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技术素养

已有 3146 次阅读 2014-12-25 09:3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要充分地理解技术素养这个概念,首先有必要了解技术这个词语。一般来说,技术是对自然的修正、改善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这种非常宽泛的界定被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参与技术研发的人所接收。但是大多数美国人眼中的技术则要狭窄的多。他们考虑的主要是信息技术,而非人为建造的世界。比如,在2001年盖洛普公司开展的调研中,当问到一提到技术这个词语的时候头脑中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的时候,近70%的成人认为是“电脑”,排在第二位的是“电子设备”,其比重只有4%。NCTL(国家技术素养中心)开展的研究表明儿童对于技术的看法也十分有限,一大部分儿童把技术同需要用到电才能运行的东西关联起来。在调查中,超过30%的小学生认为闪电是技术,大概是因为上述原因。将近80%的小学生无法把自行车或者一座桥梁看作是技术。

把技术和电脑联系起来并没有错,但是电脑只是历史上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同时电脑也不是发挥关键作用的唯一一项技术。2000年国家工程院发布的20世纪20大工程成就中就包括电脑,但是其他7项技术(电气化,汽车,飞机,广播电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要高过电脑。如上述名单所示,技术不仅仅包括个人的、有形的产品,而且还包括有形产品是其一部分的大型系统。对技术的完全包容性的观点还应该包括需要对这些产品进行设计,制造,操作和维修的人员和基础设施。

鉴于多种原因,和前一代人相比,如今的很少有人对技术有直接的,亲身的体验,除“出任”消费者之外。现在更没有人去捣鼓或者维修我们的产品了,这些活动在过去曾培养了人们对认为建造的世界的熟悉感。相反,大多数利用技术的人对技术是如何运行的、技术采用的意义,甚至是技术来自何方都知之甚少。因此,即使随着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得越来越难以接近且越来越无形。我们的教育体系也加剧了这种情况,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把技术作为一个学科来对待。一个例外就是对电脑和网络的采用,政府部门大力地推动这项工作。但是即使是在这些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只是聚焦于用这些技术来改善教育,而非教育学生了解技术本身。结果就是很多基础教育(K-12)的教师把技术太难过电脑和相关的设备完全等同起来,因而认为他们的学校已经教授了技术。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有意思的悖论。我们处于高技术的社会中,我们依赖于技术。同时,成人和儿童对技术的关键特征,技术如何影响社会,人们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知之甚少。很多人甚至对日常生活用到的技术全然不知。这表明公民对技术并不能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或者不能对技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简言之,我们不具备“技术素养”。

技术素养的界定

那么什么是技术素养呢?对这个概念进行思考的一种有益方式就是把它看做是基本素养的组成部分。1988年E. D. Hirsch Jr.出版的新书《文化素养:每个美国人都需要知道的事情》,作者注意到在每个社会和每种文化中,具备素养的人能够共享一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可以让他们彼此交流并了解周围的世界。一个具备素养的人所知道的事情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时代会有所不同;因而对素养没有绝对的界定。在21世纪早期,文化素养似乎需要一定的技术内容。

过去的10年,一些组织试图界定技术素养并且描述其特征。比如,2000年,国际技术教育协会(ITEA)出版了《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ITEA代表了大约30000名美国技术教育的教师,其提出这个标准部分是为了帮助其会员澄清他们在有关技术理解的基础教育方面的作用。被作为课程和评估的一种工具,这个文件把技术素养界定为包括“管理,评估和理解技术”在内的一些能力。它分为5类,20个标准,这五类分别是:技术的本质,技术和社会,设计,技术世界所需的能力,人为设计的世界。

2002年,国家工程院和国家研究理事会出版了《从技术上来说:为什么所有美国人都应该知道更多的技术》报告,该报告由来自于不同领域的20位专家委员担纲,这些领域包括工程,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非正规教育,产业,技术史,职业发展。该委员会提出了技术素养的三维模型,后来的委员会对其稍作修改以作为评估技术素养的方法。

该模型认为技术素养的三要素—知识,能力,批判思维和决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这些特征的独特组合。

当然,在现实中这三个维度是相互依赖且不可分割的。没有了知识,就不可能拥有技术能力,而不理解技术的一些基本特征就无法做出周全的决策。能力维度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知识的牵制。反过来,技术素养“做”的成分始终会导致对技术特定方面的理解。

