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行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uidcloudy 花香莫若书香远,厨味无如世味高

博文

我家的传统食品

已有 3428 次阅读 2010-6-23 11:28 |个人分类:感悟生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端午节刚过,还在回味着家里包的粽子。是的,现在在广州这种大城市,哪有人还包粽子,一来没时间,家中也没有那么多地方弄;二来现代人多的是吃的,花样更不用说,根本不希罕这些糯米团;三来现在商品经济发达,什么都可以买到,上个超市就可以买到真空包装的粽子,喜欢北方的,江浙的都可以买到,喜欢什么时候吃都可以。就连我家这种城市周边的小乡镇都受到感染,都只是到超市买几个回来祭祀一下神明,年轻人更连这个也省了,买两个回来吃了而已,也叫什么应应节。

我家是一个很传统的广州家庭,一直生活在农村,以前商品市场不景气,家里人多,逢年过节的食品都是自己做的,更有钓胜于鱼之乐趣,小孩子就最喜欢这些节日,可以吃可以玩,一家人弄一点小吃,聚首一堂,乐也融融。不过现在长大了,学习工作都比较忙,我们姐妹都很少回家,只是过节的时候回去一趟,自然没有人做那些准备工作(那些小吃的准备工作很多),也不爱吃那些节日食品了,家中也比以前宽裕,我们总是叫母亲上超市买,省得麻烦。可是母亲和老祖母总是说每年就一次,麻烦也只是一次,而且每年都弄,一年不弄不吉利。凡事都有第一次嘛,不过我们姐妹是说不过这些“老古董”了,只能随她们操弄,有时间就帮个小忙。

那先说说包粽子吧,那时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有分碱水粽和咸肉粽,祭祀神明要用碱水粽,不过我家里还是比较喜欢吃咸肉粽,包粽子通常是在端午节的前一天。粽子的外皮可以用很多东西来包裹,嫩芦苇叶、竹叶、芭蕉叶都可以,不过我家是用香蕉的大叶子,因为父亲说他是粗人,只会用大块的叶子来包。不过用香蕉叶的事前工夫就特别多,前面三种在市场上都可以买到,而香蕉叶比较少人用,都不卖的。父亲就只好去果园那里割香蕉叶,回来就要弄成适当的大小,洗干净,然后要在大锅里面煮成变黄,这样可以增加叶子的韧性,再在冷水里泡几个小时,晾干晒干才能用。包粽子主要糯米、绿豆和花生,这些都要在事前泡过夜,绿豆和花生都要去皮。馅料就丰俭由人了,碱水粽里面不放东西,咸肉粽里面可以放的东西很多,我家比较传统放五花肉、咸蛋黄、冬菇,有时候还会放烧鸭和烤鸡(这是我们姐妹会争吃的品种)。包粽子也要技巧,太松会散,太紧会漏(因为米受热要膨胀),所以这个一向是父亲的拿手剧目,东西准备好后,一家子都看父亲的表演。包好后,就要放到大锑煲里煮4个小时,火候控制很重要,不时还要给粽子翻个身,换个位置,只是老祖母最乐意做的事,她总是不怕烫,而且用力比较轻,不会把粽子弄散。两三个小时后就会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叶香和米香,小时候,一群“饿鬼”就会围着老祖母,问什么时候可以吃,可是祖母总是不厌烦地说明天早上才能吃,要吃早粽(读书人就会“早中状元”),而且要先敬神明。以前家里没有电冰箱,粽子都是一次煮很多的,母亲就把它们都挂在亮衣服的竹竿上,放在阴凉的地方,地下放一盆水,这样粽子可以放四五天都不会坏——也可能以前没有现在那么热拉;如今有了电冰箱,当然就放在电冰箱里面拉。也不知道为什么,吃着家里的粽子总是特别香,也许这就是外国人所说的“home made”,纯手工制作,能够吃出人情味。

还说几样传统食品,过年要用煎堆油角压年,不过那是我们姐妹最不爱吃的,母亲却最重视这个,开年的时候还要拿去拜年,祈望新年有好“油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拳头大小,里面爆谷花,外皮是糯米粉加糖,外面在滚些芝麻,放到锅里油炸成金黄色泽,这时候因为爆谷花收缩,形成中空,外皮薄脆。我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吃法就是把它蒸着吃,把油逼出来。元宵吃汤圆,那些糯米粉是自己拿糯米磨的,母亲说这样吃起来特别细滑,里面的馅料就比较简单拉,一色过是沙糖伴芝麻,不像什么思念、湾仔码头有那么多种选择,不过口感就比超市买的好多拉,也不容易穿孔露馅。正月十九为天穿日,母亲会一早起来煎“薄撑”来补天穿。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就是把糯米粉煎成饼,圆圆的一大块,母亲说可以用来补天,原来除了女娲炼石补天之外,还有另外的补天方式,人们的想象力也很丰富。重阳节 我家不喝菊花酒,不过要蒸九层糕,象征长长久久,步步高升。那可是细活儿,也许只有老祖母才会做了。那要一层一层地间隔蒸熟,一层加沙糖显白色,一层加红糖显红色,一共要做九层。不过这种做法特别好吃,很有韧性,我们还喜欢掀开一层一层地吃,薄薄的透明的一层,总是饶有乐趣。还有冬至煮糯米饭,春节前灌香肠等等。

这些传统食品,以前都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母亲说不会做这活就肯定嫁不出去。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会这些传统食品的年轻女孩还有多少,会做的更是寥若晨星。不过他们老一辈人有着自己的坚持,也就是这份执着,推动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已经深深地感动着我,开始做这些传统食品过节,希望以后会感动着更多的年轻人。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126-338017.html

上一篇:我最爱吃香蕉
下一篇:回望那个岁月年代

2 王晓峰 刘畅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