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日本地震:海平面上升导致洋壳下降得到证实

已有 4298 次阅读 2011-3-20 04:2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地壳均衡, 海平面, 日本地震, 洋壳沉降

日本地震:海平面上升导致洋壳下降得到证实
           杨学祥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普埃姆佩尔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该组织设在中国北京和俄罗斯奥布宁斯克等地的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以及日本气象厅收集到的数据显示,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特大地震导致该地区濒临太平洋的区域及关东地区北部下沉,使这些地区容易受春季潮水灾害影响,建议日本政府提高警惕,
    我在2008年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
    冰盖融化导致卸载的青藏高原上升,海平面上升导致加载的海洋地壳下降,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提供了证据。地震后自转速度增加是另一个证据。
 
附件:
地震导致地面下沉部分地区发生洪涝风险增大
来源:沈阳日报 2011年03月20日01:55
  新华社日内瓦3月18日电(记者王昭、刘洋)世界气象组织18日在日内瓦说,上周发生里氏9级地震后,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增大。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普埃姆佩尔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该组织设在中国北京和俄罗斯奥布宁斯克等地的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以及日本气象厅收集到的数据显示,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特大地震导致该地区濒临太平洋的区域及关东地区北部下沉,使这些地区容易受春季潮水灾害影响,建议日本政府提高警惕,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洪涝灾害发生。
  普埃姆佩尔说,目前一股高气压正在日本大部地区上空形成,风向更加多变。不过这股高气压的来临将使地震受灾区域气温有所上升,有利于震后救援工作开展。
  普埃姆佩尔还说,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17日晚连夜会商作出结论,目前除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半径30公里禁止通行外,其他地区的航班不受影响,国际航班可正常进出日本。
  此外,世卫组织也指出,只有在30公里区域内参与处理事故的人员离开这一区域时需要特殊处理,清除放射物残留,从日本出境的一般人员不会带来健康隐患。
  作者:王昭 刘洋
(责任编辑:Newshoo)
http://news.sohu.com/20110320/n279903250.shtml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4]。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37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424330.html

上一篇:日本茨城县发生里氏6.1级地震与超级月亮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日本地震的启示:警告和教训对比

2 陈绥阳 Majorite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