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人感染H7N9的走向及相关思考

已有 2804 次阅读 2014-2-8 12:50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流行病学, 地区性, 季节性, 气候因素, 人感染H7N9

   2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格伦?托马斯在日内瓦例行发布会上说,从2013年3月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至2014年2月4日,全球已确诊286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者,死亡60例,其中6例出现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其余病例均出现在中国内地。他还表示,与去年H7N9禽流感疫情初次暴发时类似,最近数周确诊人数持续增加,并且集中于中国某些地区。随着冬季延续,偶发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患者数量预计会增加

    2月6日,病毒学家严家新发表博文“H7N9病毒在本季度不可能流行,是下结论的时候了”。

    2月7日,广东省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电视电话会议,分析评估当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形势,介绍人感染H7N9禽流感最新诊疗经验,部署医疗救治和防控工作专家组评估认为,广东省进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多发、散发阶段,发病区域将会进一步扩大,但目前发生大范围流行的可能性很小。

    那么,今年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究竟是已到尾期还是会再有明显病例增加?这对于该病防控非常关键。

    我查阅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相关疫情,从3013年3月31日开始到4月30日共发病127例,5月份发病3例,总共130例,分布于北京(1)、上海(33)、江苏(27)、浙江(46)、安徽(4)、福建(5)、江西(6)、山东(2)、河南(4)、湖南(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没有公布今年的疫情,浙江省卫生计生委2月4日通报,浙江于2014以来已确诊6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广东省自2013年8月惠州报告首例病例以来,截至2月6日,广东省共报告58例病例,死亡12分别住东莞、阳江、广州、江门、梅州、佛山、惠州和深圳),而且广东已连续11天报告确诊病例。看来,疫情正处于多发阶段,可能接近尾期。 

广东H7N9禽流感最新情况

城市

广州

深圳

佛山

惠州

东莞

阳江

梅州

江门

肇庆

中山

病例

7

17

11

4

3

4

1

2

7

2

死亡

2

1

2

1

1

2

0

2

0

0


    对比两次疫情,第一次从2013年3月到5月,高峰在4月份;第二次从2013年8月份开始,高峰在2014年1-2月份。就地区而言,第一次以上海为起点,浙江发病人数最多;第二次主要发病地点南移,浙江和广东成为高发区。那么,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1)季节前移和地点南移说明了什么?(2)关闭活禽市场可使城市居民的感染风险降低了97%-99%,能否建议此后全国性长期关闭活禽市场?(3)结合今年的疫情开展对比研究,人类感染的季节性因素是否与湿度、温度、日照等相关?(4)明年的疫情如何,H7N9会不会又像SARS一样突然消失,还是进一步变异成为人传人的人类流感病毒类型?

 

附《柳叶刀》刊文:关闭活禽市场对减少H7N9禽流感病毒从禽到人的传播的效果——生态学研究

 

  继《人感染A(H7N9)禽流感病毒的临床严重性》和《中国人感染禽流感病毒A H7N9和A H5N1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基于人群实验室确诊病例的研究》于今年6月在《柳叶刀》发表后,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和香港大学专家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关闭活禽市场对减少H7N9禽流感病毒从禽到人的传播的效果:生态学研究》于10月31日在《柳叶刀》在线发表。《柳叶刀》杂志具有190年历史,是世界领先、最有影响力医学期刊之一。该论文利用贝叶斯模型定量评估了关闭活禽市场对减少禽流感病毒从禽到人的传播的效果,该研究是截至目前针对关闭活禽市场效果开展的最系统和完整的评价。

  研究发现,活禽市场关闭后2-3天内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迅速下降,关闭活禽市场使城市居民的感染风险降低了97%-99%,其中上海和杭州的平均每日感染数均降低了99%,湖州和南京均降低了97%。模型构建中考虑了季节性因素(绝对湿度)对评估结果的可能影响,证明了关闭活禽市场是今年春季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措施。研究建议,短期内,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或禽间疫情的地区,应迅速采取活禽市场关闭措施。从长远来看,应基于证据论证活禽市场定期休市、活禽集中宰杀的可行性。活禽交易文化在我国根深蒂固,且关闭活禽市场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些因素导致影响了关闭活禽市场的决策。该研究从关闭活禽市场对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效果显著的角度,为决策者评估关闭活禽市场的合理性提供了重要证据。

