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妙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honghai 手术刀是冰冷的,可是我们可以给患者一颗温暖的心!

博文

苏州一日游

已有 3011 次阅读 2010-5-4 10:1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旅游, 苏州, 拙政园

这个题目起得像是旅行社的广告。哈哈!直到放假的前一天才决定出去玩,也是想通过五一这几天的假期好好的放松一下自己,这几个月过得太郁闷了。

匆匆的决定,具体的行程还没有最后定下来。本来想去南京可是最后一算这花费简直是太大了,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让你过来说不敢消费。最后还是挑了个最近的地方,苏州、周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早就盼着去苏州了,苏州的园林可以说是天下一绝。姑苏河的风光,落第才子曾经呆过的寒山寺都是我想去看一看的。但是因为我们决定的时间太晚了,买到的车票不是很合适。需要早上四点多钟就得起床,我的天啊!长这么大还没起这么早,早上起床后,我和同学一起打车到了二医大。最后还是在黄陂南路做得地铁。地铁比往常提前了2分钟到站。结果我们提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早就开始检票了。我们匆匆的坐上列车,不过列车倒是蛮干净的,因为这是动车组的一等车厢。火车开始开动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我慢慢地欣赏着车外面的风光。火车的终点站是无锡,第一次乘坐动车组,感觉很舒服。很快列车就到了苏州,下了车一看苏州火车站是我见过的最差的火车站。不过新的站马上就要去启用了。下了车我们经过仔细的商量决定先做汽车围绕苏州城转一圈,然后再到别的地方。坐上了公交车上的大爷大妈就开始给我们讲开了,我发现苏州人真的是很热情,也许是旅游城市的缘故吧。下了公交我们一起了观前街吃了次黄天源的面,有意思的是我们不是在黄天源的正门进的,我们一进门服务员问我们你们找谁。我说吃面,但是还想到这来还干什么。黄天源的面还是很好吃的尤其是汤。

从观前街出来我们就去了平江历史街,这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道。又在潺潺流水通过的古道,像是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像是和历史老人在对话。平江历史街保护的还是很好的,没有太多的现代商业气息的渗透。从平江路出来我们就去了拙政园,在拙政园的外面晃了很久最后终于决定到里面看看。

拙政园,苏州最大的园林。是明御史王献臣的旧居,后经历代主人的修缮才成为今天的规模。园林中以水为中心,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或直出水中,最具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园林中的借景也是绝妙之笔,从别有洞天可以看到几公里远的报恩塔,相传这塔是孙权为其奶妈而建。

从拙政园出来就已经3点半了,想去坐公交车到苏州大学。边走发现苏州博物馆和忠王府就在拙政园的旁边,当时已经有点晚了。因为博物馆4点就关门我们商量还是先排上队再说。最后还是赶上了末班车,进入到了苏州博物馆。不过博物馆看的很粗略,感觉和上海博物馆差不多,包括玉器、瓷器等。忠王府和苏州博物馆是相连的,忠王府是后来重现复原修建的,所以没有什么味道。里面展示了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场面,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军事核心人物之一,他和洪仁玕、陈玉成维持天国的残局达七八年之久, 而且,在1862年以后,主要是李秀成在独撑危局,虽然他在很多问题上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变节的事情为后人所诟病,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作为太平天国乃至整个晚清一位举足轻重的农民政治家的地位。

从博物馆出来就到了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简直是太漂亮了。这么好的风景很容易出问题的。哈哈!!

 

晚上因为没有找到住的合适的地方,我们就赶回了上海,碰巧的是正好有票并且时间正好。













游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8817-319501.html

上一篇:我为什么选择了医生(2)
下一篇:陈竺、陈赛娟院士在Science发表文章

3 吉宗祥 金小伟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