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学位论文“致谢”中的人称问题

已有 20852 次阅读 2014-10-3 21:08 |个人分类: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致谢, 学位论文, 人称

学位论文的“致谢”通常在最后,因而字句也得格外用心。不过,科学网博客贴出的几篇博士论文“致谢”似乎略有瑕疵。如点击数5234 次和2093次的两篇博文所述:

最后,要由衷的感谢辛劳的父母,感谢他们在这二十几年里对养育之恩,正是由于你们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学业上的支持,才使能安心学习和研究”。

最后深深感谢在身后默默鼓励和支持家人,为了的学业,你们历尽艰辛,却始终以微笑面对生活,给了甚大激励。千言万语难以表达的感激之情,你们努力工作和快乐生活的源泉,也是永远的牵挂和安慰。谢谢他们一直以来的关爱与宽容,感谢他们所付出的一切。他们的无私奉献永远无法报答,只能谨以此文献给你们

致谢下面有落款,当然可以第一人称叙说,但“我”也不宜频繁使用,能省则省啊;而致谢对象并不等同于读者,似乎不能用第二人称。此外,致谢应发自内心,不能过于空泛;对导师的致谢更要具体明确,不能仅以美好的字句颂扬,如前篇博文所引。

下面的博士论文致谢也是贴在科学网:

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包括我的父母、妻子和儿子,在长达五年半的攻读博士期间,你们默默的在背后向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养育孩子的工作,支撑我度过了这漫长的五年半时光。每当想到这五年多来未能常在父母膝下、妻儿面前尽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心中时常百爪挠肠,泪潮暗涌

其次,要感谢我的两位博士生导师,A教授和B教授,你们的敦敦教诲使我成功的从X转入了Y领域。三年的项目训练,两年半的论文撰写,使掌握了从解决本领域实际问题到与同行比较、发表论文的全部学术过程,这是这六年来最重要的收获。

要感谢在Z大学与一起奋斗的兄弟姐妹,这些年来得到你们大力的支持和配合,……。

进行--宾”的缩句分析表明部分句子存在语病。错字、病句固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导师以及相关人员为什么没有提醒学生呢?科学网上也有那么多人看啦!假如这不是博文,是工程设计,是医疗方案,是 ……,会有人提醒吗?我想,这才是问题所在。

在过去的一年间,常常有人问我:“你说人家论文都是错的,这怎么可能呢。刊发论文有好几位作者,有专家审稿,有编辑和编委把关;学位论文有8位评审专家,有5~7位答辩委员,还有导师。等等”。我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通常都是苦笑,偶尔也说“当年亩产十万斤,不是也有那么多人信,最后饿死那么多人啊。您能告诉我原因吗?”

我觉得,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应该称职、敬业而知耻;能否发表论文是次要的,而有否科研项目、经费和获奖更是不必计较。大学就该以教学为主啊

此前我似乎只读过一篇“致谢”博文,且与作者交流;不过,今天实在不能一一发送消息,只能写作此文,以期引起大家讨论。若有失礼之处,还请体谅我之本心而多多包涵。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5648-832876.html

上一篇:指导硕士学位论文的体会(2004讲稿)
下一篇:“百钱百鸡”求解与思考方法变迁

22 武夷山 王小平 高绪仁 张忆文 庄世宇 王振亭 曹聪 卢萌盟 吕喆 冯大诚 卢东强 张强 余党会 朱晓刚 赫荣乔 程少堂 蒋敏强 戎可 党林秀 赵万林 段含明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