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西方科学主义的发展历程

已有 4554 次阅读 2022-5-25 11:55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刘丽虹. 西方科学主义的发展历程. 东西南北,2019,(10):176

科学主义是一种把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哲学基础,并确信科学态度、科学观念和科学活动能大规模地扩展到其他领域的哲学观点。科学主义是一种历史现象,时代在发展,科学主义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

一、科学主义的起源

科学主义最初是从理性发展起来的。在古希腊,理性是人与宇宙精神上的统一;在中世纪,理性是上帝的禀赋;文艺复兴后,理性主义开始兴起,理性发展成科学精神。随着 15、16 世纪文艺复兴所带来的哲学新气象、新气息,哲学渐渐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科学和哲学走到一起,人们开始用科学的理性思考方式来解释和解决哲学问题。

二、科学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1. 17、18 世纪:科学主义的萌芽

17 世纪的西方社会,近代自然科学在不断发展,人们渐渐形成对科学力量的信仰,科学方法开始向其他知识领域渗透。第一个喊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开创了把经验当成手段以此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科学的新时代。培根相信并提倡实验方法,他认为人的感觉是不可完全相信的,感觉有时也是欺骗人的,必须依托实验才能实现感觉与理性结合。通过一个又一个实验获得的经验要想成为普遍性认识,要想成为科学理论,归纳法是必不可少的。

2. 19 世纪:科学主义的成长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因为实证主义的兴起,人们逐渐主张将一切知识分支还原为科学的概念。第一代实证主义是孔德的实证哲学,孔德的实证主义强调知识要以经验实证为基础,要用数据、调查研究和统计方法等说话,只有根据经验,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准确和可靠的。第二代实证主义是马赫的实证主义,马赫认为人不能离开经验,不能离开所能看到、听到、触到的东西去讨论问题,他认为这种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是对思维的浪费,这是不经济的。第三代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世界最基本的东西是人的“纯粹经验”,另一个是“真理就是有用”。

3. 20 世纪以来:科学主义的成熟

20 世纪初,罗素的分析哲学在全世界范围引起关注,通过对哲学命题的逻辑分析,对哲学问题进行澄清,以此解决哲学争论。分析哲学家都倡导分析方法,反对思辨的哲学,反对建立囊括世界的统一体系,主张一点一滴解决问题以此推动社会进步。

从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至 30 年代末,逻辑实证主义盛极一时。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反对形而上学,认为形而上学没有认知意义,仅仅只能表达情感。逻辑实证主义研究认识问题,而不研究情感问题。它提倡经验证实,一方面经验证实是所有陈述与命题有无意义的标准,可证实的即有意义,不可证实的即无意义;另一方面经验证实是区分陈述与命题之真实性的手段,可证实的为真,不可证实的为假,证实原则成了科学的划界标准。

20 世纪 30 年代、40 年代的逻辑证伪主义,以卡尔·波普尔为代表,他提出一个哲学观点,认为一个理论的科学性不在于该理论的可证实性,而在于它的可证伪性。他强调“经验证伪主义”,科学研究就是找出伪证,将旧的理论否定,创造一个新理论。同时,他提出“三个世界”理论,“三个世界”指物理世界、精神世界以及客观知识世界,客观知识世界跟主观活的精神不一样,它是主观精神的客观化。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的发展趋向于整体化,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出现了历史学派。保尔·费耶阿本德是这一学派代表人物,倡导方法上的多元化、无政府干涉。首先,在方法论上,他反对唯一性的、专断性的、不可置疑不可讨论、始终正确和普遍适用的教条主义方法,提倡自由选择、开放创造的方法,主张“增多原则”,“怎么都行”,即方法上越多越好,各种各样的方法都值得尝试。第二,他强调科学发展中的非理性方式,认为各个时代的各种因素,包括它的社会条件、知识背景,甚至普通大众的某种接受心理,以及科学家的宣传策略,都可能是推动科学进步的有益手段。第三,费耶阿本德主张无政府主义,认为科学在政府的权威和权力控制下不能很好地发展。

结语

科学主义以科学为奠基建立哲学,蕴含着追求客观真理的精神。不同时代都呈现着不同内涵特征的科学主义。它们源自于科学精神,它们的出现有某些共通之处:满足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科学主义不是“唯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万能的,它不适当地在其他领域推广了科学的一般有限原则,不加任何限制地应用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这是科学发展异化的表现,违背了科学精神。科学主义在当今社会形成了一股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怀疑、自由、批评、创新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包涵了理性批判的态度、兼容并蓄的襟怀、探求未知的激情。科学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科学应该被重视,但不应该被滥用。为科学合理划上有效性范围,科学才能凸显进步作用。

参考文献(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0149.html

上一篇:[转载]中药功效与安全性之科学阐释”学术报告即将开讲
下一篇:[转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