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尧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良尧 复旦大学教授

博文

在研究生培养中对于发表学术论文的商榷意见 精选

已有 5268 次阅读 2007-6-15 11:4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在研究生培养中对于发表学术论文的商榷意见

 

A discussible view on publishing academic papers in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陈良尧

Liang-Yao Chen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长江特聘教授, 中国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摘要: 在研究生培养的诸多环节中,很多学校和单位都将发表论文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并呈现出追求论文的数量和指标(影响因子)越来越高的趋势,但对于这样刚性的政策可能带来的长远负效应可能欠考虑。发表论文仅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环节, 更应该关注的是培养过程,尤其是实际研究能力的提高。研究课题的难易程度会有不同,而在探索自然规律的研究中无论是分享成功的喜悦还是备尝失败的痛苦, 研究生都可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终身受益。

 

关键词:考核指标,影响因子,科学引用指标(SCI),博士学位(Doctor of Philosophy

 

Abstract: In the research program for the graduate students, most of universities or departments give the academic paper publication a serious consideration as the key criteria for students to receive the degree. In the process, the tendency is to pursue more publications with higher impact factors in the short period of time. I am afraid that this rigid policy may produce negative effects in the long term that are less concerned.  Pub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paper is important, but is only the one of functions in th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program for the graduate studen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enhance the research ability through the program. No matter how harder or some what a bit easier for different research projects, students certainly will share the happiness in success or pain of the failure in the research to learn those valuable lessons and experience that will benefit them through the life.

 

Keywords: Evaluation criteria; Exam index; Impact Factor;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Doctor of Philosophy

 

目前在相当多大学的研究生院和系所发生的现象是都给出了申请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 Ph. D.)学位时必须满足的最低论文发表数和总影响因子的要求,其它单位也竞相仿效。 因此,不同学校之间对这些指标螺旋式的攀比,成对博士生学术论文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追求高影响因子,更强调高数量的论文产出,来体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而当论文未被发表或赶不及发表时将意味着这些学生不能按时毕业和获得学位。在大多数场合,这些刚性的规定和政策已成为许多学校在决定是否授予学位时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这可能是出于促进学科发展的良好愿望,但作为对博士生培养的重要指标,我认为对于这些政策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有欠考虑。

起源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主要是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较高强度的科学和工程问题研究来达到为社会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培养方式和结果,因学科和研究课题的不同,在获得学位的年限和具体成果的表达方面有很大差别。发表论文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并不一定是强制性条件,更应该关注的是培养过程(program),需考查研究生在此期间所获得的实际基础知识和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为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从事理论研究的学生要学会创建模型,自己动手推导公式和写程序,并尽可能地与实验结果作比较,而不是仅满足于从网上下载一些程序,拼凑在一起,对一些问题小作计算后就作发表。从事实验研究的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各种理论模型的含义,学会多种实验方法,自己动手建立实验系统或工程实现,较彻底解决包括创新实验原理、实现方法和软硬件在内的大量实际问题,而不是仅满足于在现成的商品仪器和装置上做一些样品,将测量的数据小作分析或对一些方法小作修改后就供发表。

从事创新研究的过程是有风险的,有的可能会较快地获得成功,有的则会走弯路和修改方案,消耗较多时间,而无论是分享成功的喜悦还是备尝失败的痛苦,研究生都可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终身受益。被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有大有小,难易程度不同。有的问题在发表了许多篇论文后仍未被很好认识和解决,有的被解决得较好的问题仅发表了有限的论文,或在有限的时间里还来不及发表论文。比如,深受学术界尊敬的的谢希德院士和前复旦大学校长早年(1951)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并获得博士学位时,未来得及发表研究论文,直到回国后的1954年,她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才发表在国际SCI杂志上。然而,这丝毫未降低她所受到的训练质量,正是在MIT那段时期的学习经历,给予了她深厚的知识基础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促使她在以后近半个世纪里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培养了无数科技英才。显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等因素与研究生培养的标准和质量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如今一些在短期内发表了更多论文的研究生的实际研究能力其实并未达到和超过四、五十年前我们前辈们的水平。对于这些现象需要作认真研究和分析,这可从现行研究生培养体制和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症结。

在当前流行的将论文数量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气氛下,对学校科研工作评估的压力已被转嫁到不同的部门老师们身上,也在相当程度上被转移到学生们身上,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研究生们一进实验室或课题组便愿意打听和寻找一些容易出论文的课题,或是在研究过程中将一个课题论文分成几部分发表,更严重的是重复发表,这已与研究生培养的理念以及寻求对自然界客观规律认识的目标相去甚远,并将对我国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的环节和措施对质量进行控制,其中除了学生自身努力的程度和差异等因素外,导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导师给学生们指出的研究方向,为他们选择的课题以及在研究中所给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困难不应刚性地完全由学生来承担。应该积极鼓励研究生发表优秀的研究成果,但这将是一个既有约束力又须符合科技人才培养规律的合理过程。

今天毕业的研究生们中的一部分人将来会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老师,并将承担起培养研究生的艰巨任务。如果这些未来的导师们仅简单地发表了几篇论文而未能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受到充分和严格的训练,这将使他们在指导和培养我国下一代研究生的过程中发生很大困难。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可能将再也无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重新获得本应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得到的系统训练和能力,(当然也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改进自己)。因此,为了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时候,十分需要借鉴工业发达国家已积累的并被证明是较为成功和成熟的经验。

上述意见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H.T. Hsieh Tsao, Astrophysical J. 119, 7080 (1954).

3.     Hsi-Teh Hsieh, James M. Goldey, Samborn C. Brown, J. Appl. Phys., 25, 302 (1954).

4.      D. Kennedy, Science, 295, 1193(2002).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96-3288.html


下一篇:13年前的体会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