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 欲罢不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okscent 其实,我是一个编辑。

博文

幻想之眼

已有 4538 次阅读 2008-8-30 22:24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关键词:学者| 随感, 散文, 读书, 人文, 互动

 
(转载自本人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cb9a70100a6hh.html )
看以情节取胜的作品,是一种思维按摩,你只需被动地享受。看以思想和文字取胜的作品,则更像是一种思维体操:你要参与,要动起来。
 
张文质的《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说不上该叫随感录,还是梦呓。它没有什么情节,更无悬念,充满了无头无尾的句子,也无所谓前后,你可以从里面任何一段读起,毫无妨碍。我被它吸引,一字不漏地读完。我想,与其说是在读它,莫如说是在以它为引子来思索自身。
 
就像照哈哈镜,有趣的不是镜子,而是镜子里照出的自己。这种书立了一面镜子,好看与否和你自己很有关系,看你是否有一双“幻想之眼”。
 
他写出“童年的质量往往就是我们一生的质量”这样的话,没有展开论述,更没有讲一个故事作为旁证。但有这一句也就够了。作为一个6岁儿子的父亲,这10几个字足以让我浮想联翩。有很多时候,我想表达一种感受,却苦于找不到恰当的文字,这一句话,正是我求之未得。
 
还有,“我们真的要避免无限夸大我们这个职业的崇高性和它的能力”。我觉得这不只是在说老师,套在我所从事的编辑这个行当上也是一样。这又是我一直想说的。
 
再比如,“一种强制,如果突然在空气中消逝了,该有多少人失去生活的方向啊!”我又何尝不想表达同样的意味:我们往往是被裹挟着往前走,甚至包括我们的那些所谓业绩,也常常是在某种强迫或无奈下完成的,以至于,强制反过来成为我们的一种需要。……
 
所谓一句话的力量,就是在这样的互动和思索中体现出来。
 
好在,《幻想之眼》不是无病呻吟虚张声势,也不是精致却不中用的散文诗。我感觉出作者乃是一个饱经实战历练的教育工作者,而非闭门于书斋的所谓专业作家。幸亏如此,保证了它依然有血有肉,掷地有声。
 
这样的书,当然不是正餐,但它能成为很好的点心,饿了随手拿起吃点,味美又毫无完成任务的压力。
 




读书荐书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06-36747.html

上一篇:诗:同情绪一同舞动的文字
下一篇:书界万象(3):厕所读物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