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pingy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pingya

博文

修改信访制度,提倡越级上访

已有 4211 次阅读 2009-4-3 11:1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我在博客上发过官员为什么不喜欢民众上访?”,列举了省、市、县各级官员不喜欢农民上访的言论。最近《南方周末》发表了秋风“上访信的美学”一文,很同意他的观点。现时中国的上访机制问题不少,信访条例应该修改。
当今的行政集权链条是断裂的,官员逐级自上而下任命,而不是全由中央政府任命。省任命市、市任命县、县任命乡级官员。其弊端是任命者与被任命者形成复杂的利益关系,即上访人经常说的“官官相护”。上级官员的职责就是他的政绩是管辖下级政府的政绩的总和,当然是平安无事。因而,市级官员对县级再向下对乡镇级官员采取的旨在增加政绩的所有措施都会予以支持,比如农民最诟病的拆迁、征地,以及最近沸沸扬扬的被中级官员贪污的良种补贴操作方式等。
农民可以去法院告状。但现有司法治理体系严重行政化、地方化。农民与政府机构发生纠纷,很多是受司法偏袒,无法在本级政府层面获得公正对待。农民只能“越级”上访。理论上,政府级别越高,与制造不公的那个政府的利益关系越远,也就越有可能保持公正。按照这个原理,很多坚忍者就到省城上访,到北京上访,请求最高级别的行政官员主持正义。
如果最高权威笼统地要求地方政府查处此事,这就把上访者(或信)推回到他早就已经不再信任的地方政府。这就注定上访者要遭受更进一步的压制,但越级上访又是所能获得公平的惟一的希望,哪怕这希望十分微弱,一次接一次上访,以求获得公平正文。
“山东新泰一农民赴京上访,被镇政府抓回送进精神病院二十余日,签下不再上访的保证书后被放出。记者调查发现,在新泰,因上访而被送进精神病院者不是个别。家属反映,政府甚至未通知家人,便送上访者入院。”(北京晚报 12月8日 16版)
“河北徐水县农民因小麦良补严重减产案找农业局负责人,问他是怎么确定“良种”,他回答说:“我们抓阄儿你们都管不着。你们随便告去,我奉陪!”“不管告到那里,最后还得转回我的手里。”(《大生》2008年6月)最近网上有个“只准州官放火”的帖子,可以窥视当地政法机关个别干部的腐败。
农民对权力充满了敬畏,也寄托着希望,但当危及其生存时,其激情和热血也可能爆发出来。这例子已经很多很多了。但农民自知是弱势群体,通常非到真正迫不得已时不会去上访,不会拿鸡蛋去碰石头,因为付出的成本太大太大。
最近有媒体夸说,“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不知道“好”指的是什么,如果指的“温顺沉默、逆来顺受”的话,这样的“好”会让中国人惭愧的。
官员怎样对待农民上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各级信访官员积极帮助上访农民解决难题;解决不了,要协助他们到高一级的政府去上访,以求最后获得满意。这才是为人民办事。
中央政府提倡建立“和谐社会”。“和”字一边是禾,一边是口,即人人有饭吃;“谐”字一边是言,一边是皆,即人人能讲真话。国家领导人真正想让农民说出心里的话,真正能听到农民的声音,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了“种谐社会”。
建议全国人代会和国务院修改信访条例,加强信访体制,提倡越级上访,为农民排扰解难,真正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3-224130.html

上一篇:当一个说“实话”的代表真难
下一篇:废止“非正常上访”概念

1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