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高考录取专业调剂的弊端与解决方案思考 精选

已有 6763 次阅读 2012-5-9 14: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高考录取专业调剂的弊端与解决方案思考

喻海良,2012-05-09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昨天网友在空间留言,说马上就要高考了,有一个女学生为了挤时间学习,吃避孕药避月经,最后得了乳腺癌,不仅不能正常参加高考,且失去了一个乳房。可所谓,赔了高考又损了身体,失去太多。除了这件事情,最近还爆出来某校高三学生,班级集体输液,提高考试状态。可以看出,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把前途寄托给高考这座独木桥。作为过来人,当然完全理解他们的心态。

        对于高三毕业生而言,高考结束后,关心的莫过于两件事情: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对于学习成绩非常好的优等生而言,自然可以选择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可能要选择理想的大学和不理想的专业或者选择理想的专业和不理想的大学。如果非要给出第四种选择,那就是不理想的大学不理想的专业或复习来年再考。对于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每一个考生可能想的完全不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365行,行行都能出状元。由此,这里不继续讨论高中毕业生想的那些事,而想说说大学能为这些高中生做的事。即,如果某学生把某大学当做理想大学报考,并达到录取标准,如何让他们进入理想的专业?

        当前高考录取原则上很简单:(1)根据高校年度招生计划,给各省两个指标:招生总数和各专业招生名额;(2)高考结束后,根据学校录取批次,高校按照招生计划以1:1.2比率投档;(3)招生办老师根据学生成绩、报考专业、高中档案进行录取。对于报考人数很少的专业,从报考人数多的专业里面进行调剂。

         对于上面这个录取原则和流程,看似简单、公平、公正。然而,他并不是那么合理,且不人性。不合理的地方就在于最后一步:对于报考人数很少的专业,从报考人数多的专业里面择优进行调剂。或许大家可以说,在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但是,有时候不服从,可能连这所学校都录取不了,最好落一个“不理想的大学不理想的专业”,变得更惨。而且,很多学生由于家庭等等原因,不愿意复读,只能暂时接受学校的调剂,等入学后再谋改变。然而,如果服从专业调剂了,在以后可能出现更多的副作用。

         学生被迫进入调剂的专业学习,可能有一小部分人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喜欢上这个专业,并且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如果在学期间,不能改变自己的爱好兴趣,对调剂的专业不感兴趣,就可能有以下几种结局。(1)大学期间,完成课程考试,自学其他专业,通过跨专业考研再次选择专业。这种情况属于耽误学生四年本科青春,第一专业没有学好,喜欢的专业也不可能深懂。即使考研成功了,以后也可能只是二流选手。(2)大学正常毕业,毕业后马上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这些跨专业参加工作的人,工作不久基本上会觉得大学四年虚度光阴,除了一纸文凭,什么都没有得到,这种现象可能加剧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观点。(3)大学期间,自暴自弃,迷恋网络、游戏等等,或许能全部60分毕业,或许留级再读一年,或许被开除了。或许很多人说,要干一行爱一行,有钉子精神。实则不然,天天面对一个不爱从事的行业,不痛快何解?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在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专业调剂是一种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然而,怎样解决学生报考时扎堆行为呢?个人觉得可以在高考的时候实行一级学科或者一级学院录取,大三的时候再进行小专业分配。这样做的出发点和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高考考生的专业选择困惑,减少专业调剂的学生。(2)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再次选择专业,此时学生的专业兴趣相对高三学生而言,肯定成熟很多,可以大大减少将来毕业后换行业行为,提升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价值。(3)大学期间,大一和大二基本上都是学习基础课程,期间不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4)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可以对学校本一级学科或学院的各个方向有所了解,思索将来学习的研究兴趣。因此,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对本一级学科内的小学科方向都有所了解,方便大三的再次划分专业,因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5)学校能够及时根据前两届学生的就业情况,调整各小专业的学生人数,减少某些专业由于形式变化而就业降低的风险,提高学校就业率……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考试而已,不应该让这一次考试决定学生将来一生所从事的职业,特别是从事没有太多兴趣的职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大学录取按专业招生计划数量的现态?从人性、大学文化、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我认为,专业调剂的方式已经过时,是时候实行大专业招生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889-568891.html

上一篇:大学教授自称为博士吧,何如?
下一篇:从十五月高铸就“宝刀”说古人今人智慧

13 王涛 刘永亮 李宇斌 邓旭坤 林涛 褚昭明 庄世宇 鲍海飞 严少华 刘新建 wvvw cheng3712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