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认别野鸭还是大雁的困扰

已有 11244 次阅读 2011-10-12 04:0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野鸭, 困扰, 大雁

认别野鸭还是大雁的困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1010(美东时间)发布

 

笔者在昨天的博文《哥伦布日观看鸭在Kenosia Lake 中游》(见下文)中提到我们在“Kenosia Lake观看鸭在湖中游,时秋风吹起, 鸭群顺势一字派排开游向目的地。”这里说的鸭指的是野鸭。郭鸿博友指出“sxguohong 2011-10-11 09:40 黄老师,那是大雁不是鸭子 ”。笔者感谢郭鸿博友的提醒,自感所知甚微, 查阅资料(见下附文),依然感到困惑, 以免误导读者。

 

********************************

 

******************

哥伦布日观看鸭在Kenosia Lake 中游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1010(美东时间)发布

 

今天是美国纪念哥伦布日(1937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宣布10月12日为哥伦布纪念日。自1971年开始,此纪念日被正式定于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外孙所在的学校今天放假。近午间时分,我们带两个外孙来附近的Kenosia Lake观看鸭在湖中游,时秋风吹起, 鸭群顺势一字派排开游向目的地。孩子形象地了解在500年前在当时条件下, 风向对于船只顺利抵达目的地十分重要, 小外孙明白, 哥伦布最初航行的目标是亚洲,后来撞到美洲,登上了新大陆。

照片18张是即时拍摄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5415 **************** 大雁
baikeViewInfo={id:"17832",editable:"true",title:"大雁",expIndex:"0"};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同时大雁也是位处内蒙古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以煤业和旅游为主要经济来源。

目录

基本特征

外形特征

用途

生活习性

经济价值

人工孵化

雏雁饲养

肉雁饲养

饲养管理

疾病防治

大雁矿业集团

赞美大雁的古诗词

基本特征

外形特征

用途

生活习性

经济价值

人工孵化

雏雁饲养

肉雁饲养

展开

bk.view.catalog().start("0"); 编辑本段基本特征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南方繁殖,寒露后飞往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字或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

大雁

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群的聚合体。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嘴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嘴甲强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全世界共有9种,我国有7种,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字形换成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它们的行动很有规律,有时边飞边鸣,不停地发出伊啊,伊啊的叫声。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我国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例如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陆游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韦应物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南中咏雁》),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吕氏春秋》等。

编辑本段用途

  据了解;雁肉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药典中均对雁肉有详细记载: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祛风寒,壮筋骨,益阳气。当然,根据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真正野生的大雁是禁止捕食的。不过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开始养殖大雁,希望大雁肉能早日端上百姓的餐桌。大雁的羽绒保暖性好,又非常轻软,可作枕、垫、服装、被褥等填充材料,比较硬的羽毛可用来加工成

大雁

扇子及工艺品等。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们一边飞着,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大雁的这种叫声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的信号作用。

  那么,大雁保持严格的整齐的队形即排成字形又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这种队伍在飞行时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后面的雁紧紧跟着,可以利用这股气流,飞得更快、更省力。这样,一只跟着一只,大雁群自然排成整齐的字形或字形。

  另外;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因为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雁群总是由有经验的老雁当队长,飞在队伍的前面。在飞行中,带队的大雁体力消耗得很厉害,因而它常与别的大雁交换位置。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停歇在水边找食水草时,总由一只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飞,就有被敌害吃掉的危险。

  科学家发现,大雁排队飞行,可以减少后边大雁的空气阻力。这启发运动员在长跑比赛时,要紧随在领头队员的后面。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字或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野鸭
baikeViewInfo={id:"191371",editable:"true",title:"野鸭",expIndex:"0"};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野鸭

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野鸭是绿头鸭(mallard)北半球的俗名。野鸭属鸟纲、雁形目、鸭科;其数量非常多,是多种野生鸭类的通俗名称,有十余个种类。野鸭能进行长途的迁徙飞行,最高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时速110公里。

中文学名:

野鸭

别称:

大绿头,大红腿鸭,大麻鸭

界:

