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德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utao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博文

【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40)

已有 3245 次阅读 2015-4-29 21:47 |个人分类:回忆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一一二   我的母亲(续)


(五)吃苦耐劳:摘棉花


   在生产队,摘棉花是根据每个人摘的多少和质量记工分,多少是论斤,质量是指分类好坏和杂质(叫萼屑)多少。棉花生长有的因虫害,有的因干旱,这种花朵长得不完实,不炸开,成结坨状,摘花时这种要分开。棉花在炸开后,其花萼叶干枯了,摘花时不小心花萼就会粘在棉花纤维上,我们叫萼屑,萼屑多了的棉花卖不出好价钱。一般人摘棉花是两手分工,一手扶花果壳,一手摘花,这样可以减少花粘萼屑。我妈摘棉花,是两手同时出击,左右轮流出摘,她眼观前方,左右开攻,左手摘一花朵,左手回缩同时右手则另摘一朵,唰唰唰,左右手像饿鸡啄米一样快。手到花朵上摘棉花时,别人是三指抓花,我妈练出用五指抓,半秒钟就摘一朵,而且她摘的棉花萼屑少。摘花时,她分类特别快,腰间挂两个竹篮,左边小篮装次品,右边大篮装正品,眼睛看到花朵她就分类了,收回手时自然往该放的篮中放。

   我妈手巧,做事肯想主意,找方法,眼尖手快,所以每半天下来,我妈摘的棉花比别人多几十斤,每天工分自然就多几分。她总是有一种不服输的气概,不管干什么活,在同类人中总是拿头等工分才自在。

   她在地里摘花,成天腰间挂两个几十斤重的花篮子,回家时已是腰酸背痛,可是她还要强撑着去做饭菜,刚把午饭扒到嘴里,她就放下筷碗,循着队长“出工了”的喊声,挂着篮子又向棉地里走去。到了地里,她又去玩命干了,为了一天六到八分钱的工分。


2015年4月8日稿)


棉花(本图片来源:百度网)



(六)自力更生乐于助人:裁衣和缝衣


   我小时候,我们家里人的衣服,无论是上衣,还是裤子,无论是内衣还是外套;无论是大人的,还是小孩的,统统是我妈亲自手工做。她做衣服,“一颗棉籽辊上身”,所有的原材料全都是一条龙自产的,生产也是配套成龙,各个“车间”各个环节的活全由她和父亲承担,种棉花→摘棉花→纺纱→织布→染色→裁剪→做线→缝纫→做布扣→钉扣→成衣,这些活大部分是我妈一人包揽,而且除了种棉花和摘棉花,其它都是下工后晚上进行,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手工缝制。自己裁剪衣服,这要技术,也要胆量,一块好好的布,剪裁不好,做出来就不能穿,布就浪费了。那年头,一块布可是来之不易的。我看她,从来没有裁错过。周围的当家女人里,虽都是自己做衣服,可是因为织布很复杂,要纺纱、浆纱、倒锭、牵线、插簆、收纱、挽纵、上机头、倒梭、织布,所以一般人不会织布,都是买布。绝大多数人也不会裁衣,只得请人帮忙。我妈特别忙,经常帮别人裁衣。我妈本来事就多,裁件衣服至少要一两个小时,可是她从来不推脱,来者不拒,总是热心地帮人裁。她们边裁边聊天,获得一些周围信息很快乐。更宝贵的是,我妈可以收到一些夸奖和“能干”的赞赏,这些精神奖励比给她送物资还好。因为我妈特别喜欢听恭维话,听到恭维话,她脸上的笑意要挂几天。她听了恭维话,当义工更来劲,更骄傲,更自豪,因为好多事别人不会,她会,好多活,别人干不好,她干得好,有资本,受人尊敬,凭什么不骄傲不得意?我妈很实诚,她做的比说的多,只会做,不会说。那种漂亮的话,她说“说不出口”,所以对好话她只进不出,“舍不得”讲,我从来未听她说过,虽然她理论上教我“鬼都喜欢听好话”,但是实际生活中很少听她恭维人,可能是周围没有比她更能干的人了。



   记得我上大学时,临走前,我妈用她织的土布熬夜给我赶做了一件宝蓝色的春装,在学校,我穿着这件新衣,独一无二的,千里唯一,那真有特色,地地道道反映了从山沟里来的农民本色。两年后,我妈用长久积蓄给我买了咖啡色灯芯绒布,又缝了一件春装,我就升级换代了,城市化了。真是后悔没有把那件载满我妈心血、汗水和亲情的宝蓝色土布春装保留下来,害得我只能在博物馆里去看同类衣服,每当看到宝蓝土布衣,我就百感交集,脑海出现我妈深夜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衣的画面。

