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心中盈着一水天 精选

已有 5588 次阅读 2014-1-17 13:11 |个人分类:古道诗词|系统分类:诗词雅集|关键词:学者

心中盈着一水天

鲍海飞 2014-1-17

 

那日,读了卫军英老师的《我们总是无法抹去的理想主义情怀》,看了作品中画作,心中便油然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感触。

 

当人有了一定的阅历,当有一天,他徒然停止了脚步静下来的时候,他或许便会追忆自己的过去,那些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无论平淡、坎坷、还是澎湃、峥嵘;无论是甜美,还是苦涩;那里面,似乎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思念和思考。这种思念或许是对青春的思念,而这种思考或许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但是,人更憧憬的是未来,活到老,学到老,悟到老。

 

周润发说了,要发明一种药,人吃了便可以再也不用吃饭了。一个故事中说,神仙送给了某人一张饼,而这张饼总也吃不完,于是这个人便可以一辈子只吃这张饼了。还有人说,若是身体长出了绿色的树叶,便可以像植物一样只要进行光和作用就可以了。这道出了他们过去的经历,他们曾经的故事,他们曾经在与生活做着怎样的艰苦斗争,这是隐含着他们曾经追求的欲望---吃饱肚子,“神仙乐逍遥”!

 

但现实就是现实,现实总是很残酷,你跳不出这个圈子,你就是摆脱不了这个困境。你苦恼,你拼命在挣扎,你又会想到放弃。但隐约间,你似乎还能透过那朦胧看到彼岸,彼岸仿佛是那样的近,又仿佛是那样的远。

在欲望与现实之间,在得与失之间,在是与非之间,在舍得与放弃之间,在能与不能之间,在左与右两条道路的选择之间,人有时候很无奈,只能在迷茫与理想中前行,这或许就是人生的道路。

 

老师的作品中,没有忧,没有愁,没有喜怒哀乐,只有自然,只有自然和人在一起。画作有山有水,一派美好的田园风光,只有风吹动着水的波纹,只有无际的麦浪在翻滚,还有山与水的交融。那山无欲,那水无所求,只有轻舟,随着四季,和那山水一起游走。

在这些画作里,人物若隐若现,似有还无。在低头与抬头之间,在见与不见之间,那山就在你的心间伫立,那水就在你的心中流淌。你仿佛就是那山,那山就仿佛是你,人物也便化作了其中的一草一木,这里没有了甜酸苦辣,让人一下子忘掉了岁月的波痕。

这里不需说那恬淡与从容,也不用说那秋风与冬雪,这里只有自然,人物与山水早已融合在一起。这里只有那红了的树叶,绿了的青枝,陶醉在这无边的世界里。这里只有那轻舟在碧波上荡漾。一时间,仿佛让人一下子便回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一幅幅画作中,没有喧嚣,没有市井,没有高歌,也没有低语。时间在此凝固了,岁月也把脚步悄悄地停住了。岁月遗痕,枯了又荣,荣了又枯,而我和它朝夕相伴,从不曾有过半点分离。这里更没有范仲淹先生的感慨:“登斯楼也,荣辱皆忘,微斯人吾谁与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一种忽然醒悟的味道,其状态本已入境,却又徒然间出了境。“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虽然已经让人羡慕了,就如那种“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感觉,但里面分明还有一种人与山彼此之间相对立的味道,虽是“英雄惜英雄”,但其间有一种分割彼此的感觉。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种何等的心境;屈原投水又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和孤苦。前面的两条路,他都无法选择,彼岸更是遥不可及,于是他选择了无助。因为,他的心中,再也没有那碧绿的一水天了!

 

日子在风中吹过。有时候,在焦急中、在匆忙中,在追逐中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定,不知道止,不知到静,不知道动。但画作中分明有一种血液,有一股鲜活的血液,在身体里面流淌,就如鲁迅笔下的小草,在石头下依然露出了嫩绿的丫丫,向前向上生长着、攀爬着。这就是生命!

一时感悟,匆匆写下几笔,又有卫老师的精彩的诗篇注解,我也写下几首五言小诗,以唱和。

(文中画作均是卫老师作品,也拿来再次呈上)

 

 

谁言天地远,大道本相连;

红叶青枝在,路长心亦甘。

 

卫军英原诗:

新阳霾雾散,大道入青天。

岁暮怜身影,孤怀不觉寒。

 

 

 

云海碧连天,荡舟秋水闲。

青山混不觉,红叶枝头间。

 

老师原诗:

云白天青山似染,风平叶静水贴舷。

归帆总未如曾许,却鉴冰心日月悬。

 

 

屋脊本向天,绿树自门前;

日月朝夕对,窗开四季颜。

 

老师原诗:

湖山造化本悠闲,一叶一枝尽自然。

莫向浮华迷世界,识真原本在心间。

 

 

沧海云天间,伊人立岸边;

面朝无际浪,秋色向田园。

 

老师原诗:

沧海浮游天地远,人情世故两相亲。

风华洒落田园外,返璞方能归向真。

 

心中只要盈着那一水天,那风便伴随着那舟,向着那理想的彼岸缓缓前行!

经历,经历,没有经历,怎么才能造就!那就让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8905-759978.html

上一篇:科举遗风今犹在
下一篇:常春藤与爬山虎

40 王善勇 柳林涛 庄世宇 简美鹏 张朝艳 李学宽 陈小润 曾泳春 赵凤光 董全 丛远新 张海霞 鲍得海 钟炳 武夷山 李汝资 马德义 刘波 王春艳 张玉秀 雷栗 朱晓刚 廖晓琳 水迎波 陈湘明 赵美娣 何士刚 杨金波 郭中领 张坤 李伟钢 柏舟 唐凌峰 徐耀 陈绥阳 卫军英 jiareng anran123 aliala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