动物界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目录

野鸭概述

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雌雄鉴别

活动能力

生产性能

喂养情况

管理要点

疫病防治

经济价值

食疗价值

野鸭种类

同名剧本

野鸭概述

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雌雄鉴别

活动能力

生产性能

喂养情况

管理要点

展开

bk.view.catalog().start("0"); 编辑本段野鸭概述

  狭义的野鸭系指绿头鸭,别名为大绿头、大红腿鸭、大麻鸭等,是最常见的大型野鸭、也是除番鸭以

野鸭

外的所有家鸭的祖先,是目前开展人工驯养的主要对象。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先后从德国和美国引进数批绿头野鸭,进行繁殖、饲养、推广,成为我国各地开发特禽养殖的新项目。近年来,在广州、南昌、上海、南京、北京、成都等地都已形成了绿头野鸭的繁殖生产基地。随着市场的经营扩展以及人们进一步对绿头野鸭的接受,绿头野鸭不仅在国内市场包括港澳地区大有销路,而且是日本、西欧等国际市场消费的一个新热点,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开发绿头野鸭养殖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养禽业的新途径以及出口创汇的新产品。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迁徙性

  绿头野鸭为候鸟,在自然条件下,秋天南迁越冬,在中国,则常在长江流域各省或更南的地区越冬;春末经华北至我国东北,到达内蒙古新疆以及原苏联等地。

群集性

  喜结群活动和群栖。夏季以小群的形式,栖息于水生植物繁盛的淡水河流、湖泊和沼泽。秋季脱换飞

野鸭

羽,迁徙过程中常集结成数百以至千余只的大群。越冬时集结成百余只的鸭群栖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采食、饮水、休息、睡眠、活动、戏水等多呈集体性,并且可以牧养。因此,在绿头野鸭的管理中可适当扩大群体规模,商品饲养中,一个饲养栏内饲养3000只,饲养管理效果较好;在种群中达到1200只,群体的产蛋率和种蛋的受精率均获得理想效果。根据绿头野鸭的群居性,可以有效地利用房舍,节约管理成本和劳动力开销。

杂食性

  食性广而杂,常以小鱼、小虾、甲壳类动物、昆虫,以及植物的种子、茎、茎叶、藻类和谷物等为食。

喜水性

  绿头野鸭脚趾间有,善于在水中游泳和戏水,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通过戏水有利于羽毛的清洁卫生和生长发育。在绿头野鸭的商品养殖中,不宜采用家鸭使用的旱养法,以免羽毛光泽度差,甚至折损严重,失去绿头野鸭羽毛的外观形象,降低出售市价。

飞翔能力强

  野生绿头鸭翅膀强健,飞翔能力强。在70日龄后,翅膀长大,飞羽长齐,不仅能从陆地飞,还能从水面直接飞起,飞翔较远。在人工集约化养殖时,要注意防止飞逸外逃,对于大日龄的绿头野鸭所使用的房舍、陆地场和水上运动场都要设置网蓬。

胆小喜安静

  绿头野鸭虽带有野性,但胆小,警惕性高,若有陌生人或畜、野兽接近即发生惊叫,成群逃避,如突

野鸭

然受惊,则拼命逃窜高飞。因此,野鸭饲养环境应安静,尽量免受人、畜干扰。

适应性强

  不怕炎热和寒冷,在零下25—40都能正常生活,因而适养地域十分广阔。抗病力强,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更有利于集约化饲养。

鸣叫

  鸣声响亮,与家鸭极相似。在南方,常用绿头野鸭和家鸭的自然杂交后代作媒鸭,诱捕飞来的鸭群。雄鸭叫声似、雌鸭声似

换羽

  一年换羽2次。夏秋间全换(即润羽)和秋冬间部分换羽。润型换羽开始于繁殖期,至8月底结束。雄鸭换润羽时间约早于雌鸭15—20天,而冬季换羽几乎是同时进行。秋后部分换羽约2个多月。换羽序是先胸、腹、两胁、尾羽,头颈次之,最后是背羽。

就巢性

  在越冬结群期间就已开始配对繁殖,一年有两季产蛋,春季3—5月为主要产蛋期,秋季10—11月再产一批蛋。多为筑产蛋和孵蛋,其营巢条件多样化,常筑巢于湖泊、河流沿岸的杂草垛、或蒲苇滩的旱地上、或堤岸附近的穴洞、或大树的树叉间以及倒木下的凹陷处,巢用本身绒羽、干草、蒲苇的茎叶等搭成。一般每窝产蛋10枚左右,蛋色有灰绿色和纯白色略带肉色,蛋长径约57厘米、短径约42厘米,蛋重485—50克。孵化由雌鸭担任,孵化期27—28天;雄鸭不关心抱卵,而是去结群换羽,交配繁殖期后与雌鸭分离,越冬期另选配偶。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成年野鸭

  雄野鸭体型较大,体长55—60厘米,体重12—14千克;头和颈暗绿色带金属光泽(绿头鸭即因此而得名),颈下有一非常显著的白色圈环;体羽棕灰色带灰色斑纹,胁、腹灰白色,翼羽紫蓝色具白缘;尾羽大部分白色,仅中央4枚羽为黑色并向上卷曲如钩状,这4枚羽为雄野鸭特有,称之雄性羽,可据此鉴别雌雄。

