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z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zy

博文

JXB│南京农业大学杨守萍教授团队研究揭示出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

已有 1690 次阅读 2021-8-18 18: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21年8月16日,南京农业大学杨守萍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杂志发表了题为Confirmation of GmPPR576 as a fertility restorer gene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in soybean 的研究论文,文章研究发现,GmPPR576 是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


在大豆中,通过三系系统获得的杂种优势已逐渐应用于育种以提高产量,但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对NJCMS1A×NJCMS1C 杂交后代的花粉育性进行了遗传分析。所有F1 植物的花粉都是半不育 (semi-sterile) 的;在F2 中,花粉可育植物与花粉半不育植物的比例为208:189。该结果表明 NJCMS1A 是配子体不育的,NJCMS1C 对 NJCMS1A 的育性恢复是受单基因位点控制的质量性状。使用混合分离群体法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NJCMS1C 中的育性恢复基因Rf 位于16 号染色体上,且处于两个标记 BARCSOYSSR_16_1067 和BARCSOYSSR_16_1078 之间。该区域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GmPPR576 rf 栽培品种中没有功能。GmPPR576Rf 栽培品种中具有一个有功能的等位基因,但在rf 栽培品种中具有三个无功能的等位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GmPPR576 基因座随着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存在而迅速进化。GmPPR576 属于RFL 育性恢复基因家族,属于线粒体靶向的基因。使用CRISPR/Cas9 在大豆N8855 中敲除GmPPR576T1 代植株表现出具有不育的花粉,T2 株植物在成熟时产生很少的豆荚。


Phenotype of the mutant of GmPPR576 induced by CRISPR/Cas9

综合以上结果,表明GmPPR576 是NJCMS1A 育性恢复的基因。这一发现将使杂种优势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并有可能在大豆种植领域带来一场绿色革命。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jxb/erab382




https://m.sciencenet.cn/blog-634883-1300366.html

上一篇:改写教科书!日本岛根大学研究者揭示引起铵毒性的主要原因
下一篇:PNAS│普渡大学研究者揭示ACS 蛋白质稳态和对胁迫响应的新机制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0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