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更年期综合征运动干预研究综述

已有 330 次阅读 2024-5-27 19:28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张蓝予,陈涛,梁珊珊. 更年期综合征运动干预研究综述. 辽宁体育科技2016,38(4):50-53

更年期综合征[1]是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主要表现为神经紧张、焦虑恐惧、失眠健忘、抑郁多疑、潮热出汗、心慌心悸、睡眠障碍等。运动能够使血清雌二醇和血清 FSH 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发生在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4]。本文就运动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更好的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提供理论参考。

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更年期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雌激素水平过低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或者肾上腺功能紊乱使神经递质、激素等失衡引起[5]。王家薇[6]等从中西医角度阐述了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或者功能丧失,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正常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的平衡失调,女性在绝经前期卵巢、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退化,在绝经期,卵巢几乎不分泌雌激素,绝经后期,患者的生理变化影响心理异常,最后出现精神异常。于舒雁[7]研究表明,更年期综合征的分子机制可能是内分泌、免疫、自由基及细胞凋亡等原因造成。王亚丽等[8]研究指出,更年期女性由于自由基含量升高,清除酶活性下降,导致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方玉荣等[9]研究认为,自由基含量升高会造成广泛的心血管损害,引起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赵丽妍[10]等研究发现,卵巢细胞凋亡受Bcl-2、Bax基因调控,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可引发更年期综合征。王彦德等[11]研究发现,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有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升高,雌二醇下降。另外,闫润虎[12]等人还从中医角度认为肾虚和心肝脾肾多脏器功能紊乱为主要发病机制。

综上所述,大量研究证明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卵巢功能下降并逐渐衰退甚至功能丧失等原因造成,卵巢不能正常排卵,所引起的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发生变化。还有少数研究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机制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免疫、自由基以及细胞凋亡等原因所致。所以,对更年期综合征机制的研究仍然存在争议,说明发病机制还尚不明确,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运动对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

2.1 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陈金鳌[13]等对女性更年期患者进行长达6个月的有氧锻炼、抗阻锻炼和健身气功锻炼,并通过测定体内激素的水平、自由基代谢相关酶和心理健康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探索了运动干预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结果发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都有助于增加更年期女性的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血清 FSH 水平,提高机体自由基代谢水平,有效缓解更年期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周先进[14]选取28名身心健康的绝经女性实施6个月的体育舞蹈干预,测试训练前后受试者的雌二醇、孕酮、睾酮等激素指标,结果显示,雌二醇、睾酮测量值比锻炼前提高,因此长期进行体育舞蹈锻炼可以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2.2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李程秀[14]等人对更年期患者进行6个月的体育舞蹈锻炼的研究,对绝经女性 IgA、IgM、IgG 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进行运动干预后各测试数值较锻炼前都有所提高,说明长期进行体育舞蹈运动,能促进机体对增强免疫能力的细胞因子及生长素、内啡肽的释放,从而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2.3 运动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长期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改善人体骨骼系统的代谢和功能,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15]。杨念恩[16]对绝经妇女进行连续 10 年,每周三次,每次1h的有氧运动的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体内钙和骨密度的量高于未煅炼的同龄女性。Courneya KS等[17]对更年期患者进行连续四年的游泳运动,他们的BW各项指标测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游泳也能改善骨骼系统的代谢和功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运动能改变更年期患者体内血清雌二醇、血清FSH,自由基的代谢水平,使IgA、IgM、IgG含量增加,这些变化能够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对缓解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骨质疏松等症状发挥着重要作用。

更年期综合征的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18-20]要根据个人具体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制定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体育锻炼计划,也就是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者病人按照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及频率,使其进行有计划的、周期性体育锻炼,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身心的目的的指导性方案。

3.1 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是受关注最多的有效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体育运动,如散步、健身跑、交谊舞、游泳、自行车、太极拳等。李翠霞[21]在实验中选择有氧健步走对60名典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经过18周的有氧健步走运动,比较试验前后患者 12 项的Kupperman 评分,发现有氧健步走运动能够改善更年期症状中的潮热出汗、失眠、抑郁、乏力、头痛、心悸等6项Kupperman评分。同时血清雌二醇、孕酮、睾酮有升高倾向,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有下降的倾向。隋明凤[22]对 36 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太极拳运动干预,观察治疗前后潮热出汗、失眠、烦躁易怒、乏力、记忆力减退、头痛、心悸等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潮热出汗、失眠、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头痛、心悸等症状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每周进行2~3次的抗阻练习,同样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综上所述,适合更年期患者运动方式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在选择时,不仅要根据个人爱好,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考虑。女性在35~45岁期间,隐性更年期症状越来越多见,由于压力过大,应首选步行、慢跑、有氧健身操、瑜伽等以健身、娱乐、休闲为主的运动方式;身体超重肥胖的更年期女性常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就可以选择强度小并能陶冶情操的运动方式,如轻松的漫步、简单的伸展活动等,还要考虑伴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更年期女性,应避免震动性较大的项目,如仰卧起坐等。

3.2 运动强度  在运动中,运动强度大小用心率指标和最大摄氧量来衡量[23]。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中为大多数成年人推荐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和较大强度相结合较为理想。但对于中老年和患有更年期综合征或一些代谢疾病的人群并不适合。吴立娟[24]在实验中将心率控制在 110~155 次/min 进行运动,并通过主观感觉量表和 Kuppermam 评分表法测评后证明,此强度进行运动能改善内分泌功能,并维持体内一定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同时还能改善心脑血管的供氧能力,调节免疫功能,使注意力转移,最后进一步改善更年期患者焦虑恐惧等症状。采用不同强度对更年期患者进行干预,其中大强度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135~155次/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心率控制111~134 次/min,小强度有氧运动控制在90~110 次/min,结果表明,大强度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中枢、丘脑-垂体-卵巢轴的适应性变化和卵巢机能。大中强度对患者激素含量调节有关,小强度有氧实验组则变化不明显[25-27]。因此,提醒更年期患者在实施运动处方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及时适应或者调整运动强度,最后达到最佳的干预效果。

3.3 运动时间  对于静坐少动的更年期患者开始运动时间安排不应过长,应从低限度开始,缓慢并有规律的进行,且应该安排6周左右的适应阶段,确保安全、有效。美国运动医学会为高龄人群推荐的运动处方中建议:进行有氧运动时,在中等强度练习下,时间控制在30~60min较为理想。研究中指出[28-29],采用太极拳进行干预,运动时间为30min/次,一天锻炼两次,累计时间为 60min,对更年期综合征有明显改善。金再活[30]研究表明,当运动处于一定强度时,锻炼效果在30min内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过45min就不会再随运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合理的运动持续时间最少要在30min以上,才能对更年期患者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它还是一个长期干预的过程而不是短期干预就能达到的效果。

3.4 运动频率  生理学[31]运动处方中控制运动频率在每周2~4次,但是也有研究指出:每周进行2次的运动锻炼仅能保持机体现有的功能储备,而每周3~4次的锻炼,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机体的功能储备。ACSM中也推荐中老年最佳运动频率应该控制在每周 3~5次,最好每天运动一次,循序渐进才能使运动效果达到最佳。

小结

运动干预能够促进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对缓解更年期症状具有显著效果。运动处方是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体育锻炼计划,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合理的运用运动处方,能够使患者获得更高的效益。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针对更年期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制定适合患者的最佳运动强度以及最有效的运动时间。

参考文献(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435862.html

上一篇:[转载]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与骨骼肌质量相关性探究
下一篇:聂凡:慢性HBV携带者肝细胞内HBcAg分布状态及补肾法的干预效应(摘要)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