  雌野鸭体型较小,体长50—56厘米,体重约1千克;全身羽毛呈棕褐色,并缀有暗黑色斑点;胸腹部有黑色条纹;尾毛与家鸭相似,但羽毛亮而紧凑,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白麻花纹;颈下无白环,尾羽不上卷。

  绿头野鸭的腿脚橙黄色,爪黑。故又称之为大红腿鸭。

雏野鸭

  雏野鸭全身为黑灰色绒羽,脸、肩、背和腹有淡黄色绒羽相间,喙和脚灰色,趾爪黄色。 羽毛生长

雏鸭

变化有一定规律。15日龄毛色全部变为灰白色,腹羽开始生长;25日龄翅羽生长,侧羽毛齐、展羽;30日龄翅尖已见硬毛管,腹羽长齐;40日龄羽毛长齐,翼尖长约4厘米;45日龄尾羽羽片展开;50日龄背羽长齐,翼尖羽毛长约8厘米;60日龄翼羽伸长到12厘米,副翼的锦羽开始生长;70日龄主翼羽长达16厘米,锦羽长齐,开始飞翔;80日龄羽毛长齐,翼长达19厘米,具有成年鸭的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雌雄鉴别

  成年野鸭,雄野鸭尾羽中央有4枚雄性羽,为黑色并向上卷曲如钩状,颈下有一非常明显的白色圈环。这些是成年雄野鸭最典型的特征,而成年雌野鸭则无这些特征。

野鸭

雏野鸭可用以下方法鉴别:

  外观鉴别法。把雌野鸭托在手上,凡头较大、颈粗、昂起而长圆狭小,鼻基粗硬,平面无起伏,额毛直立的为雄野鸭;而雌野鸭则头小,身扁,尾巴散开,鼻孔较大略圆,鼻基柔软,额毛贴卧。

  动作鉴别法。驱赶雏野鸭时,低头伸颈,叫声高、尖而清晰的为雄野鸭;高昂着头,鸣声低、粗而沉的为雌野鸭。

  摸鸣管法。摸鸣管,雄野鸭位于气管下部的鸣管呈球形,易摸到;雌野鸭的鸣管与其上部的气管一样。

  肛门法。将出生雏野鸭握在左手掌中,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鸭的颈部,使头向外,腹朝上,成仰卧姿势;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挤出胎粪,再轻轻翻开肛门。如是雄雏,则可见有长3—4厘米的交尾器,而雌雏则没有。

  按捏肛门法。左手捉住雏野鸭使其背朝天,肛门朝向鉴定者的右手。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在肛门外部轻轻一捏,若为雄鸭,手指间可感到有油菜籽大小的交尾器管;若为雌性,就感觉不到有异物。

编辑本段活动能力

  野鸭体型比家鸭轻盈得多,其腹线是与地面平行的。性情活泼,两腿有力,善奔跑,游泳潜水灵活,翅膀较家鸭长,善飞翔。经历数年饲养和数代繁殖,生态环境变迁,未风飞翔能力减弱,但也没有就巢性,故种蛋需人工孵化及人工育雏。

  2010年,香港的野生动物专家跟踪研究了二十多只野鸭的迁徙飞行路线,专家在野鸭子身上放上了跟踪器,结果,二十多只野鸭中,其中一只完成了香港和北极之间往返6000公里的旅程,顺利返回香港。 [1]

  跟踪测定的结果显示,这些野鸭当中,有一只的飞行速度一度达到每小时110公里,与高速公路上汽车行驶的速度相差无几。它们有一位倒霉的同伴,在俄罗斯境内被猎枪打中丧生。负责这个项目的香港科学家说,试验期间气候很恶劣,研究人员对居然有一只鸭子成功返回家乡,感到吃惊。

编辑本段生产性能

  野鸭具有适应粗放的饲养环境,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的优点,养在竹木简易棚舍中,一个月存

野鸭

活率高达98%,种野鸭也较早熟,最早164日龄可见蛋。年产蛋100个左右,以全年来计产量上半年占65%左右,种野鸭以公母配比16时,种蛋受精率可高达90%以上,炎热的七、八月份可达85%,可以全年孵化育雏生产商品野鸭,冬季亦产蛋。不像某些珍禽有明显繁殖季节。如以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各85%,育雏率95%计算,一只母野鸭一年又可繁殖小鸭70只左右,加强饲养,产蛋量仍可提高,商品野鸭4周龄体重平均达到445 克,耗料1081克,9周龄平均达到1167克,耗料3120克,一般6070日龄可上市,全期料肉比3.71。此时期宰杀加工,肉质鲜嫩,肉味较好,全净膛屠宰率可高达87.5%,脂肪很少。如再饲养下去体重增加并不多,耗料较多,只是羽毛更丰满美丽。

