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苦耕4年的著作终于出版了

已有 3658 次阅读 2011-8-22 16:52 |个人分类:教学资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安全科学, 研究生, 著作, 教材, 方法学

苦耕4年的著作终于出版了

    今天,当我收到快递公司寄来的样书——我苦心耕耘了四年的《安全科学方法学》,我第一个想法是先写篇博文,抒发一下自己编撰此书过程的酸甜苦辣,包括苦闷、坎坷、艰辛、快乐、。。。。。。、以及一点点的成就感,也鼓起勇气斗胆自吹自擂一次。

《安全科学方法学》全书96.9万字,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于2011年7月第1次出版。该书分5篇20章。第一篇为安全科学方法学总论,包括:安全科学与安全科学学,安全科学方法学要素,安全科学方法学基础;第二篇为安全系统方法学,包括:安全系统方法导论,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复杂安全系统方法,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第三篇为安全系统人-机-环方法学,包括:安全系统控制与安全仿真方法,人因特性研究方法,人因分析与可靠性评价方法,安全社会科学方法学;第四篇为典型安全科学方法,包括:安全教育方法学,安全思维方法,安全比较研究方法,安全逻辑学方法,安全历史方法,事故统计分析方法,安全调查与观察方法,安全预测和评价及决策方法;第五篇为应用安全科学方法学,主要介绍安全管理的数学力学表达方法。该著作还展现了诸多安全科学研究新领域和新思想。

博主编撰出版该书的主要目的是想作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教材。该书的特点以下:1)以往的有关科学哲学类著作大都是由出身于哲学和理学领域的专家撰写的,但由于博主出身于工学,工学与理学和哲学最大的一个不同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和着重点的不同。2)由于本书是第一部安全科学方法学的著作,其框架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本书写方法站在安全科学学的高度,主线从安全方法学总论、安全系统科学方法、人-机-环安全科学方法、典型安全科学方法、到实践安全科学方法,内容层层深入、条理清晰。3)本书编著注重安全科学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尽量做到把文字叙述的文科写作方法与理工科的图表表达方式相结合。4)本书运用副标题画龙点睛,每章都有本章导读、小结,并精选了一些名人的哲言、成语和论述,使本书融入了一些中国古代的安全哲学思想和方法论。5)本书融入了博主及其指导的研究生近十年来的有关理论研究成果。

有人说,学习哲学方法需要有年龄、有实践、有思想,这才能悟出其大道理。由此而知,能够撰写哲学方法类著作要求就更高了。确实,在撰写此书时留下了深刻的体会。博主多年一直在做一些矿山通风与安全、地下工程通风与空调、粉尘控制理论与技术、防火防爆技术等方面的科研课题和讲授这类课程及指导研究生,这些经历为后来近十年开展安全科学方法学的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2001年以来,博主在为安全类专业博士研究生讲授《安全科学理论》和《安全科学前沿》课程时,深深地体会到,在研究生培养教育领域,安全科学与工程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它们得到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认可,还需要安全界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安全学科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尽管老一辈安全学者已经将安全学科的框架和部分内涵构筑起来了,但安全科学的实质内容还十分贫乏。目前在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阶段,有关安全基础理论已经基本讲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有关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已没有很多可讲的了,特别是到了博士生阶段。2002年,博主逐渐地进入了安全科学学的研究领域并对安全科学方法学产生浓厚兴趣和决心编著此书。

写作是艰辛的,跨学科的写作更是艰难!经历四年多时间的思考、摸索、研究和资料积累与整理,通过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考和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多次反复,历时数百个日日夜夜的伏案工作,从初拟提纲、积累素材、编写内容、再修改提纲、再积累素材、再修改内容的N次循环,并在许多同行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终于使该书顺利出版!

在此,我谨以此书献给广大热爱安全事业的教师、科技工作者和同学们!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2981-478319.html

上一篇:逻辑方法在职业安全与卫生中的应用
下一篇:安全研究工作与科学思维方法

10 高绪仁 徐文 王启云 刘安金 迟菲 徐长庆 张玉秀 陈伟 王季陶 张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