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哲学星空的批判:(13)《老子》中的人

已有 4091 次阅读 2009-7-1 16:35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关于人的本性的问题,老子论述的较少。老子主要要讨论的是长生的问题,而人的一生也是短暂的,所以并不是主要的讨论对象。但是如何认识“道”,尤其是人如何体现“道”,却是不能绕过人的本性的问题的。

如我前面所说的,人被至少嵌套在经验世界、意象世界和语言世界之中,而这三者也都是人作为自然的自适体的一个反应。脱离了人来讨论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讨论人的问题却具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就是讨论人没有一个参照的对象,因为我们就是人,而我们在讨论自己,也就说是一种自我的反映,只是哲学一直不足的问题所在。

 这类问题虽然不明显,但是却很重要。比如物理学中讨论时空的本性,语言学中讨论语言本身都是这样的。而我们自己讨论自己也依然如此,讨论不当,就会导致不是没有人,就是只有人的结论。但是这个问题是不能避免的,而决定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和比较。

老子对于人的本性的论述也是结合“道”来论述的,虽然不多,却非常精辟,主要只有两句话但是看起来,意思却几乎相反。一句是“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另一句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前一句是非常有名的,但是后一句,知道的人就少了很多。在这两句话中,一方面揭示了人和天的一致,一方面也揭示了二者的截然不同。看看今天科学的发展导致的人类境况,不得不说老子对人性的认识更加的真切,科学能够发展在于人能够理解自然,但是在人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性下,人与人的距离,人与自然的距离也从来没有差距这么大过。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241348.html

上一篇:哲学星空的批判:(12)世界和双方的纠缠
下一篇:哲学星空的批判:(14)关于伦理学的一点考虑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