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dw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rlindwh

博文

[转载]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 2006-10-26

已有 1590 次阅读 2022-5-15 14:51 |个人分类:德语教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历届活动情况

作者: 来源:

  1983年在京成立,并为纪念歌德逝世150周年举办了歌德学术研讨会。

 

  1985年在杭州召开了第二届德语文学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二次大战后的德语文学;

 

  1987年在广州举办了第三届德语文学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二世纪的德语文学;

 

  1990年在北京召开了第四届德语文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20世纪的奥地利文学。

 

  除了上述四次全国性的大型学术活动外,

 

  1985年在北京举办了小型的纪念席勒的讨论会,

 

  1987年在北京为纪念毕希纳诞生150周年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第十届年会在成都召开

  2001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届德语文学年会暨德语文学研讨会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四十余名从事德语文学研究和教学的日尔曼学者出席会议。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如何评价德国浪漫派”。德国浪漫派是德语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文学现象,长期间研究界一直是争论纷纭、毁誉参半。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浪漫派得到重新评价和阐释,突破了许多传统观点和认识。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却比较薄弱。在本届研讨会期间,与会者在吸纳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热烈,提出一些富于创见的观点,使我国浪漫派研究的视野大大拓宽。

 

  在第十届德语文学年会期间,还颁发了第六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社科院外文所贺骥、北京大学谷裕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建文获二等奖。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举办穆齐尔学术研讨会

  2002年11月2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和北京大学在京联合举办了穆齐尔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德语文学研究者和国内知名的作家和出版家,柏林自由大学的穆齐尔研究专家费戈教授也做了发言。学者们在肯定这部作品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集中讨论了所谓思想型小说的概念和接受(特别是在中国)。因为这部小说是公认的“难懂”,不仅没有明晰的情节,还充满了艰深的哲学思辩。与会者友人认为有些作品离不开哲学,也有人坚持应把文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还文学以本来面貌。这个问题无论对于研究者还是写作者都是很发人深思的。

 

  罗伯特•穆齐尔是20世纪德语文学界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被称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家。他的作品《没有个性的人》被公认为20世纪德语文学中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但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读者却是陌生的。把这样一位有价值的重要作家介绍给广大中国学界和读者,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北京大学的张荣昌教授把《没有个性的人》翻译成中文,并由三联出版社出版,正式填补了中国德语文学研究界在这方面的空白。为了纪念该书中文版的出版,也为了给这位在中国被冷落的作家应有的关注。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2003年10月12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廷芳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所长陈众议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卫茂平发表讲话祝贺会议召开。

 

  会议首先举行了“冯至德语文学奖”颁奖仪式。冯至德语文学奖是我国著名诗人、德语文学家、翻译家冯至先生于1987年用他所得的联邦德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奖金设立的旨在奖励中国德语文学工作者的一项奖金,每两年评选和颁发一次,迄今已经是第七届。今年的获奖情况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任卫东(《卡夫卡在中国——一位现代派经典作家的接受史》)获一等奖、武汉大学的谢芳(《好人何以变成坏人?——评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获二等奖、北京大学的马剑(《寻求自我之路——论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和武汉大学的范劲(《冯至与里尔克》)并列获得三等奖。

 

