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与中医科学性(二)

已有 2085 次阅读 2018-8-30 16:3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医科学性, 学术共同体, 自然哲学共同体

自然哲学与科学精神的一步之遥

在这一节开头的时候,我别出心裁地定义一个争论不清的概念:科学是什么?一是吸引大家的眼球,二是自认为有新意,尽管没有按照“种属+差”的常规思路。

我的定义是:科学是人类科学精神的文化载体。为什么这样定义?与我多年对中医学的苦苦思考有关。因此,接下来关于 “自然哲学”的论述,也直接结合中医药的学术母体来探讨。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大自然确实让人类着迷,并促使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大自然,拷问大自然。毫无疑问,自然哲学与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逐渐迈向文明进步的两个台阶。自然哲学是人类理性化过程中的必然驿站,而科学精神(与之密切相关的还有人文精神)是自然哲学进步的归宿。

那么,如何最通俗、最简洁地说明二者的关系?我觉得,那就是科学精神比自然哲学更认真(实证)一点、更严谨(逻辑)一点。这个说法不是我的发明,爱因斯坦等科学大匠早就说过。1953年,爱因斯坦在一封信中曾经写下了关于现代科学产生基础的著名论断,“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不过,我仍然要在“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外,再造一个新概念——“自然哲学共同体”。

什么是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是由科学观念相同的科学家所组成的集合体——科学活动的主体。1942年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拉尼(M. Polanyi)在《科学的自治》一文中首次使用。1962年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运用“科学共同体”这一概念来说明科学认识发展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认为“科学共同体”在实际上和逻辑上都很接近“范式”。指出一个范式只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东西;由于这些成员使用共同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

构建“自然哲学共同体”概念有两个理由:(1)科学观念是与科学诞生、发展过程中一道进步的产物,传统自然知识并非科学,自然哲学家也不可能具备科学观念;(2)拥有传统自然知识和技能的人,与未经严格科学思维训练的普通人一样,具有较为一致的意识形态(自然观),但在求真愿望与逻辑严谨性方面与科学家共同体存在明显差距。

这个概念是重要的,为什么中医药理论体系能够一脉相承,延绵数千年?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攻势,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并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传统医学的现代化道路为什么那样艰难,稍微再认真(实证)一点、再严谨一点存在哪些障碍?“不可通约性”是不同学术之间不容忽视的客观现象,除外历史包袱的负担,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观念差异是否更加重要?显然,这些问题需要中医人来理清、交流和沟通,因为它涉及到传统医学的未来走向。

必须指出,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学有专长的科学家所组成。“自然哲学共同体”(这个命名值得商榷,但为了后面的论述方便,暂用)成员则无需严格的科学思维培训,掌握一定传统知识和技能的人很容易获得共同认识,达成一致意见。因而更容易与广大群体交流与沟通,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中医学的逻辑(严谨性)问题

(未完,待续)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131879.html

上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七十五):小梅沙
下一篇: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与中医科学性(三)

1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