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孤例不为证:清华简《系年》之真伪(修订)

已有 994 次阅读 2024-5-11 14:27 |个人分类:清华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0  花了六个星期贴出 清华简《系年》或伪之证据九条这些证据多数不需要专业的文史知识即可确认。当然,现在只是说可疑——例不十法不立,需要清华大学对有字竹简测年以最终判断真伪。

我真心希望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竹简全部为真,但仅凭2023年夏荆州秦家咀M1093出土战国楚简——距现地表约1.25米,经历干湿、温度变化而保存状态尚好,有“晋庄平公”同见于《系年》却失载于传世文献,就说《系年》为真、清华简全部为真,肯定是不合适的——孤例不为证,巧合也是可能,且不说事情可能有些复杂

屏幕截图 2024-04-28 184417.png

2023年12月22日荆州博物馆微信发布消息:荆州秦家咀M1093出土战国楚简

“隨会”和“隨之会”及“晋庄平公”与《系年》之真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29232.html

1   为配合207国道荆州段改扩建工程,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荆州博物馆在秦家咀、龙会河北岸墓地发掘古墓葬416座。其中,龙会河北岸墓地M324出土战国楚简324简文中有文王、成王、穆王、庄王、共王、康王、灵王、平王昭王、惠王、简王、声王12位楚王谥号,与《史记·楚世家》所载楚王世系相合,即皆为单谥。 

上述内容网上多有介绍,但都没有提及楚王世系不同于清华简《系年》《楚居》景平王昭王,献惠王,简大王,声桓王《史记》中后续楚王:悼王、肃王、宣王、成王、怀王、顷襄王、考列王、幽王,负刍亡国而无谥号。

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出土战国楚简324枚 -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hubei.gov.cn) LHH A.png

LHH B.png

2   古人早期似乎是单名——三国人名容易确认,君王最初也是单谥,后来才采用双谥。谥号是君王过世后的称呼,用词 “文、武、宣、惠、穆、桓、昭、襄、成、悼、幽” 等。如楚王熊槐被秦国扣留,质于齐国的太子横归国而立为楚王;三年后熊槐在秦过世,谥为怀王;楚王横过世后谥为顷襄王。

《史记•楚世家》“顷襄王三年,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这是后人的记录,熊槐卒于秦时并无“怀王”之名,也不称为“顷襄王三年”。 

总而言之,过世的君王需要有名号用于纪年和记事,本国当然不能重复。晋国有文侯、文公,仍是可以区分的。谥号得与过世之王的生平事迹大致相关,而可用于谥号的单字有限——《逸周书•谥法解第五十四》有详细介绍,出现双谥乃是必然,当然仍有单谥 

3     关于多字谥已有许多研究,现在似乎认为其出现较早。相关讨论可以参考下列文献。不过,如《国语•楚语》“昔衛武公年數九十有五矣,猶箴儆于國,……… 及其沒也,謂之睿聖武公”,未必就能肯定BC758过世的卫武公有“睿聖武”三字谥,或许只是说卫武公睿聖耳,而记事纪年只是用卫武公。

李零. 楚景平王与古多字谥——重读“秦王卑命”钟铭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6):23-27

马卫东. 文献校释中的周代多字谥省称问题. 古代文明, 2013,7(3):59-63

羅小華. 試論清華簡《繫年》中的幾個多字謚. 简帛研究, 2016(02):15-20 

《史记》所见最早的双谥为秦厉共公(BC476-BC443),周威烈王(BC425~BC402 ),皆已进入战国。秦国开始称王是惠文王(BC337~BC311 ),后续 武王、昭襄王(BC306~BC251)、孝文王、庄襄王、始皇帝。《秦本纪》和《年表》之外,《史记》他处皆称秦昭王,计63见,想是略称。又,周贞定王(BC468-BC441)仅见于《今本竹书纪年》,似不必考虑。 

4    谥号用于纪年、记事。荆州龙会河北岸2019年M324出土楚简,所见楚王世系没有佐证清华简《系年》《楚居》中多位楚王的双谥——最早过世于BC516。如前所述,《系年》有BC532过世的“晋平公”,却得到2023年秦家咀M1093出土竹简的佐证——传世文献皆称晋平公。

笔者觉得,这些与清华简《系年》真伪并不直接相关。楚景平王献惠王等已见于铜器或文献,当然有不同的解读;倘若《系年》是现代伪作,撰稿者觉得晋平公可能为双谥,定为“庄平” 几率也是较大,即巧合。不过,出土的竹简也有难解之处,静候秦家咀M1093发掘简报见刊。

“隨会”和“隨之会”及“晋庄平公”与《系年》之真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29232.html

5  清华简购于香港文物市场,分七包送达,个别篇章成卷状,部分竹简以竹片托护,并无“出土于同一墓葬”的证据;基于两枚无字残简的碳14测年BC305±30年而判断竹简全部为战国中期偏晚,从轻说是常识欠缺;时至今日,仍坚称清华简通过了科学检测,那是自欺欺人。作为参考,黄怀信先生“因为有碳14测定所以我们应当相信科学,承认其是战国遗物;古文尚书《咸有一德》《五子之歌》当不晚于清华简《尹诰》《保训》,不可能是魏晋人伪造”,或许有误。

黄怀信.  清华简《保训》篇的性质、时代及真伪. 历史文献研究, 2010(0):133-136

黄怀信.  由清华简《尹诰》看《古文尚书》. 鲁东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 29(6):66-69

附录:《系年》可疑之处当然还有许多。如第三章“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成王伐商邑,杀彔子耿”。摘抄过简且有误。

AA.png

《史记》说武王灭纣之后封纣王之子禄父(武)以承殷祀,“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后称之为三监。武王崩后,成王继位而周公摄政,“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 。还请注意,《史记》中商朝和西周的王号得到出土甲骨和铜器的确认,表明司马迁有可信的资料。简文“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与史实不符,想来没有疑问。即使《系年》真是战国楚简,也不能够据其修改传世文献吧!

屏幕截图 2024-05-01 165234.png

成王伐商邑”用字奇特,专家意见不一。古代文字有通假——现在网络言语也有同音借代,《史记•廉頗藺相如列傳》“頃之三遺矢矣”容易理解,但反向的借代似乎不必;朱凤瀚先生的主张缺乏用例支持。从“李松儒. 清华简《系年》集释. 中西书局,2015”剪贴部分内容。

BB.png

屏幕截图 2024-05-01 154846.png

屏幕截图 2024-05-01 154803.png

其他训读不再讨论,仅说明“敉”本意为“安抚、平定”,而《集成4649》“高且黃啻󱷎󱷍𧻚文”中字形稍有差异而未予释读。

屏幕截图 2024-05-01 171314.png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5648-1433608.html

上一篇:“率师”和“帅师”:疏忽总是有啊
下一篇:清华简《系年》或伪之证据九条 (再修订)

15 郑永军 刘进平 王从彦 高宏 宁利中 杨正瓴 李毅伟 许培扬 钟炳 郭战胜 何青 朱晓刚 杨学祥 张忆文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