序和克隆测序甲基化分析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结果一致,Hi-MethlSeq通量更高,相当于每个扩增子测序了几百上千个克隆,对甲基化率评估更准确。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适用范围

动植物表观遗传学研究;衰老、疾病等相关科研项目;大健康衰老评估。

5.端粒长度检测

5.端粒长度检测
翼和生物端粒相对长度检测技术来自于“国际表型组计划”项目子课题成果,改良了端粒长度检测的qPCR方法。新方法建立了创新的双色荧光qPCR检测方案,适用于血液、细胞和唾液等多种类型样本。同时,翼和初步建立了包含1500例样本的中国人群年龄组端粒长度数据库,客户检测结果可免费在数据库中比对,使得检测结果更有实际参考意义。

技术原理

9.jpg

端粒长度数据库

10.jpg

端粒长度人群分布

随着年龄增长,长端粒人数比例逐渐减少,短端粒人数比例逐渐增加。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和供应试剂盒

适用范围

全血、细胞、口腔拭子、唾液等多种样本类型,推荐全血样本;试剂盒用户需具备荧光定量PCR仪,品牌不限。

6.线粒体拷贝数检测

翼和生物采用改良的双色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在同一个管中进行反应,消除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的孔间差,结果更准确。

11.jpg

随着年龄增长,人线粒体拷贝数逐渐降低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和供应试剂盒

适用范围

细胞样本、血液基因组和血清游离线粒体拷贝数分析;适用于老年医学、衰老和疾病等相关科研方向的队列研究;大健康衰老评估。


服务热线:021- 33559491    021- 33559492

电话或微信:18516561739

网址:http://www.biowing.com.cn/       邮箱:xiaoly@biowing.com.cn 

地址(总公司):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1015弄中星创意园2号楼502

实验基地: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产业园

微信公众号:上海翼和生物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40696-1318934.html

上一篇:实验小鼠品系鉴定
下一篇: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