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赟的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wan

博文

早期互联网的发展:从政府管理到全面私有化

已有 6230 次阅读 2008-5-9 23:04 |个人分类:互联网|关键词:学者

尽管互联网(Internet)的基本技术,尤其是TCP/IP协议是通过最初的科学实验网阿帕网(ARPA Net)摸索出来的, 互联网的在八十年代的迅猛扩张却是通过合并和整合形色各异的不同网络群体, 与此同时加速商业化服务基础来实现的。 在这期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 NSF)对互联网的扩展起到了一个不可低估的推进和传播作用。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早在七十年代初就开始资助研究将各个研究院所的计算机系统通过一个全国性的网络连接起来的可能性。 可是由于当时的资金限制, 这些研究只是停留在探索阶段。 尽管如此, 它开始资助一些区域性的小型网络的建设, 这在后来证明是一个很有效率的循序渐进的方法。 这些小型网络通常将处于同一区域的大学和研究中心连接起来。  而其中一些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网络如纽约洲教育和研究网(New York St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NYSERNET) 则在后来率先实现商业化运做, 为后来的整个互联网走向商业化迈出了第一步。

 

到了八十年代, 由于超级计算中心项目的实施, 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始考虑将这些超级计算中心通过一个全国性的高速网络连接起来。 这就是通过以后十年建设而形成的NSFNET NSFNET采用了上下两层结构, 上层结构是由租用的高速线路连接而成的主干网。 而下层则是各区域网 这些区域网通过网关连接到主干网从而和其它区域网联成一体。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区域网中有很多是在网络建设方面处于劣势的普通大学通过自发组织而形成的。 比如CSNET就是由威斯康星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兰德维伯(Lawrence Landweber) 1979年倡议其周边院校共同向国家科学基金会申请资金创建的。 1988年, 绝大多数由NSF资助建立的区域网已经并入NSFNET

 

与此同时, NSFNET的项目负责人詹宁斯(Dennis Jennings)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这就是用TCP/IP来作为主要通讯协议并将NSFNET和阿帕网连接起来。 这一连接事实上是通过NSFNET的主干网来取代了阿帕网的主导作用。 它使得全国所有的大学都实现了互联。 而阿帕网在完成其使命后在1990年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说阿帕网是形成互联网的第一推动,NSFNET是第二推动, 那么为数众多的民间网络则是第三推动。 尽管这些民间网络力量分散而且侧重点各异, 他们的集体推动, 为互联网走出科研圈子向民间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而这些民间网络的使用者成为后来互联网社会普及的主要力量。 这些民间网络中最著名的包括USENETFidoNET

 

USENET 是通过拨号上网来实现网络连接的一个系统。 它是由杜克大学的两个学生在AT&T公司提供的UUCP (Unix-to-Unix Copy)软件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 利用这个网络系统, 任何使用者可以向某一个USENET网站发消息, 而两个USENET网站之间可以通过固定时间的拨号连接来更新彼此的内容从而实现内容同步。 很快的, 大家发现这一网络可以提供很好的网上讨论机会, 于是各种各样的网上讨论组应运而生。 FidoNET是另一个基于UUCP软件的网络系统。 有一些早期个人计算机用户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提供了一个电子公告板系统(BBS) 别的用户可以通过拨号上网来连入自己的系统。 这些五花八门的电子公告板系统中一个比较流行的叫Fido 后来, 一个叫汤姆。 詹宁斯(Tom Jennings)Fido用户在1983年创建了FidoNET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拨号上网实现了运行Fido系统的不同个人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FidoNET很快就流行起来。 1990年为止, 2500 多台计算机加入了FidoNET

 

这些民间网络系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自成体系, 没有实现与其他网络的互联, 也都没有连入当时的NSFNET 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万维网的出现和普及。

 

随着并入NSFNET主机数量的急速增长和用户对网络使用多样化的需求, 一个不可避免的网络服务私有化问题提上了日程。 由于NSFNET和阿帕网都是由政府资助的项目, 它们只能被用于非赢利的研究和教育而不能被用于商业和个人目的。 这就使许多人们期待的网络应用不能被普及。 与此同时, 面临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商业网络服务作为一个产业在这时候已经前景明朗。 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看到了这一潜在的商机。 但由于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主干网, 新兴服务商们只能使用自己的有限的主干网--这就使它们有了互相连接主干网从而提高服务价值的动力。 于是在19917月, 有三家新兴网络运营商率先发起成立了一个称为 商用互联网交易所(Commercial Internet Exchange CIX)” 的非赢利组织来协调它们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结。 它们的协议里一个非常前瞻性的条款就是所谓 免费交换政策,即任何该组织成员都同意免费接收从其它成员的网络过来的流量。 这一条款使运营商们免除了计算分组交换流量的复杂计费手段, 它也将互联网络的运营方式同传统的根据进入流量计费的电话网络分别开来。这一条款也为将来互联网上各种创新性的应用比如网络电话的低廉费用埋下了伏笔。

最近几个重要的网络运营商开始重新挑战这一协议,提出要对不同性质的流量收取不同的费用。但这遭到了包括谷歌在内的网络服务商的反对。

 

随着商用网络运营商的壮大, 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991年通过了一个计划, 就是允许商用网络运营商们通过竞争的方式来从1994 年开始全面提供NSFNET的主干网服务。 每一个网络运营商的主干网将通过网关同其它网络运营商的主干网相连, 而目前的用户将加入到某一个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内实现与其它用户的连接。 这一计划实施的很顺利, 1995430日, 老的政府资助的NSFNET主干网被正式停止使用。至此一个全面商业化的主干网终于形成。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023-24704.html

上一篇:从牛郎星到IBM PC:个人电脑的兴起
下一篇:【转】郎咸平演讲:由赈灾捐款引发的历史文化反思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0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