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言相顧 學亦有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OLAND 三年插隊,四載學工,北雁南飛,奔忙西東,文有一籮,業無大成

博文

“山寨”的流行病學報告

已有 4291 次阅读 2009-5-28 20:51 |个人分类:闲读偶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香港, 流行语, 深圳, 山寨, 粤语

曲津華
    僅看題目,似乎是要把“山寨”歸入病態之列。非也!對2008年第一熱詞“山寨”的種種溯源和分析,有贊有彈還是感覺有一點點不到位,故此說兩句。
在深圳盤桓了二十年,一大收穫是對粵語的認識,雖然還很粗淺。對山寨的來歷和流行,我這半個“老廣”,似有稍微深一點的體會。
簡單地說,“山寨”來自粵語,卻揚名於深圳。這個詞雖熱,卻多給人負面的感覺,讓深圳攤上了,作為深圳人的我就來解釋一下。
香港原為漁港和商港,其工業,大致上是遲至上海資本家六十年前南逃的時候才正式開始起步。與這些稍微有點規模的工廠相比,香港的家庭作坊乃至以半手工的方式來加工輕工小商品的“小企業”也在蓬勃發展。香港當時經濟實力還很弱,工業區的概念還沒有出現,加之地少人多,居住在坡地棚戶區的香港居民很多都過著亦住亦工的生活。由於氣候溫暖,香港棚戶區的住房都很簡陋,即所謂的鐵皮房。從外面看起來,這樣不很嚴實的房子無異于山野寮,藏於其中的各種小工廠自然就被調侃為“山寨工廠”。當年李嘉誠先生以加工塑膠花賺得第一桶金,大概也是起步於此。
到了六、七十年代,香港依靠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優勢,加之人力便宜,運輸方便,迅速與全球經濟接軌,獲得了大量國際輕工產品訂單,本地經濟迅速起飛,這種山寨工廠也就經歷了從遍地開花到登堂入室的發展過程,而八、九十年代開始向珠三角轉移之後,就很少見了。之所以說它們未完全絕跡於香港,是因為這些年還在堅守的山寨工廠基本都墮落成為秘密的違法加工窩點了,它們或在鑽法律漏洞,或在逃避政府管制,做一些蠅營狗苟的生意,其產品當然也就不很規範,但還是有其一定的市場。從這個時候起,“山寨工廠”一詞就有了貶義,“山寨”也就成了地下經濟的代名詞。
說“山寨”一詞之崛起於深圳,還要拜手機所賜。深圳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產地,不管市場是否純淨,這個桂冠是公認的。手機本來是非常高端的新科技,要軟件配套,要硬件設計,要機芯序列號,要入網證,但自從港臺某些上游廠商鼓搗出了通用的手機核心模組,就讓手機的設計簡單化了,手機的組裝也就積木化了,手機行業也就菜市場化了。這一點,到過華強北那些鱗次櫛比、常年喧囂的手機市場的人都不會懷疑。這就造成手機的版本,從“行貨”、“水貨”一路下行,不久後就大部分都“山寨”了。因為深圳的電子工業高度發達,配件應有盡有;口岸交通方便,港臺“山寨”師傅不斷來傳藝,這樣的區位優勢,使得深圳人比任何其他城市都更早地學到了手機的“山寨生產方式”——一把螺絲批就可以搞掂手機的全部裝配,連錫焊都省了。自此,隨著平民價格和功能新奇的無證手機向各地蔓延,“山寨”一詞也就譽滿神州大地、傳染各行各業了。
說起來,山寨也不僅僅限於國內,它也被國際友人分享著。華強北有很多老外,從顧客、貿易商到供應商,他們一步一步加入了有中國特色的山寨產業,很多長期工作於此,讓其祖國人民也分享山寨的好處。有個有名的新聞,說的是某南亞國家的手機商從深圳倒騰了不少山寨手機回國,偶然有個用戶報停了丟失的手機,卻導致了很多手機無法使用。當局查了半天才搞清楚,被大面積停機的那些手機都是中國深圳造,而且都用了同一個機芯串號!後來在諸多用戶的抗議之下,該國電信當局也只能對山寨手機眼開眼閉。
山寨之流行,有豐富的內涵、背景和強烈的時代感,非三言兩語可以概之。當下,山寨的含義,隨著其向更廣的領域的擴散,被賦予了“非法手機”之外的更多含義。總結起來,山寨是合法、官方、體制內、主流以及正宗等“好詞”的反義詞;除了被用于負面,山寨也有草根、民間、初期、生生不息等正面的意思。可見,語言是活的,百姓擁有無限的創造力。
深港合演的雙城記打造出了“山寨” 流行語,其擴散的速度也出乎意料,而我這個老深圳的心情卻怪怪的。這裡要用“自豪感”的反義詞嗎?好像不太準確。算了,管它呢!
2005-05-25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7430-234763.html

上一篇:寫給上講臺的教師
下一篇:上海兩大怪

3 武夷山 曹聪 吴飞鹏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