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2011-26·读者之声·

已有 2893 次阅读 2011-9-19 15:53 |个人分类:栏目:读者来信|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钱学森, 国家安全, 突发事件, 社会稳定, 网络虚拟

值得关注的虚拟社交网络
      王飞跃等在《科技导报》2011年第12期上发表了题为“网络虚拟社会中非常规安全问题与社会计算方法”(简称“王文”),指出了这个与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关系重大的问题,值得一读。
      目前,国内外虚拟社交网络正在迅猛发展,社会上很多突发事件都是社交网络发起和演化而来的。如何来认识和防止这类社交网络的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扩大,是各国今后必须面对的挑战。虚拟社交网络具有“诸多性”,如“网络复杂性、交互瞬时性、个体多变性、信息开放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多关联性和不确定性”等,这使得发生的事件在虚拟社交网络上以空前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进行传播,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广泛影响。
      “王文”比较深刻地分析了上述问题,简介了他们的研究进展,他们基于钱学森和戴汝为等老一辈科学家关于复杂巨系统的思想,提出了“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执行”所谓APC的社会计算方法,颇有特色和参考价值。今后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发展,人们也还需深入了解其具体算法和实际适用范围。
      由于社会网络具有上述“诸多性”,以及海量数据、动态变化和交互开放,并且存在“网络的网络”,问题变得非常错综复杂,就像物联网、恐怖网络和反恐怖网络等,并非一种方法和途径就能够完全解决的。因此,要达到“王文”建立一套可计算、可实现、可比较的社会计算与实验方法,我认为,还有许多难题需要坚决,特别需要进一步创新。
      此外,我还觉得,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网络科学和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工作尤其重要,除了期望《科技导报》今后继续报道和发表该领域工作进展外,还建议贵刊开辟一个“理论与工程”的新栏目,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在网络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方锦清
敬业使生活对你微笑
——读《科技导报》2011年第22期
“做什么要像什么”有感
      高校与研究所,教师群体可分为两部分:直接给学生上课的教师与其他工作人员。前者工作的好坏可参照学生的评价;而后者的工作,至今也没有什么良好的办法来评价。但他们的工作又非常重要,与学生、教师的日常事务息息相关,同时,后者也负责对外沟通和联系,是单位的折射镜。
      正如文中所说,有时候他们的工作可以被总结为“接电话”、“擦桌子”,琐碎平凡。如此日复一日地“磨损”,导致一些办公室成了令人不快的地方,那里的人总是气呼呼、烦闷闷,有些人甚至推脱工作、卸载责任,任由效率下降,生活胶着。常常有办事者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的消息。
      “生活是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反之,亦然”。如此,在生活中,对方没法笑的时候,主角自己也没法笑。只有一条,自己先笑。平凡的工作都得处理,热情和效率会使自己和他人都高兴,为什么不呢?马臻说:“懈怠和优秀都是一种习惯”。当你选择优秀作为习惯,笑容和满意成为自己的常客,积极良好的心态作为常选,生活的愉悦就变成一种常态。
      面对职场,新人们要积极进取、认真努力。被职场打磨许久的人们也要防止懈怠和消极,在职场长期的琐事中抬起头,寻找意义和方向,抖落满脸灰尘,呼唤内心的力量,敬业爱岗,让平凡的工作开出美丽花朵,使自己微笑每一天。
——河西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葛素红
我的导师就是好导师
      看过好多关于什么才是好导师的讨论,觉得总是泛泛而谈难以界定。大家都有不同的性格,什么是好,可能也就是源于自己的判断。
      坦率地说,我觉得我的导师就是好导师,虽然苛刻、抠门以及其他种种不好,但是能让我学到东西,而且也比较绅士,整体上不错,那他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导师。
      我的导师比较抠门,奖学金涨工资了,他不给涨,把多发的收上去;我的导师比较苛刻,经常告诉我说在拿到学位之前不要享受自己的生活,一心要放在工作上;我的导师比较不近人情,一年到头最长的假期就是年假和中秋,只有三天,没有寒暑假,有时候没有周末。我要回家,准我假也不给好脸色看。我的导师比较“变态”,他经常让我们向他学习,讲他的故事,说他在美国的时候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每周日用来补一周的觉;我的导师比较矛盾,什么事情都要as soon as possible,但是我每次做完以后都说,你应该小心一点,认真一点,慢一点……
      可能在有的人眼里,这样不是好导师。
      但是我觉得,判断一个人不能总是去考虑他的坏,而应该也多想一想他的好。虽然他比较抠门,但是自从我来之后奖学金都够花,有一个学期没有申请到,他帮我交宿舍费,给我生活费;虽然他告诉我多花时间在实验室,不要享受自己的生活,但是我老婆、孩子来的时候,他帮我找房子,偶尔嘘寒问暖,还借我钱交保证金;虽然他不给额外的假期,也不喜欢我经常回国,但是当我准备回国面试的时候,他把我手里的事情安排给别人,让我有多余的时间准备和参加面试,虽然才一周;虽然他让我们疯狂地工作,当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会开车带我到私人医院做理疗,还放我两周假休息;虽然有时候我做快了他也批评、做慢了他也不爽,但是事情总是要尽快完成,而他只是告诫我要多多细心,少出错误……
      这样的导师,其实就是好导师。
      我有时候累了、烦了也会抱怨,记得我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导师连续让我改了半年多,搞得我差点崩溃;2009年,中秋、圣诞节、元旦几个大假期我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到了过年的时候,教授说,我这有几篇文章你看一下,然后回来给我写个proposal……就三天假也不让人休息,能不烦么?
      可是总体上看,不能抱怨太多,我觉得工作上我进步很多,生活上没有太大压力,这就足够了,这是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和帮助的。你想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快乐?那不是教授的责任。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所以,我导师就是一个好导师。
——韩国国立江原大学在读博士   丁甜(责任编辑   李娜,张杰青)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488086.html

上一篇:科研:让自己尽可能地闲下来
下一篇:关于在美国做博士后的一些信息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