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re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ren07

博文

《2015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出炉

已有 3222 次阅读 2015-10-27 09:3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技创新, 华为, 产业, 国际都市, 创新战略

  近日在沪举行的2015竞争情报上海论坛上,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全球知名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北京)共同发布《2015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该报告基于近10年世界专利申请、权威科学引文、ESI高质量期刊论文,对70余项指标统计分析,从创新态势、创新热点、创新质量、创新主体、创新合力5个维度评估了上海、北京、深圳、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柏林、首尔、波士顿等十大国际知名大都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旨在通过全球排名比较,总结特点经验,为上海探索建设科创中心之路提供借鉴参考。这也是全球首个择取国际大都市为评价对象的创新能力报告。报告显示,整体看来,当前全球的创新热点仍然围绕在以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前沿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全球科创中心正从园区化走向城市化

  据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陈超介绍,以国际大都市的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这在全世界尚属首次。研究发现,全球科创中心正在从园区化走向城市化,这与美国重要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相一致。目前看来,能在科学、技术、产业三个层面都达到创新高度的全能选手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像纽约虽然有科学和技术,但产业几乎没有;即使是著名的硅谷,也只有后两项比较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构建城市科创中心的起步并不晚,机会还有很多。但中国城市科创基础比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发展。以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作比较,科研能力北京最强,上海的跨国企业最多——这一点放在全球十个城市中也表现明显,产业发展深圳较好,产、学、研结合深圳较强,出现了一批类似华大基因的新型研发机构。

  上海近10年来的创新态势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活力。专利申请、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3项指标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均位列前三。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电子是创新热点领域。在创新主体方面,专利申请前20位机构中,企业比例高达75%,仅次于东京(100%),伦敦(90%)和深圳(80%),其中,外资企业占50%,国内企业占25%,表明外资企业在上海技术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等级论文方面,政府基金资助项目总量较多,达到109581项,仅次于北京(222844项),处于十大城市第二位,说明政府对基础性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同族专利平均规模、专利授权率、平均权利要求数量、平均被引数量4项指标的综合排名为第8位,创新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华为对创新战略认识的全面性领先全国

  课题策划指导、上海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秘书长肖沪卫研究员指出,衡量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就是PCT (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以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拥有PCT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和中国。从城市来考察,东京遥遥领先,深圳居第二,但从创新质量上,波士顿、纽约和柏林居前三,中国城市整体靠后。中国民营企业华为在这方面对深圳整个城市排名的拉动贡献巨大,在2014年已超越日本松下,成为全球申请pct专利最多的公司。在专利合作创新方面,华为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在深圳前10位合作申请中占了7席。此外,华为在会议论文方面的参与度也很高,显示其对科学、技术、产业相结合的创新战略认识的全面性在国内企业中是领先的。

  在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发表方面,北京的数量居第一,但论文质量排名前三的为波士顿、纽约和巴黎。上海的会议论文中排前十位的没有一家是企业,都是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论文合作创新上,欧洲城市比亚洲更重视国际合作,伦敦、巴黎和柏林排名位列前三。

  另一项值得注意的指标是科技成果转移。研究发现,波士顿是产学研结合最强的城市,善于把前期研究论文变成生产力。大量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聚集为波士顿、纽约等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科研与技术开发环境。中国城市在这方面尚比较薄弱,论文数量大多来自高校和研究所的贡献,向产业转化的能力亟需提升。在高质量学术研究的基金资助方面,中国的比例相对比国外高,显示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投入较大。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41506-931299.html

上一篇:那些渐渐远去的北极生灵……——挪威行记(二)
下一篇:创客教父:必须把重点放在让大家兴奋的东西上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