2015年4月24日稿)


(七)呵护孙辈(1

    我们的大小孩两岁多的时候,我们工作很忙,孩子小又要照顾,既要上班,又要带小孩,二者加在一起,忙的不亦乐乎,两头都顾不过来。实在没有办法对付了,我们商量把小孩送到农村爷爷奶奶那里去,请他们帮我们带。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爷爷奶奶,他们很爽快就答应了。于是我们把小孩送回去了。

   孩子回去,爷爷奶奶很高兴,我妈带着孙子从村头到村尾上下炫耀,说这孙子怎么样聪明,怎么样乖等等。也是,这小家伙人见人爱,有人说他长得像仙童,我妈乐得合不拢嘴。冬天,我妈担心他受冻,给他穿得厚厚实实的,晚上天一黑,就把他抱到床上偎在被子里玩,因为那时老家没有电,更别说空调,同是冬天,农村比城市里冷,加上屋顶上的瓦全是缝,不保温,室内外温差不大。夏天又热,蚊子又多,我妈就拿蒲扇不停地给他扇风,赶蚊子。小家伙吃饭总是喜欢玩,喜欢跑吃——边跑边玩边吃,我妈就端着碗弯着腰跟在后边追喂,一餐饭下来,累得她腰酸腿胀,但是心里还是乐滋滋的。邻居家一个12岁的小叔叔特别喜欢这个侄子,我妈说:你喜欢他就要表现一下,你去抓青蛙他吃好吧。那时农村田野里遍地是青蛙,晚上青蛙大合唱都吵得你睡觉不安,农民从古到今都抓青蛙吃,那时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没有保护青蛙立法和违法的说法。这小叔叔听了,立马行动,每天给他抓来青蛙、鳝鱼、泥鳅给他吃。那时候,乡下这些东西未被污染,都是野生的、纯天然的,味道特别好,不像现在人工喂养鱼,有的还添加激素和抗生素,吃在嘴里没有那种原生态味。过了几个月,我们去看小孩时,见他长胖了,红红的脸蛋,结实的身体。我们看到爷爷奶奶带的好,也放心多了。不过他不在我们身边,还是很想念他。过一段时间,他妈就把几个月的计划肉自己加工做成肉松,再带一些奶粉去看他。

          每次去,我妈都说他的孙子特别乖,还讲他有趣的真实故事。有一次奶奶带他去看望舅爷爷,我妈带着礼物和他的必须物品:小衣裤、尿布、小食品、奶粉和水等,客车来了,上车的人多,我妈一手抱孙子,一手拿东西,刚上车坐下,孙子拍拍奶奶,手指着车外地上:“包包!”我妈顺着指向一看,哇,自己少拿了一包,急忙下去捡上来。车行途中,小孩要喝水,我妈拿水给他喝时,未发现从包里带出一包饼干掉到车上了,等到喝完水,我妈把瓶子收回包中时,他告诉奶奶:“饼饼掉车上了。”“才两岁刚过,他就会管事了。”我妈得意地说。“饼饼掉车上了”这句话成为我几十年来的口头语,每当我忘了拿一样东西,回头拿时,都要说这句话。我们出门时,只要我说这句话,孩子他妈就知道我提醒她少拿了东西。

    还有一次,我妈做饭时,正往灶里塞柴草,他在旁边玩。突然,他冲到奶奶跟前,抓住奶奶夹着柴把子往灶里送柴的胳膊,急喊:“钱!钱!我妈停下看,柴把子里夹带有一毛钱。我妈说:这么小就认得钱,真聪明。

    到小孩三岁时,我们把他接回来上幼儿园。这会儿,奶奶又离不开他了,很舍不得让他走。没有过多久,我妈来看他,在我们这儿住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小孩子调皮,不听话,我要教训他,揍他,我妈不干,我当时看他仗着有后台不把我放在眼里,更生气,未听我妈的。结果,发生了一场混战,我们各揍各的儿子,我打我的儿子,妈打妈的儿子,我是假打,举起来重,落下去轻;可是我妈是真打,狠狠地打:“谁让你打我的孙子!”我只好住手,结束了揍战,而哭战未止,小孩在那里哭,我妈也在那里陪哭,她心疼孙子。我又只好去哄孩子,只有他不哭了,战争才能停息。

                                              (2015年4月25日稿)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288-886224.html

上一篇:【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39)
下一篇:【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41)

7 王华民 曹俊兴 董焱章 陈冬生 科苑往事 董侠 冯圣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