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de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deming

博文

修辞在提建议上的应用

已有 1153 次阅读 2021-8-11 17:04 |个人分类:焦点解决实践|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作者:高德明

发表时间:2016-09-03 

微信图片_2017121910505818 - 副本.png 

微信图片_201709040942313.png修辞在问责中的表达方式

什么是咨询中的修辞?如下:

对溺爱的比喻表达:你的爱是黄金,太珍贵了。爱也可能是一条金项链,太粗了,就会变成枷锁。”

案例:一个妈妈有了孩子之后,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孩子,放弃了对丈夫的关注。

咨询师的精彩问话:你什么时候和他离婚,嫁给了孩子的?用借代修辞方法,幽默地指出问题所在。

这个表达很特别,没有直接地指出“她放弃了对老公的责任”,而是假设她这样做是合理的:就是“已经和老公离婚,嫁给了自己的孩子”。这种幽默的语言修辞,让问题不再刺耳,用嘻哈包裹了问责。

“你准备什么时候和他复婚呢?”

这里,把对别人的责备,变成对未来行动的呼唤,可以说这里包含了一个隐含的条件,什么时候去做,而不是讨论去不去做,可以看做是催眠干预。

又如,一个丈夫疯狂喜欢上打高尔夫,经常不回家。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呢?

指出问题:

问题:1.你不应该只是打高尔夫,对家庭不管不问。

探询:2.是什么让你对家庭这么放心,都不用操心啊?  

修辞:

      3.你是怎么一方面打高尔夫,又一方面附体到妈妈身上,让她又当妈妈又发挥了你的爸爸的作用的?

      4.啊,你真的不错,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把高尔夫升级到情人的地位的?

呼唤行动:你应该把一部分精力用在家庭中。

修辞:

      1.你是不是要学个分身术,一个在家一个打球?

      2.你一定是有办法,你不在家,孩子也可以得到爸爸的爱啊!  

      3.你什么时候也可以把孩子当高尔夫来打啊?

      4.高尔夫、孩子、老婆,恭喜你有三个情人, 我好奇,你怎么平衡他们的关系和你的时间啊? 


微信图片_201709040942312.png反思:建议性表达时不断推进的三步: 解决 修辞

微信图片_20170908094247.png1.发现问题是第一步

没有经验的新手会直接把发现的问题说出来,因为找到问题或许对初学者太珍贵了,于是他们马上就拔出了手术刀,“看,我多厉害,一下就找到你的症结了。”

微信图片_20170908094247.png2.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替代的方法

若第一步被慢下来之后,我们需要去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不只是指责,把方法及解决方案直接表达出来,或用提问的方法来共创解决之道。

微信图片_20170908094247.png3.经验性的建议  

有时好的建议会让人茅塞顿开,特别是有相同文化背景和经历的人,我们是可以提建议的,不过最好是用修辞来表达:

把解决的方法,变成对未来行动的呼唤;(怎样去做)

把解决后的结果,用图像表达出来;(夸张或隐喻)

把解决之后带来的边界效果,用其他人的角度来给予赞美(或模仿对手的假骂,问题解决后带来的“负面”效应)。(幽默或暗示)

咨询师表达

与当事人共创

看到问题              



共创:看到问题    

       指出问题           

找到原因 

用修辞的方法让对方接受     



找到新的目标

反思对比不同方法的不同结果



  探询挖掘共创解决方法

 

微信图片_201709040942315.png语言过程的更多思考

或许提建议的人,自己心中还没有想得太清楚,在和别人(被建议者)交流中慢慢就让自己清楚了,这种反复思考式谈话,可能就让被建议方糊涂了。

所以,在提建议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思考明白,你的谈话是探寻探索的过程,还是在表达建议的过程!并让自己的表达作为一个过程,不断地提高完善:

心中思考明白 把意思用语言说得全面清楚 语言的选择是对方能接受的形式

内容型

心中思考明白 把意思用语言说得全面清楚 语言与非语言表达恰当协同

一致性

心中思考明白 把意思用语言说得全面清楚 言背后的假设是对方能接受的形式

语境性

心中思考明白 把意思用语言说得全面清楚 语言的选择是通过修辞

修辞性


语言的表达通过修辞,从而具有柔软性、幽默的、智慧的、美感的、感性的特点。这些语言的特点,是东方人所愿意接受的形式。

  微信图片_201709040942314.png思考:每个咨询师都生活在不同文化范畴中,每个当事人也都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咨询师要不断地留意,直接表达与修辞表达应用的比例与情景、适用人群等语境因素的合理性。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27145-1299297.html

上一篇:TA心理游戏的微观分析方法
下一篇:TA的不增不减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2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