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de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deming

博文

焦点PK叙事:风险性讨论

已有 2053 次阅读 2017-7-13 11:03 |个人分类:焦点解决理论|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原创心得


生活事件与意义的关系


一、短视与错误


生活事件没有意义,但是,人们会在自己的生活事件中形成意义或者意图吗?


为了创造生活的意义必须把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预期会发生的事件经验连成线性顺序,建立自己和周遭世界前后一致的一份记录,这一份记录可以称之为故事或自我叙事。


为了创造生活的意义,人就面对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他必须安排自身时间经验的时间顺序,建立自己和周遭世界前后一致的一份记录。他必须把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预期会发生的事件经验连成线性顺序,才能够建立这一份记录。这一份记录可以称之为故事或自我叙事。这个叙事如果成功,人对生活就会有连续感,觉得生活有意义。简单地说:若要创造生活的意义,表达我们自己,经验就必须“成为故事”。


那有一个问题,我这里写一个短视,短视在这个图中是什么概念呢?可能有些人看问题只从这一周的生活事件中得出个结论,比如说这一周他买的股票都赔了,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多,他就会把短视看成人生,会觉得人生不如意。其实,或许从一年来看他是盈利的。常常是这样,有些人可能从一个月的角度来讲,有些人可能从一年,有些人可能从一辈子,有些读历史的,把人生可能放在历史上来看。


所以是否对人生或生活的意义有短视的行为?对我们如何获取生活事件的过程,获取多长时间的生活事件,这些差异,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实际生活中,往往人们把生活事件变为人生故事的过程,都是无意识的来取时间。


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有时候可以把自己的生活事件取得长一点,有的时候可以取短一点,就会获得不同的动力和意义了。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往往就是读历史的人,更加淡泊一些,因为他把什么事都放在历史上来看。但也有人看历史看多了觉得自己太渺小而自杀了。  

我们什么时候用短点想,什么时候长点想,这背后有哪些动力,其实这也值得思考,可能悲观的人如果长视能给他带来痛苦,他就不一定去长视。他可以取生活中短暂的快乐里面,比如饮酒的一时之快。那么这个选择的后面是不是还有一个人生脚本,游戏的概念,这又是一个话题了,就不展开了。


以上是时间方面的视角。


二、方向上的视角讨论


焦点的视角,就是更多的从未来往回看,形成一个长视。叙事是从过去向未来看形成一个长视。


>>>>叙事:故事中未来和意义是什么

>>>>焦点:未来目标和意义中,有哪些故事


叙事的重构是从前向后的视角, 主线故事、支线故事的不断转化和选择,是从这个角度来重构,对话是在“过去”的时间段中工作。


在客户的漫无目标的讲述中来寻找有用的事件, 这个有用只有咨询师知道,这一点是致命的,咨询师认为来访者错误的选择了主线故事,而咨询师知道哪些有用(有点极端,确实是叙事者常常避免不了的)。但焦点的视角不太一样,焦点一定是目标,从来访者想要的未来这个视角来重构。


大部分焦点的方法,不让客户或来访者漫谈过去的事情,而是尽力在描述什么是未来的愿景,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不能凭空想出这些描述未来的词汇来,你那些词汇一定是过去的经验故事的影子。比如让大家现在造一个自己的航空母舰,那一定每个人造得都不一样,不过,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那些经验来造未来想象的航空母舰。焦点对过去的故事的应用非常巧妙,在来访者对目标的描述中,无形的把过去的资源,好的故事就挑出来了,非常有方向感。


叙事有个风险,没有目标的谈话,会让客户思维很散,生活的全部展开对很多人或许是痛苦的揭疤过程。而焦点,因为他避免了这个风险性,他是聚焦于拥有的内容和生活故事,所以焦点这个方面更安全一些。


另外这个重构是有目的性的,这个目的是因为跟客户一开始谈好的目的,所以说他一定是客户的目的,而这个叙事就可能不一定,因为叙事是让他放开谈,谈的过程中,咨询师有个内在的假设他发现了有用的内容“于是暗示或语言刺激“你得详细讲一讲这个好吗”,其实咨询师的回应中,这个背后有一个线,这个线是谁串的呢?是咨询师用非语言来串的,咨询师挑出的“支线故事”,所以在这个背后,潜在的意图是咨询师的。虽然叙事拒绝一开始就谈目标,看似更开放,其实不是那样。


叙事中这个方面是一个冒险,没有方向的去形成目标。我们都知道目标是共同创造的,但是共同创造的本身有个咨询师的无意识语言对别人的影响,这是不可能没有的,这种影响的大小确实是可能需要咨询师很高的修为,你才能真正达到自己没有更多的主观意识影响。


而焦点不存在这个问题,焦点因为一开始就谈论那个目标了,即使是咨询师没有很高的个人修为,也一定能够获得来访者想要的目标,一定是可控的,所以风险要比叙事要小。


维特根斯坦认为,“意图来自自身的生活实践和人生轨迹”,叙事认为自己是对焦点的发展是来自于这句话。


对这句话的错用,就是认为意义的变化是对过去叙事中产生的,因此叙事只谈过去的故事,不看未来,除了生活轨迹没有任何哲学意义。


我觉得是他们对维特根斯坦语言理论的一个绝对化的认识,而不是增加一个可能的认识,他们没有理解到“未来语言的构造”其实也不会离开生活事件本身。我觉得问题出在这儿了。


叙事对有些群体是非常好的方法,这里只是从后现代视角来给予差异性和风险性的评估。


注:每个人心中的叙事与焦点不同。这是我的理解,希望带来你对你心中的焦点和叙事的思考。不是一定如何如何 :),你懂的。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27145-1066093.html

上一篇:高德明导师介绍
下一篇:理解这些不同皆因有不同的理解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