编辑本段喂养情况

  种蛋的孵化期为2728天。新出壳的雏鸭体质强弱不等,可根据大小分群饲养。育雏前,对育雏室进行消毒,可用5%

  的烧碱水或3%的来苏儿水进行喷雾消毒,然后垫料,垫料必须干燥无霉变。育雏温度13日龄保持242746日龄保持在2526710日龄保持在24251120日龄保持在1719。育雏密度以每平方米1520只为宜,室内湿度在80%为好。

  为使雏鸭羽毛便于自己整理,对出壳的雏鸭身体喷点细雾水。开食应做到先饮水后给食,做到整日舍内不断水,喂法是:开食可用塑料薄膜铺地,将小米饭用凉水淘洗,拌上有腥味的饲料(如将鱼粉洒在小米饭上面)饲喂。10日龄前每日喂5次;25日龄前宜少放盆,时间在35分钟左右,不宜太长;30日龄后可自由放盆水浴或到池塘放养,以满足绿头鸭的野性喜水的需要。

  人工饲养绿头鸭的饲料日耗量为:130日平均给料40克,3036日龄给料100克,60 70日龄给料150克,从出壳到肉鸭上市,每只平均耗料4.55千克。

  绿头鸭的野性较强,给料要考虑到品种多样化,以满足其食性的习惯需要。每日的中午和晚间饲喂的饲料应拌些鱼粉。每50千克配合料加禽用多维素5克,微量元素浦加剂50克, 并给占日粮重量的20%30%的青饲料,但粗纤维含量不宜过高。

  饲料配比:021日龄,粗蛋白19%、粗纤维3%、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950、维生素A400 国际单位、维生素D120国际单位、维生素E100毫克、维生素K3 300毫克、钙0.8%,磷0.4% 2856日龄,粗蛋白16%、粗纤维2.5%、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750、维生素A 33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D 10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E 200毫克、维生素K3 150毫克、钙0.7%、磷0.34%

  6370日龄,粗蛋白12%、粗纤维2.5%、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600维生素A国际单位20 0维生素D国际单位75维生素E100毫克、维生素K3 86毫克、0.7%0.34%;种用鸭,粗蛋白18%,粗纤维2.5%,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850、维生素A国际单位600 维生素D国际单位200、维生素E400毫克、维生素K3 300毫克、钙2.75%、磷0.6% 绿头鸭的育成期(3170日龄),要扩大鸭群运动场地,坚持室外饲喂,保持饲料新鲜和水质清洁,舍内常换垫料,干燥卫生。绿差别鸭育成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11只为宜。

编辑本段管理要点

  1.场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的山塘、水库或河涌边缘缓坡的地方建场,水量不需很大,有清洁流动水源最好。

  2.育雏室 采用平面育雏,每小栏分隔约2平方米,地上放垫料,每小栏可放养6080 只雏鸭。上面吊挂保温灯。小野鸭也有睡堆习惯,因此出雏数日内要注意人工堆,防止压死或闷死。垫料勤换,保持清洁干燥。一周后注意调整密度,随着日龄增加,可逐渐合群饲养

野鸭

3.放水 雏野鸭非常爱戏水,一周后便可放水,一般在食后进行,根据气温及日龄可逐步增加每日放水次数与时间,放水后注意让其理地干羽毛才回舍,直到它们自由戏水生活。

  4.防飞 50日龄开始,翼羽已很长,开始学飞,注意检查网是否牢固,防止逃失,围网及天网孔3×3厘米,天网距水面高度不要低于2米,便于驱赶与捕捉。

  5.配种 70日龄后如需选留种鸭便可按公母比例16选留,种鸭日耗料平均103克。产蛋期注意调整饲料蛋白含量及钙磷比例,以达高产稳产,或者改用蛋鸭专用饲料。并在鸭舍内设产蛋区,垫上净洁干草,训练种鸭在此产蛋,保持种蛋洁净卫生,以利孵化

http://baike.baidu.com/view/191371.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495824.html

上一篇:Danbury Reidgebury Hills 社区金秋路旁五彩缤纷
下一篇:在阿拉斯加Juneau 观看Mendenhall Glacier蓝冰

1 张玉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