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聊阁:读书人张少雄博聊之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xzhang

博文

我的父亲

已有 4033 次阅读 2010-8-6 19:20 |个人分类:世事閒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父亲, 树木, 树人

 

名先鉴 少雄

 

七月下旬某日,父亲往生。父亲往生后第五天,与母亲团聚,长眠于祖山。

兄弟们决定为父母立碑并配刻碑联,以碑联概括父母生平。长兄吩咐先鉴撰写碑联。这不是难事,也不是易事。苦思冥想至八月初,得到两句话。

 

千万里持书持剑;

百十年树木树人。

 

概括父母生平,其实是概括父亲生平,因为,在生活、志趣、事业、遭际与精神上,母亲和父亲始终都是一个整体,母亲的所思与所为,一是支持父亲,一是抚育子孙。

 

千万里

父亲年轻时,曾在长沙一所中等财经学校读书。一九四七年,远走异乡求学或谋求教职,在徐州被国军抓住,受胁迫从军,半年后加入解放军;父亲有诗记叙这段历史,“别境离乡濒死地,举义投明出枪林。”徐州会战后,到鲁中南军区服役;服役期间,参加过山东剿匪,小腿部负过枪伤;作为最后一批预备队(鲁中南军区派往朝鲜战场的,最初是中共党员兵,然后是工农子弟兵,最后才轮到起义人员)移驻中朝边境,因为战争结束而未实际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业后,大部分时光在华容县或临近几个县度过,先当教师,再劳动改造,再管制改造,再当教师,再赋闲游历。

 

持书

母亲没上过学,识字不多,却爱书,爱说读书好处。先鉴儿时,父亲还在难中,从母亲口中学得很多知识与观念,如:“罔谈彼短,靡恃己长”、“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等。母亲的知识与观念,来源不是原典,而是《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增文贤文》、《朱子格言》、《龙文鞭影》和《声律启蒙》等蒙学教材。

父亲读过私塾,上过新学,毕业于一所中等财经学校;在农村,在二十世纪中期,可以算得上是知识分子。父亲爱书,爱读书,爱诗词与对联,爱与读书人和诗词对联爱好者交朋友。读书、讲书、诗词与对联写作,是父亲一辈子的兴趣与志业,从进私塾起到往生前一个月,一直没放下。

父母曾经藏有一些乡村读书人常用图书,如五经、四书、字典、词典等,有清版线装书,也有民国版新装书,这些书大都在二十世纪五十、六十与七十年代被焚毁,只有《康熙字典》免于焚毁之劫。年长的亲友提到这部字典时说,父母或将它埋藏于山中,或将它砌藏于土墙中,或将它转藏于巴陵亲戚家中,为保存它,差点以生命为代价;亲友所说是真是假,为不揭反右与文革等政治运动留给父母的伤痛,先鉴一直未向父母亲求证。

 

持剑

父亲曾经在军队服役,从一九四八年参军,至一九五三年转业回乡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为期将近六年。

亲友说父亲曾经习武,说父亲功夫不错,并讲述过父亲的一些武功故事,有些故事近乎于传奇;先鉴从来没见过父亲的武功,也从来没向父亲问过武功的事。

父亲疾恶如仇,仗义任侠,对于恶者霸者总是持批判态度,对于善者弱者总是出手相助,即使招难也不改性情;文革时期,看革命干部批斗父亲时,先鉴经常听到这样的语汇:“死不改悔的右派分子、历史反革命分子”,“带着花岗岩脑袋见鬼去吧!”年轻时,得罪地方豪强,而后远走异乡;一九五七年,批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而后被划为右派分子并被判处劳教,劳教结束后被遣回农村,作为五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简称地富反坏右)接受管制改造;在管制改造中,得罪大队与公社要人,而饱受政治压制(一九六二年县教育局试图调回父亲,因大队与公社要人阻挠未成行)与政治冲击;一九七九年平反后,尤其是在离休(一九八零年因为工龄超过三十年提前退休,一九八二年因为一九四九年以前参加工作改退休为离休)后三十年中,写作不少讽刺诗。

 

百十年

树木,从栽树苗到树苗长成可用之材,只需十年时间;要让所植之树苗长成栋梁之材或柱天大木,则需至少百年。

树人,从教人开学到使人成为可用之才,也只需十多年;要培育出引领世人的大智与大贤,需至少四代人积淀,需至少百年时间。

实际上,树木与树人,小是十年之业,大是百年之业。父亲所想与所做,不是十年之业,而是百年之业;不是独自完成百年之业,而是为百年之业打基础,是促进后学与后人继续百年之业、完成百年之业。

 

树木

父亲劳教期间,一项劳动是挖山造林。挖山造林,山是乱石山,挖是砍掉或烧掉灌木丛、开挖植树坑、并将松土填入植树坑,造林是在植树坑中栽种松树或杉树。

父亲管制改造期间,长期在大队或生产队林场兼猪场劳动。大队或生产队林场的主要工作也是挖山造林,在小山丘上栽种松树或杉树。

 

树人

父亲一九五三年开始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为时约七年(五三年至五七年,七九年至八零年),学生中有多人经过大学深造之后回乡从事教育工作,学生的学生、学生的学生的学生中,大学生数以百计,卓越者数以百计。在劳教与管制改造的二十二年中,私带诗词与对联徒弟多人,其中有耕读型农民,有中小学教师,有工商业从业者,还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父亲的徒弟又带徒弟,徒弟、徒弟的徒弟中,走上诗词或对联写作之路者,数以十计。

先鉴曾祖父是农民,祖父是农民兼手工艺人,都属于文化底层,但都相信,家有读书人,家道才能中兴。祖父树父亲,父亲努力自树,父亲到长沙求学,最后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如果不是战争,也许还能进一步深造。父母没能上好学,便期待子女们上好学。然而,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在不以父亲意志为转移的情况下,长兄初中时辍学,二兄高小学时辍学,三兄初小时辍学,四兄没得到上学机会;兄弟五人之中只有先鉴考上大学,为保全先鉴上学机会,为使先鉴有条件在一九七九年参加高考,父亲历尽千辛万苦,四位兄长也跟着历尽千辛万苦。子女们多数辍学,父亲便期待孙辈们与重孙辈们上好学;先鉴有子侄共十二人,其中有七位大学生;先鉴有侄孙儿与侄孙女多人,正在茁壮成长中,已经有两位大学生,还会有更多大学生。

父亲期待的,于徒子徒孙,和于子子孙孙,都不止是出更多的大学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都是出引领世人的大智与大贤。

父亲的期待,已经转化父亲的学生们与学生的学生们的期待与努力,已经转化为先鉴的兄弟们和子侄们的期待与努力。

 

父亲往生前持书持剑、树木树人,往生后还会持书持剑、树木树人。

 

二零一零年八月五日

 

 

相关(文章)链接:

师长杂忆:侠骨与心兼备的小学校长刘克奎

师长杂忆:言兴人的蒙师包梅芬

翻过一道道山岗——高恢复三十年杂忆

怀念农耕读传统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7182-350578.html

上一篇:接收及门弟子
下一篇:学生电话与短信趣录

8 武夷山 刘全慧 苗元华 贾利军 侯成亚 武京治 hunanese dongfangyw01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1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