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Cheng

博文

峨眉山行—检验自己的生理年龄和毅力

已有 4494 次阅读 2015-6-23 20:17 |个人分类:人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510日回来,整整忙碌了一个多月,确实有些累了! 上半年快结束了,实验室论文发表也基本在按计划进行。完成了三个学生的答辩,都按时毕业。杂志也进展顺利,也想放松一下。正好朋友邀请,616-20号去了四川乐山和峨眉山休假几天提前度过端午节。看了乐山大佛,并爬了峨眉山。虽说峨眉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但我却主要冲着山和爬山来的,而不是冲着佛去的。我老妈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而我仅有点倾向,却够不上,更不是一个

去之前,我也没什么准备,朋友做了安排,选择了从两条之中难爬的一条。报国寺伏虎寺1公里,伏虎寺雷音寺1.5公里,雷音寺纯阳殿2.5公里,纯阳殿神水阁3.5公里,神水阁中峰寺1公里,中峰寺清音阁2.5公里,清音阁洪椿坪6公里,洪椿坪仙峰寺15公里,仙峰寺洗象池12.5公里,洗象池雷洞坪7.5公里,雷洞坪接引殿1.5公里,接引殿太子坪3.5公里,太子坪金顶2.5公里。全程60公里左右。计划两天爬完!

我两年前爬过山东的泰山(从山下到山顶花了6个小时)和陕西的华山(东、南、西峰爬了9个小时)(中间就隔了两天),爬完两座山,虽说有些累,觉得完全能对付。这次也就没把爬峨眉山太当回事。但还是有点轻视了峨眉山的,海拔3000米,全长50-60公里。18号晚到了峨眉山脚,住了一晚,也许是乐山部分是预热一下,吃完晚饭(喝了一瓶啤酒),到了旅馆就睡了,结果误了做完一个PPT,到了第二天早晨才做完,录了音,发给实验室用。本来想早上8点从山脚下的报国寺开始向上爬,结果晚出了近两个小时。还是听了当地人劝,坐了车,到中锋寺,他们说坐车的那一段没什么好看的。结果省了9.5公里!

上午九点四十从中峰寺出发。到清音阁2.5公里,算是热身,花了一小时。再从清音阁到洪椿坪6公里,沿路风景也不错,野生猴子出没戏耍,瀑布悬挂山崖,溪水脚下涓淌,看看风景,拍拍照,花了两小时,倒也没太觉得累。下午一点从洪椿坪出发到仙峰寺15公里,看看地形图,心里开始发怵了。不过这时候只好向上爬。抱着且爬且歇,爬到哪儿算那儿的心态,还好不算非常累。攻略就是把整段15公里分解成若干个小段,一小段一小歇,赏赏景,拍个照,一大段一大歇,补充点水,吃点东西。下午6点到了仙峰寺!感觉还相当不错。看看下一段,到洗象池12.5公里,原来看看地形图,还觉得有三分之二还算平坦,但问了一个当地人,觉得今晚赶到那儿的可能性是没有了,我们就跟他去了他家,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他们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长寿桥”,其实就是一个路边的比较简单的屋子。我们在那儿住了一晚,是唯一的客人,他们单独为我们做饭,我和他们聊家常。这是男主人的父亲曾经一辈子住的地方,年纪大了,走不太动了,就下山去住了,自己和妻子就在这儿住,开个小驿站,比出去打工强。有大约10个房间,虽简陋,但十分干净,还能洗个热水澡,消消疲劳。吃完农家饭,天还没黑,搬个长条凳,坐在外边,凉爽爽的,听着山间泉水轻轻地轰鸣,鸟儿咋咋地鸣叫,呼吸着超级纯净的空气,没有网络,真是美极了!

夜里下了大雨,打在铁皮的房顶,噼里啪啦的响。还好早上就停了,我们吃了早饭结了账(一晚住宿,两顿农家饭,花了280元,超值!挑夫挑1公斤上来8元)。就又开始赶路了。下一个目标,洗象池,还有8 公里,几乎全是陡坡。基本没有问题。到了洗象池,补充些水分和能量,继续向雷洞坪进发,这7.5公里,包括了钻天坡!听着名字,就可以想象它的陡!想想真后悔出来玩还背了个电脑,外加其他杂物。在一个小歇的地方,看到一个电子秤,把我的背包放上一秤,8公斤!就这样背了一天半。到了雷洞坪,就有了一些比较平坦的地带,到接引殿1.5公里,就觉得很轻松。最难的恐怕就是接引殿到太子坪的3.5公里,几乎全部是30-60度的陡坡,抬头一看,就是50-100个台阶!到了太子坪,歇息了一下,吃了些东西,才算缓过来。到金顶只有2.5公里,很轻松就爬到顶了。

峨眉山,我终于爬上来了!

峨眉山山顶的晚风有点凉,景确实非常美!环望四周,不是一览众山小,而是一览群山小!峨眉山,就像一个好哥哥,带着一群山弟山妹一起玩。白云从脚下飘然而过,去“亲亲地抚摸和拥抱远处的每一个山峰。就好像把你带入了仙境,带去了你的烦恼,卸掉了你的工作压力,让你感到轻飘飘!不经意还抹去了你的一切名和利,让你变得一瞬间的一无所有。好爽,豪爽!

天快黑了,有些微风,再夹点峨眉山的蒙蒙小雨,感到窃窃的凉意。我们回到了旅馆,住宿下来。

爬山,人们总是说,上山容易下山难。21号早晨6点半点起来。因为下雨,日出没看成。从金顶下来,下着下雨,还是挺具有挑战性。主要不是对体力的消耗,而是对膝盖的考验。不过扶着栏杆,慢慢走,也没有很大压力。由于我们赶在端午节前,所以沿路人很少,玩得非常开心。我喜欢名山大川,但喜欢人少不太拥挤的游玩,人山人海的地方我总是尽量避开。当我们下山时,就开始出现人挤人的情况了。

此次的最大收获,一是检验了一下自己的生理年龄,身体素质和毅力。这是我很多年来第一次两天爬50公里山路,到达海拔3000米的高度。二是饱赏了中国又一大明山。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但一路爬上去,香火也不那么旺,佛事也不太多。每个寺成了住宿的地方。已不再有那种,那种。有点遗憾的是到了山顶,天公不作美,没能看到日出,不过倒也不是很失望,因为在峨眉山看到日出的机会是极少的。

下一个目标,黄山和庐山。再下一个目标,衡山和嵩山,希望明年能完成。

疯狂地工作,疯狂地玩。工作生活就应该这样,有麻辣也有清淡!

程宗明,2015623日,南京。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40979-900078.html

上一篇:去美国30年系列博文2:终于成行--带着兴奋、恐惧、使命和抱负
下一篇:去美国30年系列博文3--三年多的出国准备

17 蔡小宁 刘光波 姬扬 熊栋梁 李伟钢 庄明浩 刘全慧 赵美娣 史晓雷 武夷山 黄荣彬 刘光银 黄仁勇 施添锦 曾凡逵 chenhuansheng biofans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