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re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ren07

博文

永久性冻土层下的“植物诺亚方舟”——挪威考察行记(三) 精选

已有 6642 次阅读 2015-11-5 02:33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自然灾害, 战争, 死瓦尔巴德, 全球种子库, 作物安全


  

  5年前,我参加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昆明举办的“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媒体研修班时,曾有幸到过有“中国野生物种的诺亚方舟”之称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参观。这次作为中国记者考察团成员走访挪威北部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时,在距离北极点约1300公里、地处东经1538分、北纬7813分的斯匹次卑尔根岛山体深处,我见到了类似但更宏大的场景。

  地下125米深处的全球种子库

  为保护世界植物种子基因的多样性,给全球植物基因资源的保存体系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挪威政府早在1993年就开始构想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库——“全球种子库”计划。2008年初,这个由挪威政府斥资4800万挪威克朗发起修建、多国合作的种子库正式开始运营,总面积1720平方米,可储存300万份不同类种子的样本,平均每个样本包含500粒种子,也就是说,种子库总共可以储存15亿粒种子,相当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大约1400个基因银行所储存的种子总类别和数量。目前,该库内已存放了865065份种子样本。数量排在前列的样本作物依次是:小麦、大米、大麦、高粱、玉米、大豆、土豆等。这个人类自行建造的“植物诺亚方舟”将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独一无二的种子样本提供安全坚固的“长生不老”空间,以应对自然灾害、大规模战争或气候变化之不测。竣工前一周经历了一场6.2级地震而依然安然无恙的事实更增强了它的可靠度。挪威政府、联合国全球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和北欧基因银行共同负责其日常运营,种子的使用对于最终用户是免费的。

  种子库的入口位于斯瓦尔巴德群岛朗伊尔宾机场后面高出海平面180米的半山腰上,但真正的种子库山坐落在地下125米深处,不知是否因为设计者考虑到即使将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层融化,也难以将其淹没。如同一个横卧的立柜式冰箱斜嵌在山体里的入口正立面最上方镶贴的碎玻璃,随时反射着外界光源发出的光芒,成为这个清冷山间意义重大之所唯一的装饰。很多人说在飞机上就可以看到它。接待我们的种子库管理总监是瑞典人,那天下午正好在岛上,我们有幸在他的讲解下进入并参观种子库。

  “末日种子库”已提前发挥作用

  从大门沿着一条长长的隧道进入,仿佛到了一个防空洞。当地夏末冬初山里的气温已近零度,访客必须换上冲锋衣才可能获得足够的保暖,以支撑着经过最后那道平日紧闭的覆满冰霜的铁门,进入温度为零下18度的种子库最核心部分,领略3个大型冷藏库的奥妙。由于温度超低,我的手机一进入就自动关机了,但斯瓦尔巴德群岛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地种子的“最佳备份地”,主要也正是因为这里的冰雪和永久性冻土都能用作天然屏障。种子库所在山脉岩石的温度不会超过零下5℃~零下4℃。据说当年建造者们花了好几个月进一步冷却岩石,以使它们降温至零下18℃。这比原来预计的时间要长。“但这是好事,说明外界温度对岩石的渗透能力比预想的要弱。将来万一发生断电事故,种子也能够保持活性。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如果将种子冷藏并保持干燥,种子能够停留在休眠状态,这样理论上可以存活700年。

  从历史上看,人类食谱上曾有过7000多种食物,但当今农业种植的植物只有150种,只有12种食物是今天地球上人口蔬菜类食物的主要来源。难怪每隔5年要检查一遍种子的健康状况的波斯梅尔教授说:“它不仅仅是一座时代藏品的收藏所,它注定要记述个别的灾难,并不仅仅是全球性的。”

  听说最近,全球种子库已收到了建成以来首次提取种子备份的申请。这份申请来自战火纷飞的叙利亚——位于叙利亚阿勒颇市、曾经存有小麦和大麦等许多适合旱区生长的作物品种的植物种子库遭到了战火的严重破坏。中东研究人员不得不向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末日种子库”求助,申请提取他们研究所需的种子,来应对种子短缺问题,缓解战争带来的生态破坏。这将是人类首次从这个原本为世界末日准备的种子库里取出种子。因为战争,全球种子库已经提前开始发挥作用……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41506-933413.html

上一篇:创客教父:必须把重点放在让大家兴奋的东西上
下一篇:透过高清相机看特隆姆瑟的极光——挪威考察行记(四)

18 孙启高 徐令予 武夷山 黄永义 刘光银 陆玲 陈南晖 赵斌 谢平 高建国 戴小华 杨正瓴 侯成亚 李土荣 shenlu biofans qzw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