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经济真相系列——经济学理论的缺失与未来

已有 1453 次阅读 2023-4-8 15:42 |个人分类:经济真相|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一、问题提出

       饥饿、疾病、失业、歧视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仍然是无数贫困人口每天需要面对的现实。产品过剩,各种物质产量过多,市场缺乏等,同样是一些发达、发展中国家每天要面对的问题。

       根据当前科技水平,人们原本可以过上富足、悠闲的生活,事实上并不如此。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不妨从经济学上面找一些问题。

        当然,经济学并不是唯一问题,但至少是基础性问题。目前是科学决策的时代,如果经济学理论本身存在问题,自然会把社会经济带入危险之地。

二、问题分析

       目前的经济学理论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主要受到两大理论影响。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源于“需求不足”。新自由主义的流派之一,以美国的万尼斯基(J.Wanniski,1978)为代表的供给学派认为,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供给能力不足”,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政府不应当刺激需求,而应当刺激“供给”。

       现实则是,商品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与消费能力的相对不足;资本的不断集中与贫困化人口的扩大。

       实际上,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并没有本质不同。当经济危机时,产品满满堆积在仓库中,而需求很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很对。可另外人们就要问:为什么都是些陈旧货物,为什么都是低质量产品,为什么企业不能提供一种市场非常渴望的产品?这是新自由主义的发问。

       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一些根本点,但并没有抓住根本。只有马克思精准抓住了根本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入口——“商品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与消费能力的相对不足;资本的不断集中与贫困化人口的扩大"。

       资本的不断集中,即表现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人没有货币消费,自然消费不起来。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假如政府加大支出,给穷人补贴,为穷人提供工作,自然解除了危机。可是却让政府债务不断增长。

       新自由主义同样正确。资本家拥有庞大的资本,却不去开发、不去投资新产品,不去创新。投资、创新不足,导致供给端一直提供”低质量“的产品。假如资本不断投资新产品,投资创新,如同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的创新一样,危机自然也会解除。新自由主义也是正确的。

       如果深挖一下,经济危机就属于货币问题。资本家投资是为了获得“货币”,当资本家把劳动者拥有的货币搞到自己手里,市场上缺少货币,自然需求缺乏。政府从资本家手中借债投资,货币又回归市场,需求自然又回来了。可政府债务要不断且加速上涨。如果资本家自己投资、搞创新,投资过程中,货币回归市场,需求自然回归,危机自然解除。

      本文一直认为经济体量受制于科技水平。科技水平是经济体量天花板。如果科技水平不上升,仅仅依靠政府发行货币推动经济,自然就会出现滞胀现象。因为经济体量受制于科技,无法继续增长,可是货币总量在市场上不断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

       总之,本文对经济危机、经济衰退做了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解释。

三、问题设计

      有了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经济发展围绕创新展开。资本家赚了利润,必须鼓励他们去搞“科技创新”,不允许在货币上囤积居奇。

      具体怎么做,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制度机制设计。

四、问题解决

       本文解决世界经济的两大问题:1、经济衰退、经济危机;2、科技创新。

       凯恩斯提到人们对“流动性”有天然的偏好。而这个偏好却成为问题根源。资本赚取利润后不投资反而囤积起来。资本囤积货币,市场上缺少货币,流动性不足。对囤积的货币收税,至少可以保证不出现经济衰退、经济危机。

      过去,资本在不投资时,可以获取利息;而本文认为资本不投资,就要交税,付出额外成本。这是对传统思维的颠覆。本文希望用这种办法来对付经济危机。

      当然,这个办法肯定有一些困难。首先,美元是有利息的,所以大家都会取换取美元。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换回来。另一个,则是资本可能要购买黄金,投资到一些不容易贬值的矿产、地产等方面,导致短期的通货膨胀。当然,可以引导资本家投资到科技方面,引导资本家做慈善。

       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意味着在“效率”与“科技”碰撞时,我们应该选择“科技”。比如美国在芯片、操作系统方面对我国进行卡脖子。我们不用美国企业的芯片、操作系统,虽然“效率”低了,但有利于“科技”创新,仍然要推行。因此,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用国产电脑、操作系统,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是应该的。

       以“科技创新”为中心,而不是通常的以“效率”为中心。这又是对传统思维的颠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46-1383436.html

上一篇:什么是生命?——乱扯一下生命起源
下一篇:对微积分无穷小的一点小观点

1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