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哲学八大隐喻之一——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精选

已有 14905 次阅读 2009-5-1 03:1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柏拉图(Plato BC427BC347年)是文笔最好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中的之一(在我的理解中可以和俺们的老庄相媲美)。这个老兄最牛的说法不是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理想国》或者哲学王,其实对于一个虚构的世界来说在美好也是虚构的。人到中年总要想一些切齿的人生际遇,对于我而言,我更喜欢他的洞穴隐喻,这个隐喻说的是:一个人(更多的时候是一群人)在洞穴中被锁链捆绑着面壁观看自己的影象,然后认为那就是真的,并为之而鼓舞或者悲伤,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被或主动拆除了锁链,这样一个莫名其妙地获得陌生自由的人,突然踉跄地转过身去,艰难地走向洞口,然后看到了刺眼的阳光,他逐渐喜欢了这份光明,并由此考虑阴暗与光明的分别,并开始怀疑自己过去的生活。最后他又走回自己的洞穴,告诉那些仍被捆绑着人们,所谓的光明和光明带来的感受,以及那些曾经熟悉的阴影,在他说出了光明的秘密的时候,悲剧开始发生,也许这个倒霉蛋会被杀掉,谁又真的知道结局呢?不过这个理想实验或者故事很有趣。我这代人的遭遇已经说明了其中所有的秘密,只是我已经懒得回忆,以及与此相关的叙事。

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自己不是生活在洞穴中呢?我们又如何保护那些看到阳光的人,并努力克制自己的愤怒而不去杀死他?其实,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生活在洞穴中呢?遗憾的是我们一直生活在洞穴中,并不自觉地意识到这种现实,然后又拼命地反对那些我们并不熟悉的事物或者观念(与真相有关),如阳光。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一种隐含的可能,即那个见到过光明的人,独享光明,而不说出真相,他继续主动或者被动地附和那些被捆绑者的认识,这种隐藏真相的欺骗是最为可恶的,我不知道这种状态是否会带来幸福。哲学诞生于古希腊,也死于古希腊。作为一个贵族,柏拉图的一生见证了洞穴在希腊城邦的蔓延与扩大,我不知道他的感受如何?(迅哥的铁屋隐喻与此有一拼)但这不影响哲学的尊严与荣誉,因为,苏格拉底之死,让他看到了洞穴中的野蛮与无知。这些年我一直怀疑自己是否就生活在洞穴中?不管怎样说,哲学是一门奢侈的学问,我常怀疑自己是否入错了行,毕竟我不能象这个哥们一样,他没有后顾之忧,而我必须面对这些俗事。当然这不是借口,而是一种事实。我不希望哲学变成时代的巫师,而希望它是时代的先知。可是生活在洞穴中的人们谁又真的愿意倾听先知的预言呢?在人言可畏的年代,谁又敢说出真相呢?救赎者必为被救赎者所杀,皇帝的新装毕竟是一个落魄文人的神话。无它,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2009-5-1劳动节凌晨于南方临评涂鸦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9-229234.html

上一篇:语言是不会疯的吗?——我的祝福与他者有关
下一篇:科研中的不确定性该如何分担?

15 武夷山 张志东 李小文 廖永岩 鲍得海 刘玉平 阎建民 刘进平 陈绥阳 周春雷 李宁 王福涛 徐会会 蔣勁松 yangshanqing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