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和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man

博文

中西文化差异

已有 3395 次阅读 2010-8-4 17:34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工作, 自由, 严谨, 中西文化差异

本次德国考察,一路有旅居德国多年的合作伙伴相陪,舟车之际不乏神侃,频增旅程乐趣,鲜闻德国种种风俗习惯,结合前几次西方之行,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感受颇深。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舆论批判中国没有人权和自由,国内批判家则痛恨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荼毒了我国青少年,其实中西文化都有严谨和自由,只是体现方式不同而已。
中国文化的严谨,主要体现在生活过程中;西方文化的严谨,主要体现在工作过程中。相反,中国文化的自由,主要体现在工作过程中;西方文化的自由,主要体现在生活过程中。
中国人生活上讲规矩,先秦时代即有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之说;西方人生活上讲独立,不愿意受他人干扰,也不轻易干扰他人,具体差异分别体现在吃、穿、住、用、行、性等方面。
吃,中国是合餐制,喜团圆宴,讲究座次,每道菜要同时品尝,菜分烹、蒸、烧、烤、腌,八大菜系各有绝技,讲究色香味俱全,常为点菜发愁;西方是分餐制,用公用餐具取餐,可随意选择,吃的多是面包、香肠、冷菜拼盘等,讲究营养搭配合理,节省吃饭时间。
穿,中国有严格的人群之分,少不穿暗,老不穿红,青春装、中年装、老年装泾渭分明,穿衣不雅或不穿衣服的行为为人不耻;西方以西服和休闲装为主,休闲装不分男女老少,穿着鲜艳的老太太大有人在,裸泳、裸奔也不会受人诟病,沙滩裸浴也广受欢迎。
住,中国多群居,以居闹世为乐,邻里之间距离小,以四世同堂为福,多子孙绕于膝下,以住城市楼房为荣,生活条件便利;西方喜幽静,中高收入者住乡下独栋别墅,低收入者住城市公寓,孩子成年后马上和父母分开住,夫妻分房而居也属正常。
行,中国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沙丁鱼罐头般的公交车,每一次春运都像经历一场战争,出行多结伴,旅行团生意火爆;西方以私家车为主,公共交通工具少,街上行人也是形单影只,常见孤身背包客。
性,中国保守,有较强的贞洁观,提倡从一而终,象征贞洁的牌坊群成中国一大景观,大部分人对配偶以前的性经历会心存芥蒂;西方开放,不在乎对方是否有过经历,在一起因为喜欢,不喜欢可以马上分开,肌肤之亲不会成为情感的包袱。
中国人工作过程中较散漫,出现三聚氰胺奶粉、红心蛋、山寨机等诸多事件,“中国制造”引起国际舆论界诸多质疑;西方人工作过程中较刻板,“德国制造”成为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具体差异分别体现在工作价值观、态度、时间等方面。
价值观,中国人对将工作与生活混合,将人情事故参杂其中,轻视甚至践踏规则和秩序,工作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西方人工作、生活界限分明,在工作中规则和纪律至上,一切照章办事,工作就是工作。
态度,中国人为应付可以一杯茶一张报纸上完一天班,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主动负责,重大项目常因疏忽出现事故;西方人因负责在工作时间内一丝不苟,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慎重对待,据说德国人在墙上钉颗钉子都需花五分钟时间去测量。
时间,中国人时间观念较差,对于工作或约见中的延误习以为常,加班现象严重;西方人恪守时间,准时赴约,工作的时间严格控制,不会因为自己的延误占用生活时间,加班现象少,休息日不工作。
如何对待中西文化中这些差异?是全盘吸收还是无动于衷?如全盘吸收会导致各民族间文化没有任何差异,想想全世界人吃穿住行都一样,无数美食、民族服饰、传统习俗等因差异的消除而消失,世界将是多么的平淡无味!
近年来,大量的西方思想涌入国内,年轻一代已经转变传统观念,效仿西方做法,吃西餐,过“洋”节,未婚同居等,生活中放纵自己的行为轻易的学会,工作中严谨的态度和观念却未掌握,致使我们的年轻一代出现了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对待中西文化差异,应提倡工作上严谨态度的统一,保持生活上不同文化的差异。工作上相同的文化会形成统一的质量标准,加速双方商业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生活上不同的文化源于各地历史的积累和当地地理环境的孕育,形成丰富绚烂的人类文明。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属性,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也不能拿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准去衡量评判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宜分对错和好坏,更谈不上丑陋,但可以了解并借鉴,使世界变得更多姿多彩!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2965-349987.html

上一篇:感性与理性
下一篇:破解能源危机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