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村游民 trespassers will b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ocun     在信息时代的思想雷区     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聊

博文

另一场世界杯

已有 3138 次阅读 2010-7-12 12:15 |个人分类:思想机器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机器人, 足球, 围棋, 世界杯, 国际象棋

世界杯结束了,西班牙获得冠军。 看西班牙如何战胜德国与荷兰,他们得冠让人颇有实至名归之感:控球能力超强,攻击力不弱,尤其有趣的是,小组出线后,一路保持了1:0的战绩。别看小比分获胜,能够在淘汰赛期间一球不失,包括面对巴拉圭队的那个点球,是很了不起的,西班牙守门员兼队长卡西亚斯获得冠军后喜极而泣,可以理解啊。

正当世界杯在南非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另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在新加坡有滋有味的展开。6月24日,一场决赛在两支德国队之间展开,似乎在地球的另一边兑现了英国球星莱因克尔的一句话:“足球其实很简单,就是22个人花90分钟追逐1个球,最后总是德国人获胜。” 不过,这些德国队员们,跑动困难,时常站立不稳,因为它们都是机器人,而这是2010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 2010)人样机器人儿童身材组的决赛:



比赛一共10分钟,在6米x4米的场地上展开,双方各3名队员,包括1名守门员,防守1.4米宽的球门。参赛机器人全是自动的,不由人控制。决赛中不乏精彩片段:队员们一再倒地,一再爬起来;守门员一个劈叉把球挡住等等。

一年一度的RoboCup创立于1997年,也就是 “深蓝”打败卡斯帕洛夫的那年。本着以教育和游戏促进科研的思路,其理想号称是到2050年,完全自主的人样机器人足球队,将在符合国际足联规则的比赛中战胜世界杯冠军队。据说,把期限定在50年左右,是因为从莱特兄弟的飞机上天到人类登月花了50年左右,而从计算机的发明到“深蓝”打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也是花了50年左右。

我觉得50年恐怕不够,因为从“深蓝”到世界杯的差距,比从飞机上天到人类登月之间的差距大多了,而且差距的性质也不一样。

不妨拿围棋来做个比较。2007年的时候,我与一位学认知科学出身的顶级程序员棋友打赌:30年之内,计算机将战胜人类围棋世界冠军;就是说围棋和国际象棋之间的难度差距,从1997年算起,可以用40年之内的技术发展来跨越。(当时我觉得有7成左右的胜算。不到一年多,就有计算机在一盘让9子的棋中战胜了一位职业选手,更是让我觉得这个赌我是赢定了。)围棋本身虽然很复杂,其绝对难度恐怕比国际象棋高出很多,但是,人类棋手已经探索到的和能够探索到的,毕竟有限,所以如果目标只是让计算机超过人类棋手的话,那是相对容易的。

有个笑话,说的是一位日本商人和一位美国商人在阿拉斯加露营,遇到熊,日本哥们立马穿上球鞋要跑,美国哥们说:“没用,你跑不过熊的”,日本哥们回答说:“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 围棋和国际象棋一样,因为是有限空间里的形式化与离散化游戏,就其结构而言,容易让计算机以“跑过你就行”的方式战胜人,而不必有“跑过熊”的真正速度(或者说理解围棋的真正智能)。说到底,“深蓝”其实是不“下棋”的,它只是产生棋步,而并无什么理解。其成功更多标志着计算速度的进步与国际象棋作为智能标准的局限性,而并不意味对人类智能的深入理解。

相比于国际象棋和围棋,机器人在足球赛里的表现应该更适合作为人工智能的测试标准。要在足球赛中获胜,光有很高的计算速度和很大的内存是不行的。“深蓝”那种简单评估加上深度搜索的策略可以说完全没用,甚至完全无关。在足球赛中,没有充分的视觉和运动功能、没有充分的视觉与运动之间的协调,没有队员之间动态的沟通、协作和配合,要想取胜是不可能的。而对于机器人选手而言,在能够有机会操心这些之前,还必须已经有了能与人抗衡的身体:既有速度和爆发力又有柔韧性和灵活性,能量供应持久而充沛,如此等等。光是解决材料、机械和能量方面的技术问题,恐怕就要很多个十年了。

我个人的感觉是要在2050年达到RoboCup的目标,最多不过有10%的可能性,而且这10%还是说,结果人们发现足球这种游戏,其实跟国际象棋那样,并不是非得要有心人才能玩,非得要用心踢才能赢。这种局面,我觉得实在是不太可能,所以最多10%。

一句话,RoboCup选择足球是对的:如果机器人足球队真的打败世界杯冠军的话,他们(不是“它们”!)的队长恐怕也会真情流露、喜极而泣了。不过,人工智能要走到那一天,50年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2010年世界杯结束了,2050年世界杯也只有40年了,我们中的很多人恐怕会有看到2050年的人类与机器人足球赛的机会––––如果到时候这个比赛真有必要举行的话。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机器人足球队打败世界杯冠军队和中国男足世界杯小组出线,这两者之间,至少有一个是我们有生之年看不到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3866-343274.html

上一篇:电脑人心 之 引言(三)人形与人心
下一篇:数字马王堆?(之一)数字媒体的基础设施依赖性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