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昆虫分类学前辈来信

已有 5820 次阅读 2017-1-9 22: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学术观点, 记录, 昆虫分类学, “三志”编研, 宏微观结合

2016年11月11日,黄复生(86岁)和吴燕如(85岁)两位先生,了解到我们在推动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后,给包括我在内的昆虫分类学年轻工作者写了一封短信(附后)。

两位先生斟酌再三,当时并没有发给我。今天,黄先生坐公共汽车来到我组里,把这封信(短文)交给了我。虽然已经86岁高龄,但黄先生思路清晰,对昆虫分类学的热爱、对后进晚辈的爱护之心,溢于言表。他和我谈了不少分类学起起落落的历史,很多涉及到他当年30多岁时的重要时间。其中,他重点提到了中国生物系统学发展历史上应该留下重重的一笔的“广州三志会议”。早在1956年,国务院就将《中国动物志》等“三志“工作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随后成立了专门的编辑委员会。1972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全院科研计划工作会议,支持召开《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和《中国孢子植物志》(简称“三志”)的编委会工作会议。1973年3月,“三志”工作扩大会议在广州召开。随后,黄复生先生等几位动物所的年轻人,秉承会议的精神,分赴各地,“解放”尚在牛棚中工作的赵修复、黄其林等先生,为保障《中国动物志》,培养昆虫分类学新人,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黄复生先生就参加了西藏等地的生物资源综合考察。

在全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第二天的自由研讨时段,我曾经提议研究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在发表新种或其它研究论文的同时,考虑把自己的经历、经验、教训等,记录下来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和大家分享。前辈们历经艰难困苦,仍然对自己的专业充满热爱,有些想法值得我们回味。中国昆虫分类学发展至今,有些变迁,随着时光流逝,已经很难寻迹;但是重要的史实、变化的节点,值得我们年轻人纪录、回顾。作为中国昆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一员,我感觉有必要鼓励年轻的昆虫分类学工作者,多和周围的老先生交流,通过文字、录音等方式,留存并分享一些前辈们亲历的一些历史事件和时段。

黄复生签名赠书(《中国古代动物名词考》,赠张峰博士)

黄复生先生和张彦周博士

经过两位先生首肯并授权,我把他们的原文贴在科学网,和生物系统学同好分享。

小朱同志你好!

      我们合作写了一篇短文,自认为有点意义。目的有四:

1. 以往工作存在有一定的厚今薄古倾向。希望年轻同志能结合自身工作,多注意古人对于动物学研究的思维、内容与典故,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一来弘扬了我国古人对于动物学研究的成就及其意义,二来也使得现时的工作更加丰富多彩,有着承上启下的脉络,并体现眼下研究有一定根基。

2. 就目前昆虫分类学研究的内容来看,过多注重于微观了,已经影响到宏观工作的安排。长此下去,某个类群的分类专家可能只知那个类群某些种类DNA的系列和组合,借以推测其相关性,而不认识这个类群所包括的种类,不研究其形态特征,不分析其成因,不理解那些特征是原始的,那些特征是后起的,更不知道这些物种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生活状态、彼此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目前的分布范围和发展趋势。

3. 目前的研究工作重技术而轻理论、重尖端而轻基础的现象较严重。该做的工作无法开展,不该做的事情却忙忙碌碌。这种现象已经影响了基础学科的正常发展。有的基础学科已无力支撑,慢慢地趋于萎缩、消亡。

4.上述2,3条的出现,就谈不上基础学科学术气氛的有无了。一个研究机构,或研究组如果没有自身特有基础学科的学术气氛,缺乏理论的探讨,缺乏争论,缺乏交流,很难推动人们的思维,更难深入开展基础学科的研究。

“古人物种概念观”一文由于与现实有点距离,只是学习心得,很是粗糙,请你纠正修改后告知。谢谢!

                       黄复生 吴燕如  2016,11,11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6560-1026559.html

上一篇:虚拟生物系统学培训班 - Phyloseminar讲座PPT分享
下一篇:忆李佩先生 - 1996年中关村博士生英语班小记

4 张文军 张珑 李心诚 蔡庆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