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变通中学物理命题三法(范洪义作)
热度 3 万志龙 2021-11-8 19:10
变通中学物理命题三法 范洪义 我有一些朋友是中学物理老师,有的专门出当地的高考模拟题。由于历届考题在题库中已经积累很多,如何翻出新花样呢?我对他们说,参照古人画画,变通中学物理命题可总结为有三法。一可称为换骨法,即不改变题的物理目标而变幻题面,或称谓不易其意而造其 ...
169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为爱因斯坦质疑量子力学几率解释解惑(范洪义作)
热度 3 万志龙 2021-11-5 09:23
为爱因斯坦质疑量子力学几率解释解惑 范洪义 爱因斯坦在世时,对量子力学有两个不满,一是觉得量子力学的数学不够完善;二是不满几率假设,认为目前的量子论只限于阐述关于存在的某些可能性的规律。按照量子理论,知道一个体系的概率就能算出另一时间值的概率;这样一来,所有物理定律都 ...
1813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量子力学其实很容易学(范洪义作)
热度 2 万志龙 2021-10-30 21:34
量子力学其实很容易学 范洪义 这篇短文的题目在不少人着来似有嘩众取宠之嫌疑,有“嗨”人听闻之效果,其实不然,这个结论是我和同事们经过几十年研究潜移默化得来的,决非离经叛道、信口雌黄。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 ...
276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用量子算符函数有序规律丰富与发展经典特殊函数论(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1-10-30 07:44
用量子算符函数有序规律丰富与发展经典特殊函数论 范洪义 一般认为,量子力学是物理范畴的,可逐渐被应用于现实生活,例如智能手机。实际上,即便就纯粹数学而言,量子力学对其发展也有用武之地,这是纯数学家没有注意到的。例如,著名的牛顿二项式定理,如果其中的l-次幂级数改成l-阶厄密多项式, ...
1662 次阅读|没有评论
量子纠缠的数学情结—-纠缠积分变换(范洪义作)
热度 1 万志龙 2021-10-28 13:51
量子纠缠的数学情结—-纠缠积分变换 范洪义 自从我读了爱因斯坦等三人关于量子纠缠的文章后,做了两件事,一是构建了连续变量的纠缠态表象,二是发明了纠缠积分变换。大家都知道传统的付立叶分析是把一个复杂的振动或周期过程分解为各种频率成分,那么是否有积分变换能将两个独立的函数纠结 ...
199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徒劳的全球学者库排名(范洪义作)
热度 3 万志龙 2021-10-26 16:37
徒劳的全球学者库排名 范洪义 大前天,有好心的网友通知我,说我在全球顶尖学者库榜上有名,而且排序稍前,值得庆幸。 我第一次听说世上还有这么一个知库,权威性如何,也不知名列此库有什么意义。我不禁联想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他中举人之榜是他 ...
1028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百密一疏的EPR原始论文(范洪义作)
热度 4 万志龙 2021-10-15 11:01
百密一疏的EPR原始论文 范洪义 1935年爱因斯坦等三人发表的佯谬论文在量子物理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令玻尓学派组织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可惜的是,玻尔等没有注意到EPR文章本身看似无懈可击,其实也是百密一疏。说来也许读者不信,逻辑思维向来天衣无缝的爱翁怎么可能有漏洞给我这个土博士发 ...
294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理解量子纠缠不可偏废数学理解(范洪义作)
热度 1 万志龙 2021-10-12 08:13
理解量子纠缠不可偏废数学理解 范洪义 近年来,量子纠缠为人津津乐道,网上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数落,或是啧啧称奇,莫衷一是,大多是从哲学的、直觉性的理解来评说。但也有人欲说还休,认为如果不从数学深度上去理解恐怕只是在原地打转 ,就像你不了解微分怎么评说加速度。 事实 ...
136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一篇精湛的读物理书籍的筆记(范洪义作)
热度 3 万志龙 2021-10-5 19:35
一篇精湛的读物理书籍的筆记 范洪义 据我自己的阅历,读物理书是很难写读书笔记的。以下引用的是一位读者写的 “物理感觉启蒙读本”的读书筆记,是中国科大出版社的楊先生推荐给我的。这是一位我素昧平生的学者,应该比我年轻得多吧,但是他的治学之认真与有效在其笔记中清晰表现出来,故推荐给科学网的网民们 ...
250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从不自量力到量力而行(范洪义作)
热度 2 万志龙 2021-9-29 22:03
从不自量力到量力而行 范洪义 近来,在网上流行着“不自量力”的谚语,它是劝人不要自学量子力学的简称。不少人认为这门学科太难,不好懂,何谈自学呢! 其实,“宫墙数仞不得其门终外望”,只要找到合适的门,量子力学也不难自学,数学门 ...
2414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