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坤博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khyper 技术转移、投资和孵化

博文

联想学院实训班四期第四模块之二—技术许可与参观学习

已有 1488 次阅读 2010-11-16 18:09 |个人分类:技术转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胡坤, 技术许可

http://www.mscas.ac.cn/news/channel/intro3708.shtml

 

   

联想学院实训班四期第四模块之二——技术许可与参观学习
发表时间: 2010-9-29  
 

    本模块第二部分内容是讲授技术许可战略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意义,借鉴兄弟院所的工作经验,以及实地参观和调研。

    课程三——技术许可战略

    中科院研究生院柳卸林教授向学员们讲授了技术许可战略课程。专利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可以有效保护发明人利益,从企业角度而言,专利还具有更丰富重要意义。专利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此外,专利还可以在封锁竞争对手、预防诉讼、提高商誉、作为谈判筹备、实现许可收益和衡量绩效表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这些创新可以通过专利的形式加以保护。因此许多企业实施了专利战略,专利战略则包括了绕开发明战略、寻找专利战略、地毯式专利、篱笆专利和环绕战略等等,各公司可根据自身行业及企业特点,制定不同专利战略提高自身竞争力。

    从创新的模式看可分为两种类型的创新:一种是自主开发;另一种则是通过许可,许可是创新者将产品和服务的创意转化成效益的重要方式,可采用多种转化机制,例如出售创新使用权;许可这项创新,保留所有权;合资创办一家企业. 共同商业化成果等等。

    柳卸林教授在课程中还讲授了专利组合战略、市场竞争与许可和许可费的确定等问题,课堂上,柳老师引用了许多案例和学员讨论,在积极互动和讨论交流中,学员们关于技术许可在技术转移中的应用和相关重要环节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对科技成果如何有效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课程四——长春应化所成果转化现状和思考

    经过60多年发展,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目前已经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及产业化于一体,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联想学院实训班第一期学员、长春应化所所长助理、科研处处长周光远研究员与实训班四期学员交流了长春应化所成果转化现状和思考。

    周光远首先介绍了长春应化所的基本情况,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长春应化所的专利转化率仍然很低,影响力依然不够。针对自身情况,长春应化所的院地合作工作主要以订单式研发、企业参与研发、共建研发中心和组建新公司等形式展开。据周光远介绍,长春应化所的院地合作除针对立足的东北地区以外,主要针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三个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在合作对象上,长春应化所更侧重于和大企业集团与行业集团的合作,这样才更容易形成深远的影响。

    长春应化所最常被人提起的就是培育了中科院系统第一家境内上市公司—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周光远在课堂上与学员们详细讲解了长春热缩的发展历程和其间经历的各种问题。长春热缩的案例和聚乳酸产业化的案例吸引了学员大注意力,因为在坐的学员大多来自中科院各院所,周光远提出的关于院地合作中股权转让是否合适?政策如何促进发展?企业发展与学科规划如何平衡等问题,引起了学员的广泛共鸣和讨论。

    周光远在课程中还讲述了关于长春应化所未来如何发展的思考与设想,作为中科院研究所,如何在未来取得更大发展,如何促进院地合作工作,周光远作为授课老师与同样来自各研究所的同行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学员们也从长春应化所的院地合作的案例中吸取经验。

    课程五——参访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和海信

    课程最后,联想学院实训班学员实地参观访问了新建的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青岛能源所)和海信集团。

    青岛能源所所长王利生研究员热情接待了实训班四期学员。青岛能源所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7月开始共同筹建,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专门从事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研究,重点面向国家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生物加工与转化科技前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研究所筹建初期的领域定位是:基于生物资源,以工业生物技术、物化转化技术为主要手段,以战略高技术研发为主要任务,研究开发生物基能源、生物基材料的产品、工艺或技术,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清洁过程等领域的需求。

    王所长介绍,青岛能源所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吸收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各类创新管理模式经验,兼容并蓄,形成了以“管理模块”、“科研模块”和“支撑模块”为主要构成的平台化管理运作模式。青岛能源所作为新建研究所,旨在于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青岛能源所采取了许多创新的措施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如发起成立知识产权运营公司等等。

联想学院实训班四期第四模块之二鈥敿际跣砜捎氩喂垩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所长王利生作报告

    在青岛能源所科技园区,学员们参观了生物实验楼、化学实验楼,看到了可移动式的生物柴油装置、秸秆制板设备和海藻产油装置等等,看到青岛能源所位于风景优美的崂山景区,配备了完善的科研仪器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学员们对青岛能源所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联想学院实训班四期第四模块之二鈥敿际跣砜捎氩喂垩

                                    参观青岛能源所中试车间

    参访青岛能源所之后,实训班学员一行还参观了国内知名企业——海信集团。成立于1969年的海信集团始终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89亿元。

    学员在海信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海信集团的展示中心,了解了这家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成长历程。对海信集团的参观,学员们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多年来海信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宗旨,建立了“求人、用人、育人、晋人、留人”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完善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氛围留人”的文化,形成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系。设在研发中心的海信学院,为研发人员的知识更新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培训支出近千万元。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打造坚实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但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打造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积累和沉淀下来。

    中科院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一方面要继承前辈的经验和成果,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对技术或产品加以调整和改造,只有这样,中科院才能在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文/胡坤   编辑/杨丹静)



https://m.sciencenet.cn/blog-504597-384395.html

上一篇:联想学院实训班四期第四模块之一——科技企业价值创造与高新技术
下一篇:联想学院实训班第四期第五模块一——中科院产业化实践

1 林耕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