  德语国家虽然曾经产生过歌德、席勒、卡夫卡、里尔克等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家,但国内对于二战以后的德语文学的研究和介绍一直以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本届研讨会设定的主题是当代德语文学,与会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1945年以后德语文学领域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均教授介绍了68年以后德语文论的发展方向,同济大学袁志英教授概括介绍了七八十年代联邦德国叙事文学的总体情况。四川外国语学院刁承俊教授、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南京大学印芝虹、张辛仪、四川外国语学院冯亚琳、北京大学潘璐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谢琼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君特·格拉斯作品的思想主题、文学特色及社会影响的研究。北京大学张红艳、同济大学黄克琴、西安外语学院聂军、西南交通大学华少庠以及同济大学丁伟祥等人分别介绍了他们对克里斯塔·沃尔夫、策·燕妮、耶利内克和英卡·帕莱等当代女性德语作家的作品的研究成果。对外经贸大学的黄燎宇介绍了德国文学批评家、被称为“文学教皇”的拉尼茨基的文学批评的特点及其对德国文学界的影响。北京大学马文韬教授介绍和评价了德国出版家瓮泽尔德一生对德语文学所做的卓越贡献。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卫茂平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杨红芹介绍了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的作品的文学特色和在德语世界传播的情况。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建文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仵从巨介绍了他们对聚斯金德小说《香水》的研究。青岛大学张芸、北京大学梁晶晶分析和讨论了德国诗人格林拜恩和保罗·策兰的诗歌作品。北京大学王健介绍了德国剧作家施林根西夫的现代戏剧《请热爱奥地利》极其在奥地利引起的反响。正在北京大学任客座教师的柏林自由大学德语文学专家尤莉亚·贝尔特施克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做了对当代德国女作家布里吉特·科洛纳尔的研究报告。这些发言和报告基本涵盖了1945年以后德语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作品,与会者对这些主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会议气氛非常热烈。此外,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及《文艺报》等文化出版机构也分别派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主办的德语文学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促进中国德语文学研究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中国德语文学研究的进步。此次研讨会为期三天,会议结束后,全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会开会总结了会议情况并商议了下届研讨会举行的时间和地点。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年会暨德语文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2005年10月9日至12日,由中德学会和浙江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第13届年会暨德语文学研讨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位德语文学研究者参加了这次主题为“20世纪奥地利文学”的会议。

 

  9日上午,在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范捷平教授主持的开幕式上,中德学会会长叶廷芳以“奇峰突起的奥地利现代文学”为题致了开幕辞。他指出,在世界版图上无疑是个小国、20世纪之前文学史中值得一提的作家屈指可数的奥地利,自20世纪以来忽如奇峰突起,蓝色多瑙河畔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作家不断涌现,在这片不过八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700万人口的奥地利人为世界贡献了卡夫卡、里尔克、穆齐尔、霍夫曼斯塔尔、耶利内克等一大批群星璀璨的作家。叶廷芳认为他们的文学创作都带有明显的“奥地利”特点:不让写偏要写的执著、文学与哲学的交融、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注、对语言本身的重视和想象向神话的回归等,并肯定奥地利现当代文学的卓越成就不是偶然的孤立现象,它是奥地利人的巨大创作智慧在现代思潮刺激下的全面喷发,是他们突破传统桎梏、追求现代精神的强烈表现。最后,叶廷芳指出,奥地利文学底蕴深厚,值得深入研究,但还有许多作家未引起足够重视,值得与会学者下决心攻克。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所长陆建德则表示,英语文学有很多地方得益于日耳曼文学,在如今英语文化过于强大的情况下,应潜心研究包括德语文学在内的世界各种文化,为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

 

  为期四天的会议主要围绕着“维也纳现代派”、“二战后奥地利文学” 、“当代奥地利文学”几个议题展开。30余位德语文学研究者就他们各自的研究内容做了发言。由于议题集中,讨论十分热烈,其中有几个热点相当突出。

 

  首先,是关于“奥地利文学”这个提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问题。是否存在着一个独立的“奥国文学”?参会学者在讨论中经常遇到这个问题。由于奥地利文学和德国文学共同使用德语创作,长久以来,奥地利文学几乎一直被分解编织于德国文学的主线上,被认为是德国文学的分支或附属物。二战后,奥地利自己率先提出“奥地利文学”这个概念,并由他们国家的著名学者W.魏斯教授主持 “奥地利文学史” 国家研究项目。不可否认,作为一个新确立的民族国家,奥地利提出这个概念有一定的政治意图,有参会学者就认为其中隐含着和纳粹德国撇清关系的“去政治化”内涵;但是,大部分参会学者还是认为奥地利文学有着它独特的特点。作为一个文化区域,奥地利文学的确和德国文学有着差别。韩瑞祥教授认为,尽管作出区分有很大的困难,但因为语言批判哲学在奥地利很发达,所以可以尝试从语言风格这个角度来切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卫茂平教授和社科院外文所叶隽也从中国现代史出发,论证了中国现代的一些作家文人已经对奥国文学有了一定自觉的认识。