测量技术素养

那么问题自然就出来了,美国人的技术素养如何呢?虽然有一些间接证据,比如盖洛普的调查,给出的答案是“不太好”,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的数据来测量我们是谁这个方面。在2006年的报告《技术统计:评估技术素养的方法》中,共找到了28个评估工具,包括一些在美国之外采用的,这些工具是用来评估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其中20个工具是用于基础教育的,6个拥有校外成人的,还有2个用于基础教育的教师。只有一少部分工具是首先用于评估技术素养的,该报告认为没有一个工具是用在评估技术素养方面的。

为了促进技术素养评估的推进,必须下大力气界定技术内容的边界以及这些被评估的技术素养的认知需求。在教育领域,这是通过设计“概念框架”的方式实现的,然后用这些框架来知道实际测试题目的制定。国家评估管理理事会(NAGB)正在设计这种框架,该框架是建立在2012奶奶对学生的技术素养进行实验性评估的基础上的。NAGB对全国教育进展评估进行监管,这个评估是一项大规模的、定期的且基于样本的评估,测量的是学生在数学,科学,阅读,历史和其他科目方面的成绩。如果这次实验性评估所代表的技术素养的有效性能够实现,NAGB也许会决定把技术素养作为日常全国性评估的一个组合要素。

任何针对技术素养进行的评估都面临着一个挑战,即如何衡量能力维度,或者说“做的”维度。这个维度包括的内容有能够展示动手的技巧且能够利用迭代设计来解决问题。传统的评估方法依仗于多选题,简答题和开放式问题的形式,但是没有一个有利于获取能力维度的复杂性。在理论上来说,参与测试者被提供了一些动手实验或者设计,但是这类活动在研发,管理和“赋值”方面的成本和难度都很大。基于电脑的评估方法,包括模拟,电子设计以及基于电脑或者网络的游戏等都在技术素养能力维度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具备技术素养

在过去几十年里,课程开发者,工程专业协会,教师团体,科学中心和其他组织都致力于一些改善技术素养的努力,虽然那不是他们的明确目标。这些活动从项目扩展到了为课堂制定演示材料,再到为电视节目和博物馆展览设计展品。

在基础教育中,技术通常是科学教育的一个主题。实际上,两套全国科学教育标准都表明科学素养都拥有很大的技术内容。近期在对NAGB科学评估框架的修订中提出10%的测试题目要与技术设计议题相关。这个新的测试将于2009年首次实施。技术教育者在让基础教育课程中包括更多技术相关内容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技术教师是提升技术素养的重要渠道。

虽然技术素养不同于技术熟练程度,技术领域的课程和技能却可以导致对技术的本质,历史及其作用有更好的理解。因而,虽然技术准备教育,职业教育项目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但是也可以强化技术素养的一些方面。

通过培养一些对技术感兴趣的教师和研究者,高等教育可以在支持技术素养的人力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虽然它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但是STS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项目为研究人类和技术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机会。类似的主题也出现在致力于技术史,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方面的学术项目中。此外,一些工程院校的教职工也开发了一些课程,这些课程旨在让非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技术概念和实践。

成人和儿童可以在课堂之外学到很多有关技术世界的东西。这种非正规教育会发生在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可以通过参与科技相关的竞赛等。

结语

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这样一种观念,即对技术的作用,历史和本质的了解可以让所有人公众收益。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系列文件和论坛阐述了技术素养的问题。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某些进步,比如基础教育的全国性评估。总的来说,技术素养的重要性似乎并未取得决策者和教育者以及公众的注意。这种失策的后果并不能直接地测度出来,但是显然其后果是消极的。

注:技术素养的特征

知识

认识到技术在日常生活的普及性

理解基本的工程概念和术语,比如系统,约束,平衡

对工程设计过程的本质及其局限性的熟悉

了解一些技术塑造人类历史以及人类如何塑造技术的方式

了解所有的技术都有一定的风险,只有一些风险可以被预计到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涉及到平衡的问题,以及成本和收益的平衡

理解技术反应了社会的价值和文化

批判性思维和决策制定

就技术的风险和收益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

以系统的方式来对可用信息的收益,风险和平衡进行权衡

恰当地参与有关技术发展和使用的决策

能力

有一系列动手的技能,比如操作一系列家用和办公用的设备,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利用网络搜索信息

在家庭和工作能能够识别并维修一些简单的设备和技术问题

可以利用与概率,比例相关的基本数学概念,并且能就技术的风险和收益做出理性的决策

可以利用设计思维过程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与技术议题相关的信息


(编译自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853699.html

上一篇:东亚地区的科学传播(二)— 日本 韩国
下一篇:战略性科技传播(Strategic Communication for S & T)

3 许培扬 史晓雷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