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pengj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pengju attosecond pulse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ultrafast excited-state dynamics in liquid; time-resolved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lec ...

博文

从富士康到苹果—“金”富士

已有 3237 次阅读 2011-2-21 11:5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苹果, 年轻人, 富士康, 驱动力, 抚恤金

我们都知道,前段时间富士康的N级跳闹的满城风雨,期间富士康绝对处于媒体和公众的风口浪尖,政府也理所应当介入,以至于郭台铭一时间背腹受敌,偌大的企业为之说好话帮腔的屈指可数,更甚者,亿万网民,当然包括一大部分接收高等教育以及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专家学者对富士康咬牙切齿,摆出一副得理不饶人的骄资。然而,随着媒体报道的逐步深入和偶然客观,我们发现,富士康的跳楼和一般意义上的跳楼存在一些微妙的区别,如果说死是本质,那么死的诱因则是一种内在驱动力,在高校很多年轻人是为情所困而死,一部分人是为了理想不能实现而死,一部分人是抑郁而死,这些人的死是“高尚的”也是“渺小的”,渺小的是一走了之之后留给了家人无限的悲恸和无可挽回的破裂,因此无论如何,我是痛恨以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富士康的死可能不一样,毕竟富士康在面对前几次跳楼者家属的时候,给出的是几十万的“抚恤金”和每年的“安抚费”,死者已逝,留给了生者一线希望,实事求是地讲,这些所谓的费用已然变成了生命的筹码,一些无学历少技术的年轻人报着一个我也说不清的心态在富士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许我们可以推测,活着的他们在大都市面对高学历的白领很多时候有妄自菲薄的想法,但是面对生命的筹码,他们甚至可以选择用这种极端方式来认同,前提是这种认同是有保障,有依据的。于是,富士康的N级跳确实可以以这种冷酷的方式令人接受了。接下来,在富士康宣布它们不在给生命加上筹码之后,跳楼事件瞬间消失了。这就是一种博弈,富士康用一种关怀的态度对待逝者的家属和生命,以至于被平凡人无可奈何的看重和利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和耻辱,也绝不是平凡人自身的悲哀和耻辱,毕竟不在富士康的凡人要多得多,只是笼罩在他们各自头上的网不一样而已,耻辱的和悲哀的是扭曲的事实真相,不同网子下面人的筹码不一样。令人可笑的是,新年伊始,面对国内普遍出现的用工荒,富士康暗自窃喜,因为这段时间的应聘者已经挤破了头,无论是在沿海还是内地,富士康作为一个具有N级跳前科的重刑犯,为什么受到那么多青年男女的青睐呢—甚至没有抚恤金?是啊,为什么?
我在这里不想为富士康做广告,也不想带有太多个人感情色彩,只想呼吁一下一个方面,就是媒体,媒体人作为时事政治新闻等的游戏者,一定要坚持一些最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不要利用自己的资源和权力优势来糊弄亿万民众,用反面的报道污蔑他人,愚弄自己的民众,激起本不该有的怨气,我们说,生命是无价的,但是在目前的中国生命是有筹码的,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筹码可以得到的时候,一些人选择极端,我想一部分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这种筹码,死了等于白死,污蔑他人的时候盲目抬高自己,把我国企业的脸上贴上五花八门的彩条,迷惑无知的少男少女,这是可耻的也是可悲的,所以说,我们只求客观,用一种审视的态度考察他们,愚民报道可以博得点击率,但是永远站不住脚,富士康前面的求职长龙说明了一切。
下面再简单说一下苹果吧,从前几天的有人中毒报道开始,到苹果公司承认,再到赔偿,事情进展在媒体的报道下一波三折,措辞间肯定是苹果赖账,我们施压,最终承认,默默赔偿。似乎有错,承认,赔罪,这个理所应当的程序你们必须要遵守,结果是苹果照办了,但这是苹果,不是中国**建筑有限公司,不是中国**食品加工厂,不是中国第*矿,我国的法规面对非本国公司的时候显得正义凛然,着实令人欣慰,媒体这种报道之于媒体博得一些点击率,之于普通民众是兜圈子和糊弄,接下来如果民众把道理想清楚,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苹果,毕竟中毒了就极其可能得到赔偿金,这是一个筹码,选择其他的有筹码么?很可能没有。
其实,第二个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基本没有呼吁的必要了,国内的企业制造的什么呢,奶粉,地沟油,矽肺病,工伤等等,太多太多的东西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能改变的了么?天方夜谭。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2266-415057.html

上一篇:写在兔年开始
下一篇:较深刻体会河南农民心中的“旱”

6 王号 梁进 杨月琴 杨华磊 孙学军 曾新林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2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