 

  尽管对“奥地利文学”这个提法尚存争议,但与会学者还是就奥地利文学的作家作品做了认真探讨。出于日耳曼学者的细致严谨,几乎每个学者的发言都致力于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作为维也纳现代派代表人物的巴尔、施尼茨勒、霍夫曼斯塔尔,经典作家卡夫卡、穆齐尔,“通俗”作家茨威格、西默尔等都是讨论的对象,而当代奥地利作家伯恩哈特、耶利内克更是争论的热点。北京大学李昌珂教授探讨了伯恩哈特戏剧中的“疯狂”,而马文韬教授认为在“疯狂”的悲观厌世后,伯恩哈特还有着幽默戏谑的另外一面。中国人民大学的赵蕾莲、南京大学的陈良梅等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耶利内克的语言问题,引起了对耶利内克语言观的争论。不少学者认为,耶利内克宣称“让语言自己说话”,但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语言的怀疑、否定和绝望。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学界对耶利内克的研究有过热的趋势,我们应该对她持冷静审慎的态度,更不能把她自己的言论作为研究的唯一标准。

 

  众多青年学者和年轻学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而且他们的发言充分显示出参考新的理论成果、运用不同方法来进行研究的特征,让日耳曼学界的老一辈研究者备感欣慰。范大灿教授在闭幕式上表示对研究队伍的壮大感到非常高兴。叶廷芳也认为此次会议的明显特点是研究学者进一步年轻化,参与意识和交流意识比以往加强。

 

  此次会议还颁发了旨在奖励后学的“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徐畅、杨宏芹等五位年轻学者获得了此项荣誉。会议还确定了下一届年会的主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德国语言文学”。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机构

作者: 来源:2006-10-26 10:12

会  长:冯  至

 

副会长:张威廉  董向樵  严宝瑜

 

秘书长:高中甫  范大灿

 

理  事(名誉):

     杨业治  田德望  姚可昆  钱春绮  绿  原

 

理  事

   冯 至   张威廉   董向樵   严宝瑜

   张 黎   高中甫   韩耀成   范大灿

   孙昆荣   谢莹莹   舒  雨   赵乾龙

   刘纯德   杨武能   刁承俊   魏家国

   章鹏高   鲁仲达   高更夫   余匡复

   袁志英   韩世钟   吴麟绶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学会介绍

作者: 来源:

  德语文学研究会于1983年在京成立,它的宗旨是为了促进中国德语文学的研究和加强全国范围德语文学工作者之间的联系。提高中国日尔曼学的水平。在成立会上推选了冯至先生为研究会的会长,德语界的老一辈的学者张威廉先生,董向樵先生,还有严宝瑜同志任副会长。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高中甫和北大的孙君华任副秘书长,还由一些高等院校从事德语文学教学的同志和出版社的同志共同组成理事会。

一、名称

  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

 

二、宗旨

  促进中国德语文学研究的发展

 

三、经费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给挂靠在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经费,每年从该学会中使用一部分经费。

 

四、组织机构:

  会  长:冯至,外国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副会长:张威廉,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

      董向樵,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

      严宝瑜,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秘书长:高中甫,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

      范大灿,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从设有德语系或德语专业的大专院校,个别出版社的编辑,分别由多单位推荐,共同组成。研究会的理事会,另有名誉理事数人,你德语界的先辈。

 

  主要工作:组织两年一次的学术讨论会。

 

  德语文学研究会你在1983年四月在京成立,当时推选冯至为会长,严宝瑜,张威廉,董向樵为副会长,高中甫,孙春华分别为正副秘书长。1987年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并改造了组织机构:正副会长,秘书长和理事会。

 

办事机构地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732

 

  电话:5137744-2335

 

  会长:冯至,男,86岁,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常务名誉所长

 