  在该论文发表的同期,《柳叶刀》配发了英国著名动物流行病学专家Guillaume Fournié和Dirk U Pfeiffer撰写的评述,对特定条件下我国采取关闭活禽市场阻断H7N9病毒从禽到人传播的应急措施和显著效果进行了高度评价,同时强调关闭活禽市场后要加强对禽类转运、贩售的管理,并指出应从社会、经济、文化、生物和环境层面多管齐下,采取分类指导和管理的策略重构活禽市场体系。

  文章来源: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3)61904-2/fulltext

 

附粤卫计委:禽流感发病区域“会进一步扩大”

 

  2月7日,广东省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电视电话会议,分析评估当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形势,介绍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最新诊疗经验,部署医疗救治和防控工作。

  专家组评估认为,我省进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多发、散发阶段,发病区域将会进一步扩大;但目前发生大范围流行的可能性很小。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元胜指出,当前我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死亡。

  会议根据疫情形势,建议当地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在未发生疫情的地市,采取活禽市场“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措施;在发生疫情地市,采取休市和彻底消毒措施;有条件的地市,鼓励采取季节性休市措施。

  陈元胜强调,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病例要坚持“四早”,特别要注重早期使用磷酸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做到五个要:一要提高早期用药意识,对每例发热、流感病人要有意识地主动询问禽类接触史、暴露史等流行病学情况;二要及时转诊,提高对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并及时转至重症病例定点收治医院。三要加强重症病例救治工作,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对重症、危重病例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四要进一步加强培训,使每位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关防控技术;五要保证药物库存。要及时足量采购磷酸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儿童使用颗粒剂)。

  各地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计生委的工作部署,并要确保落实到每一间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严家新H7N9病毒在本季度不可能流行,是下结论的时候了

 

   去年春天,因在中国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而导致全球人心惶惶时,本博主发表了多篇博文,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千年才一遇,发生的概率很低。禽流感病毒直接演变成能在人间大流行的病毒的概率很小。即便出现了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H7N9毒株,其较大规模的流行也只可能出现在秋季或更晚。要得出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在人群中大规模传播的结论,还必须等到今年秋天或更晚。”(参见严家新论H7N9禽流感病毒博文目录) 

  流感的流行在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带地区的季节性流感主要在冬季流行,通常不会在夏季广泛流行

每个冬季只会出现一个流行高峰。高峰出现,就表明当年的流感大势已去,不用担心有更严重的疫情出现

历史上的大流行流感也常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例如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是在当年春天开始,夏季仅有少数病例,到秋天以后才开始大暴发。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也有类似表现 

目前,美国CDC提供的详实的流感监测数据已证明,今冬的流感流行高峰出现在元旦前后,今年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仍主要是2009 H1N1亚型,未发现新亚型的流感病毒今冬的流感流行高峰已过(参见:今冬的流感:大势已去矣! 2014-02-06根据历史的规律,现在已可明确地下结论

在本季度不可能有更大规模的流感流行

H7N9病毒不管如何演变,它要想以超越“零星散发”的模式危害人类,至少也要等到下一个秋天或冬天了

美国与中国同处北半球,纬度也大体相当。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交流频繁,中美两国及北半球各国流感流行的趋势都很相似。美国多年来对流感有系统、科学的监测系统,美国的系统监测结果可弥补我国相应监测系统的不足,可为我国的流感防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参见:http://www.cdc.gov/flu/weekly/)。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764932.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765611.html

上一篇:星语纪事(二十四):去年与今年
下一篇:老家马坪

7 许培扬 严家新 苏光松 郑永军 薛宇 占礼葵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