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科学与艺术的不解情缘

已有 3592 次阅读 2012-7-24 14:52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学, 科学家, 艺术, 修辞学

被称为“早期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彼得拉克,出于尊重人性和提倡道德的愿望,公开地批评科学特别是医学。他在《对医生的指责》一文中,用极为刻薄的语言警告医生:“……去修理人的身体吧,但愿你能成功,否则就杀死他,再去索取你的酬金……你怎么可以干如此卑鄙的勾当,让修辞学委身医学,让主人服侍奴仆,让自由的艺术从属于机械的艺术?”

画家吴冠中先生曾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基本上把科学和艺术的各自特性说得比较明白。因为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艺术家的“情感偏向”,正是科学家所要克服的,也正是科学家所要学的,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他是思维应该是一位艺术家的思维,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抽象和具象的综合考虑。

科学与艺术本是同根生,后来随着学科的分化才走上不同的道路;它们的发展都试图进行有条件的、审慎的创新;在历史上两者共济进化,谱写了人类文明的宏伟篇章。科学理论的选择从内部和外部都受审美原则的支配;作为生成与组织原则的对称性,是科学与艺术最主要的共性所在,对于理解科学与艺术至关重要。艺术美感在科学创造中往往能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启迪。特别当在科学创造过程中遇到困难,百思不得其解时,某些艺术美感的启示,能使你茅塞顿开,接通已经失掉和忽略的线索,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促使你浮想连翩,触发灵感,使难题迎刃而解。历史上,二者就是这样共济进化,审慎创新,如此交织融汇成了人类文明的宏伟篇章。

-----------
【附】
科学和艺术
[英]托马斯•赫胥黎

赫胥黎(1825-1895),博物学家,最早提出人类起源问题的学者之一。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发表以后,赫胥黎竭力支持和宣传进化论学说,与当时的宗教势力进行了激烈斗争。《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评价赫胥黎:“虽然有的科学家成就比他大,但在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等方面,几乎没有人比得上他。”

这篇文章是赫胥黎于1883年5月5日在英国皇家学会每年一度的宴会上所做的讲演。
 
*****     *****     *****     *****     ***** 

尊敬的弗莱德里克•累顿爵士殿下,各位阁下,各位先生:

请允许我感谢你们极大的好意,感谢你们欣然接受为科学的祝福。对我来说,更令人高兴的是,能在这样一个集会上听到有人提议这样祝酒。因为近年来,我已经注意到,在那些一度开玩笑地说自己出生于前科学时代的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和不断发展的倾向,他们把科学看做一种侵略和侵犯的力量。仿佛如果任凭科学为所欲为的话,它将把其他各种研究统统从宇宙中清除出去。我认为,有许多人把我们时代这个新生的事物看做一种从现代思想海洋里生长起来的妖怪,其目的就是吞没艺术之神安德洛墨达[1]。有那么一位帕修斯,脚穿文思敏捷的作家的高速鞋,头戴编辑文章的隐形帽,也许还有一个会诅咒人的女怪美杜莎之头,他面对着蛇发女怪美杜莎的咒骂,不时地表示要随时与科学的毒龙决一雌雄。

先生,我希望那位帕修斯三思而行。首先,为他自己起见,因为那玩意儿头是硬的,下巴骨又厉害,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它已经显示出具有极大的能力去赢得胜利,并扫荡其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其次,为了公正起见,我向你们保证,从我自己拥有的知识角度看,如果你不去惹它,那玩意儿倒是一种很有礼貌很温和的妖怪。至于艺术之神安德洛墨达,科学对这位女士最为尊敬,只希望看到她愉快地安居下来,每年生育一群像我们在自己周围看到的那样迷人的孩子。

但是,如果撇开比喻,我就不能理解,任何一个具有人类知识的人怎么能够想象科学的成长会以各种方式威胁艺术的发展?

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那么科学和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感情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的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的秩序。当人们不再爱,也不再恨;当苦难不再引起同情,伟大的业绩不再激动人心;当野百合花不再显得比功成名就的老所罗门[2]装扮得更美;当面对白雪皑皑的高山和深不见底的山谷,敬畏之情完全消失,到那时,科学也许真的会独占整个世界。但是,这倒不是因为科学这个怪物吞没了艺术,而是因为人类本性的某一面已经死亡,是因为人们已经丧失了古代和现代的品质的一半。

(译者不详,选自《启迪人生的100篇哲理小品》,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8月)
 
【注解】
[1]安德洛墨达:同下文的帕修斯、美杜莎一起都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2]所罗门:古代以色列王国的第三任国王,以智慧闻名于世。

载于湖南文艺出版社《读有所得》2012年15期,第72-76页。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489-595318.html

上一篇:减肥日记三十七
下一篇:傅兰雅与中国的科普事业

3 刘旭霞 武夷山 黄富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