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论“阴阳”与“五行”的科学本质(2)
热度 1 张弓 2018-11-4 03:15
(接上文) “阴阳”与“五行”这个中国古典哲学的概念能够成功地与中国古典医学相结合,使中医基础理论的代表作《黄帝内经》一经出世就几乎站在了人体医学科学的顶峰,的确让很多人难以想象、理解和承认。科学不是需要“不断自我否定更新”的吗?哲学不是把“扬弃”挂在嘴边的吗?各种科学学说难道不 ...
个人分类: 中医理论基本问题|216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15)-终结篇
热度 1 张弓 2018-8-5 02:01
(接上文) 中国传统中医经典理论这座高耸入云的宏伟殿堂的基础是建立在最古老而又最先进的中国古典哲学与最具广泛时空的海量群众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其地基是无比坚实的,是万年工程,只是还没有将现代科学已经得到实践公认正确的相关成果与之 精华 有机地搅拌混合,实现最后的灌注、封顶。是如 ...
个人分类: 中医理论基本问题|162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14)-总结篇
热度 1 张弓 2018-8-5 01:54
(接上文) 再次总结一下: “经络”的物理基础就是人体的整个“经膜”系统。“存在”一词在古希腊哲学里也属于“事物的本源和物质基础”的范畴,从英语单词上看物理和哲学的希腊词前缀也是相通的。 可以把它想象成为一块印着“围棋棋盘盘面”的巨大的“经膜 ” 布料,其上纵横交叉的 19 ...
个人分类: 中医理论基本问题|184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13)-总结篇
张弓 2018-7-9 10:42
(接上文) 我在前文留了一个“小草蛇”,说中国传统医学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已经接近了科学的顶峰,这样说的科学依据在哪里?当然还是在《黄帝内经》之中。 现在我将现代医学科学早已明确的知识结合《黄帝内经》的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如下: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氧化释能过程 ...
个人分类: 中医理论基本问题|16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12)-总结篇
张弓 2018-6-24 05:14
现在可以明白了,充满智慧的中国古人在《黄帝内经》中用的“经、络”概念是 虚拟 的,但却是有 物理实体(三焦经膜 - 结缔组织膜结构) 支撑的人体脏腑之间的分界面和路径。它也是一条充满智慧的 “ 思想之路” ,提供了人类认识自身外在整体与内在各个器官的结构、功,并最终看清“物质与意识”、“肉体与 ...
个人分类: 中医理论基本问题|21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11)-总结篇
热度 1 张弓 2018-6-20 11:18
现在来分析中医的核心 “ 道 ” 是如何在“三焦经膜”这个层次上体现的。 “三焦经膜”对应 12 正经中的六大阳经之一,即: 手少阳三焦经 。可以把它看成是 “ 三焦经膜 ” 在全身对应人体各个层次 “ 分肉 ” 界面铺展开的有序高密度束状纤维聚集形成的通道,其中复合了从人体脊柱各个椎间 ...
个人分类: 中医理论基本问题|21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10)-总结篇
张弓 2018-6-11 11:25
那么中医在“道”这个层次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 从前文的讨论中可以明确,《黄帝内经》的作者在《灵枢篇》中虽然直接没有给出当前中医界最关心的“经络”的物理实质,但是他利用了一个“五行”相辅相承、相生相乘的写作手法,将这个课题紧紧包围在了一个固定、明确的边界条件之内,没有随意下结论, ...
个人分类: 中医理论基本问题|216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9)-小结篇
张弓 2018-6-2 12:35
任何一本小说或文艺作品成功与否在创作角度上看就是主角人物能否“立的住”、“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有气有血”的问题。将人体内五(六)脏六腑统筹在一起的多层“结缔组织”对应的器官组织的分界面通道就是“经和络”的物理基质。可以暂时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经膜”,也就是说人体脏腑、各个组织之间的表里沟通的 ...
个人分类: 中医理论基本问题|21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8)-小结篇
热度 2 张弓 2018-5-28 05:42
所以目前认真学习过《黄帝内经》且具有一定针灸基础的中医针刺亲身实践者都能体会到并明白一个原则,即:针刺的最佳位置应该在“筋间、骨缝间、分肉之间、脉(血管)之间、神经之间”,就是因为尽量不要伤及到它们而给病家造成痛苦,特别是尽量不要伤到“分肉 ” 、伤到“筋”,更不要伤到“神经” ...
个人分类: 中医理论基本问题|232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