  成员:现有理事30人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2009年活动

作者: 来源: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叶廷芳。

 

    2009年4月25~27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与外国文学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行“歌德-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诞生260周年、伟大戏剧家席勒诞生25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文化史视域里的歌德、席勒及德国古典时代”,研讨的主要问题有“民族精神与历史语境”、“麦斯特与浮士德”、“比较视域与世界理念”、“科学精神与思维模式”、“歌德、席勒在中国的接受”、“艺术世界与美学精神”。与会专家学者60人。


中国德语文学学会第十四届年会在西安召开

作者: 来源:

  中国德语文学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德语文学: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0月29日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为期三天,议题着重突出德语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意识,并强调其与文化历史语境的互动性一面,探讨文学文本与社会历史进程的相互关系,即文学可以涵盖作为另一种历史材料的文本意义,也可以阐释其作为思想史文本或现代性反思的另类功能。

  在开幕式上,叶廷芳会长致开幕辞,从巴洛克谈到古典、浪漫和现代文学,他的观点是“文学在现实之先”:巴洛克文学巨大的创新和美学价值一直影响着后代艺术,浪漫派是现代主义思潮的先驱,而20世纪的卡夫卡等文学家更是触及了现代人深层次的灵魂。随后,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致辞。学会秘书长李永平主持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的颁奖仪式。冯至奖始创于1990年,是德语文学大家冯至先生为鼓励青年学者而设。余杨、杨壹棋、张晓静和贺克分别获得了第十一届冯至奖的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代表余杨发表了致辞。

  随后,由中国社科院的李永平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韩瑞祥教授、柏林自由大学的汉斯·菲戈教授、北京大学的李昌珂教授和西外的聂军教授分别进行大会报告,议题分别为《文学的民族语境》、《审美感知与感知哲学——论维也纳现代派的哲学认知基础》、《日耳曼语言文学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对托马斯• 曼〈约瑟和他的兄弟们〉的研究》和《奥地利文学中的传统文化意识特征》。无论是思想史宏大视野下的理论阐释,还是立足于文本的精细剖析,大会报告都紧扣“文学与历史”这一主题,向听众展示出德语文学研究丰富的可能性和更加辽阔发散的视野。与会学者认为:文学与哲学史、社会史、艺术史乃至民族性进程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使得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更加意义重大,这也要求研究者在立足于文学文本的基础之上,不断开拓新的视角、挖掘更深的内涵。

  接下来的两天内,参会学者分为三组进行小组讨论,内容囊括了从巴洛克到当代德语文学的各种流派和众多作家。许多学者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并值得深思的问题和观点,如社科院外文所的叶隽研究员将一向被归为浪漫派的海涅纳入到德国的启蒙思脉之中,探讨了德国现代性问题的复杂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业领域”内的探讨,学者们还把目光投向更宽广的领域,就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学分歧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德语文学研究自身的历史问题成为了热点,从我国德语文学研究学术意识之建立,到诸如“茨威格热”等现象的产生,都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反映了中国学者的自主性意识和对本土学术价值的欲求。吴建广教授更是提出中国的西学研究者不必唯西方学界马首是瞻,应该树立自己在学术上的信心。

  在大会闭幕式上,主持人宣布了通过学会理事会议选举出来的新一届学会领导,社科院外文所的李永平研究员担任新一届会长,叶廷芳研究员任名誉会长,叶隽担任秘书长。另外来自北大,北外,上外等学校的资深专家担任副会长。另外,随着全国高校德语专业的扩建,学会将新增理事单位。同时,中国德语文学网站和学会学术刊物也正在筹备中,学会通讯也将定期撰写并分发给各会员。这些举措旨在为德语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扩大德语文学学术研究的范围与影响力。


http://foreignliterature.cass.cn/gybs/xh/dy/201012/t20101206_2406718.s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513148-1338634.html

上一篇:[转载]1970年中山大学外语系调出人员统计(调入广外)
下一篇:[转载]资深德语翻译家韩世钟病逝 2016.03.31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