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erw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lkerwan

博文

读博路上:在what与why之间

已有 2129 次阅读 2012-5-18 16:02 |个人分类:读博路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读博, why

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学期将正式进入科研和论文写作。作为正式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和训练,导师给了一篇小论文写作任务。从开始要求的2周内完成,到现在3周还没完成,从看别人的论文和学术研究,到自己动手写,真是应了那句话,见过猪跑和吃过猪肉还真是两码事。越来越越感觉到,不是自己亲身读博,是永远也体会不到读博人的心历路程,但庆幸的是,自己亲自体验到了,这个过程还是进行时,很多体验和感悟是无法用文字描述清楚,但对自己来讲,生命中有此过程,不管再多的付出,值得,别人怎么看,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情。

有梦最美,梦想实现的过程中虽然说有时候不是那么美,但正是这些困难,才真正挑战并激发着自己的潜能,让自己能够不断冲击潜能的极限,挑战自我,本身就是人之为人的很好注解,只是每个人选择的路径和方式不同而已,而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在很多不得不的选择中,主动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想做的,这本身就是幸运,除了愈挫愈勇,没有其它想法,这对自己而言,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本身就意味着成功。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尽管职业18年给自己积累了很多营销、经营管理的经验财富,尽管从社会和年龄的层面看,自己酷爱学习,但放在读博的环境中,回过头来看,那些学习都是有浅层面的,而且是泛泛的,不是专业系统深入的学习,现在才真正感到深入学习研究是一番什么滋味;另外,过去的经验或者说更多的艺术性,虽然有助于理解和认识,但稍不注意改造自己,也往往会成为自己科研工作的绊脚石。

自己现在感觉到的科学精神,最大的挑战就是严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想说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说,严格的逻辑推理和数据实证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段时间自己就在论文写作中,不断调试着准星,不断剥离自己身上狭隘的经验思维带来的困扰,在导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走出自我迷雾,写作过程中,认识了几十年的两个单词确实突然变得这么印象深刻:what and why?

每写一个字,每想表达一个意思,都要不断的问自己,这是什么,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样的观点和想法是怎么来的,从哪里来的,别人怎么说的,自己的说法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差异在哪里,这样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有时候不得不不在文献阅读和自我写作中反复;即使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还要实证,要不,你的假说,同行怎么会信服,这有涉及,你用什么方法去证明,这个方法到底大家认不认可,要说明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有了,最后是数据,数据是否可信,是否可靠,能否支持你的观点,又要自我反问,再就是数据分析,所采用的结构模型是否拟合,拟合的程度有多大,是否显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what 与 why 之间继续着自己的博士之路,用心体验着属于自己的这一宝贵的生命过程。。。。。



https://m.sciencenet.cn/blog-726805-572433.html


下一篇:读博路上:用数字解析透视现象背后的关系

2 谭芳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