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pengj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pengju attosecond pulse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ultrafast excited-state dynamics in liquid; time-resolved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lec ...

博文

历练(二)

已有 2698 次阅读 2011-6-19 13:0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实验进展的貌似一帆风顺,之前用了一年的时间测到的东西,在装置搬到新家之后只用了一个月就基本恢复如初了,直到我们想尝试换上电源室帮我们做的那个大功率电源,用来提高亥姆霍兹线圈的电流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一切可以这么扯淡。由于该电源的“特殊性”,在测试这个宝贝之前,就谨慎地给某工打了电话,请求支援,某工知道我们这个电源一直没拆封,就满口惊诧地问道:电源的水冷却需要的东西都在吧?我也满口惊异道:我还不知道,没拆封过。他变了口气:好的,我过来看看。放下电话,我内心倍受鼓舞,原来还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具有一颗红腾腾的心。若干分钟过来,急匆匆的他到了实验室就基里哗啦打开电源后盖儿,肯定地说:水管子和接头都没了,需要重新加工啊,否则装不了。我又是一头雾水:我们从没用过这玩意儿,更没用过水冷却。他微微一笑:没办法,没水冷电源打不开,要装就需要一套水管子和接头,你让你们领导和我们领导打个招呼吧,重新加工一套,走课题。我豁然开朗,内心诡异地醒悟了,原来我们本没有见到的水管子和接头被丢了,需要一套新的,再走课题加工。醒悟之后就是委屈,这宝贝儿在这里放了一年了,我都没碰过它,怎么就把水管子给丢了呢,丢了就丢了吧,反正他急着唱红歌去,我就打了电话,再来一套吧,也就一百来块钱。令人欣喜的是,加工的速度真快,下午就有个人帮我们接好了一切,貌似不麻烦。
   话说这个电源一打开,噪声一泄如注。真个示波器的屏幕都被刺穿了,看着一坨坨尖峰,我想着昨晚梦到的漓江山水,倒过来就是示波器上的所有了。随手摆弄着来看探测器的各路信号,盯得时间长了,就走神了。
   11岁那年,我读初一,在一个极其破旧隐蔽又古老的中学,据说这是母亲的母校。教学质量自不必说,唯一留的较深的印象是学校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午下了课就买上两个馒头,跑到学校后面干涸的河里面挖贝壳,仲夏的时候,长年不流水的河床在雨后会皴裂的很扎眼,倘若第一次见这样的地面,会有一丝的恐惧。我们几个游手好闲的学生却是这条河床的常客,几乎每天中午就来到这里刨上一会儿,那时候的乐趣很简单,就是挖到一个完整的贝壳,越大越好,若干年后我才明白,这条河离得故事曾经很精彩,桥头那个没了脑袋的霸下也给这条河增添了不少疑神疑鬼的传说。自由的学习气氛,自由的生活。年轻有为,帅气的英语老师最能理解我们,到了农忙季节,他就会组织一批英语学习较好的男生女生帮他干农活,记得最清晰的一次是帮他种棉花。等到麦子快成熟的时候,在麦垄里面种植棉花,棉花都是事先培植在一个泥墩上的,只须把带有幼苗的泥墩分配到已经挖好的小坑里面就可以了。种植这项活动本来是较为严肃的,但是由一群长期有被压抑倾向的天真少年来完成就显得不伦不类了,我们在麦田里飞快地追逐,大声喧哗,互相泼水,也不管践踏了多少庄稼,英语老师自是不怎么高兴,他想要的就是赶紧种完,打发我们走人。事实上他本不用心急,在十几个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大块田地的任务还是能够提前完成的,种完了棉花,他会诚心邀请我们到家里坐坐,喝点水吃点东西,走的时候每人发一包方便面,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我吃着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方便面,感觉味道也怪怪的,顾不了那么多了,一直吃到觉得可以歇一歇,顺便炫耀一下的时候,才仔细研究起来这种方便面,名字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当时惊讶的是方便面已经过期了,剩下的一把也没吃,悄悄丢进了垃圾箱,竟也没用告诉其他人。
   现在在实验室干活,还能想到很多年前帮英语老师干农活,自己找不到原因,也回味一下无知的快乐,有所裨益吧?!
 PS:生命不息,实验不止。该干嘛干嘛。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2266-456928.html

上一篇:我们幸福么?
下一篇:历练(三)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