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erw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lkerwan

博文

读博路上:再见,博一

已有 2876 次阅读 2012-7-26 20:03 |个人分类:读博路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读博, 文献阅读, 博一, 课堂学习

    暑假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博一的结束。回过头来看这一年的学习,从过程感知看,和去年刚入学的感觉很不一样,更具体点说,每一个学期,甚至每一个月和上一个月的感觉都是不同的;从学习体验看,基本上中规中矩,但也还有很多不足。也就是说,如果再重读博一,抓的更紧一些,方法更对头一些,很多地方会做的更好些,效率也会更高些,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当然也算不上后悔。再见,博一,也是为了很快的博二学习。。。。。。

   就博士课程的学习,还是像其它阶段做学生一样,坚持认认真真地上了课,实在有情况的,所有课程加起来,也就顶多两节课没去。现在看来,正如有同学告诉自己的那样,博士课程没有必要这样上法,关键是大论文,小论文,这是关键和根本。其实那时也知道很有道理,但总觉得学校安排的这些课肯定有其道理,或许上课的过程中能寻找点对研究的启示。即使没有启示,也可以锻炼自己坚持的精神,培养自己凡事认真的态度,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我想这对自己科研或许有些好处;即使啥也没有,坐在课堂上,换换脑筋,也没啥害处;再说了,听说博一课程结束就再也没课了,这样作为正式学生,正式听课将永远成为了过去,不去岂不可惜,呵呵。

   这么说倒不是因为考试,因为我觉得博士读到这个阶段,有更聪明的,没有更笨的,都是考场老兵,虽不是聪明的那种,对自己不笨还是挺有自信的。就这样,认真地学习这科学哲学、管理综合、科技写作和学术英语几门课。现在看来,收获还是挺多的,潜移默化中有助于自己的科研框架思维锻炼和培养,尽管是入门级,但还是有些开窍,能够自觉地运用于文献阅读和分析,吸纳,尽管自己的功夫还很浅,但这将使我终身受益,按照这样的习惯做下去,更有信心做学问,更坚定了自己“就吃知识这碗饭”的决心。

    期间,在导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还写了一篇小论文,并投了出去,能不能发表不是现在自己所关心的,最重要的这学术八股文,起承转合的,研究方法设计,还有那些软件工具,统统走了一篇,还有论文的题目,摘要和引言等等,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些更让我知道自己与科研能力的差距,但也让我对科研能力培养的方向和方法有了进一步提升的前提。

   期间,读了大概100篇不到文献,大多是囫囵吞枣,也有十几篇笔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觉到了英文专业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最大的遗憾就是还不能很敏感地从阅读照哦个找到自己的研究具体选题。这个困扰不是一天两天了,至今还在困惑中努力。

   还有一点感触,是关于时间的。感觉博士期间的学习,必须每天都当最后一天使,才有可能利用好时间。否则,少不了留神,时间就走了,成果出的不是那么容易。再就是,不管是有事生病还是其它的,有时候时间也不是自己的,这点自己没有完全意识到,教训就是有状态有时间的情况下,努力往前冲。

   再见,博一;有得有失,不管是得还是失,都是自己的,都是生命中真实的自我体验。特别的折磨,特殊的困扰,只有真的读博,读真博士的人才会体会到。体会到就是财富,很庆幸自己正在体验和积累着这一份特别的人生财富。。。。。。

   再见,博一;有了博一的经历,我不期待博二一帆风顺的研究,但我更有信心去承受这一份快乐的煎熬,何时,何地。

  



https://m.sciencenet.cn/blog-726805-596156.html

上一篇:博士学习基本功:笔译文献有感
下一篇:读博路上:核心文献,越难越要啃透它!

1 何应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